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木桶理论”谈检察人才管理李德敏,李宗江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讲的是“如果一只木桶是由许多长短不齐的木板围制而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木板的平均高度,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其说明在一个结构不协调的系统中,整体功能往往取决于质量差的那个要素...  相似文献   

2.
公、检、法、律四轮缺一不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事辩护当中,辩护律师的功能与定位一直是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确,在笔者看来,目前,中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在木桶理论中,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法治是社会制度木桶中最短的木板,而在法治的木桶中,刑事辩护则是其最短的那块木板。要解决这个问题,除去在刑事诉讼法的和律师法的修改中,对于刑事辩护的功能与辩护律师角色予以合理定位,对于辩护律  相似文献   

3.
一只木桶是由多块木板箍成的,只要其中的任何一块木板断了一截,便无法盛满水,而且那块木板断截的位置,就成了这只木桶“整体水平”的水平线,这种现象,就称之为“木桶效应”。我们各个基层检察院就像这样一只“木桶”,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情况。有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亿外来民工涌入各大城市。在旧有的体制框架中,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正在遭遇一定的困境。经典的"木桶理论"认为,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一个城市机体的健康指数正是取决于民工及其子女这样的边缘群体的受关怀程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亿外来民工涌入各大城市。在旧有的体制框架中,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正在遭遇一定的困境。经典的“木桶理论”认为,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一个城市机体的健康指数正是取决于民工及其子女这样的边缘群体的受关怀程度。  相似文献   

6.
把脉民工子女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亿外来民工涌入各大城市。在旧有的体制框架中,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正在遭遇一定的困境。经典的"木桶理论"认为,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一个城市机体的健康指数正是取决于民工及其子女这样的边缘群体的受关怀程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给出了“木桶理论”在专利权经济价值分析中的前提假设,论述了其在决定专利权经济价值的法律价值度和影响专利权经济价值的技术价值度和经济价值度中的应用.引入“木桶理论”有助于专利权经济价值分析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重的木桶     
李雪峰在2005年4月1日的《今晚报》上撰文说,一个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椽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想了半天,  相似文献   

9.
杜红霞 《中国监察》2010,(12):47-47
据报载,近日某市市委书记在该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动员会上,以“木桶原理”为喻,要求该市的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在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全面提高能力素质,防止由“木桶原理”而引发“短板效应”,影响党的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幽默     
《政府法制》2011,(33):33-33
挤牛奶 有个人第一次到奶牛厂上班,师傅递给他一只木桶、一只板凳,让他到外面挤桶奶来。  相似文献   

11.
预算决策是公共预算领域中一个长期存在的普遍问题,预算决策理论发展至今产生了三个重要理论:理性主义、渐进主义和间断均衡理论。最早的理性主义由于没有意识到理性限度以及高估预算官员的计算能力而被渐进主义所取代,长期稳定的渐进预算结果和基数加增长的预算决策模式广为流传。但是,由于渐进主义无法解释非渐进变化的发生机制,分析方法上存在错误以及规范层面难以自圆其说,因此,间断均衡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试图完整描述预算结果和解释间断均衡的预算决策过程,揭示注意力和体制摩擦左右的议程设置过程,并认为这一过程会导致稳定的渐进变化,伴随偶尔的剧烈变化这一预算结果。公共预算决策理论的变迁体现了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木桶效应”理论分析了中职生培养问题。强调中职生要强化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仅注重职业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3.
屈丽娜 《法制与社会》2011,(13):283-285
本文将当下中国出现的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现象涵摄于行政交恶这一范畴,分析指出它是现代官僚体制内外因素交织出的困境所致。欲超越此困境,本文认为女性主义对行政伦理理论内涵的改弦更张不无灵感,进而提出具体化此一理论尝试的实践措施或方案。  相似文献   

14.
罗斯科·庞德利益理论的根本诉求经历了从强调社会利益、社会正义到强调个人利益、个人自由这一转向过程。揭示出这一为大多数论者所忽略的转向过程不仅能够澄清既有讨论中的社会利益论和中性框架论这两种解读进路在理论上的误读之处和理论缺陷,从而对庞德利益理论的发展保有一种动态而全面的理解,更有助于在此基础上洞见庞德的利益理论所具有的表面上的开放性和根本上的封闭性,以及其封闭性为利益理论带来的理论限度——这种理论限度恰恰是我们在探寻一种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法律哲学时应当给予特别注意的。  相似文献   

15.
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讯是诉讼过程中经常要面临的环节,传统的审讯方式因单纯注重对犯罪嫌疑人施加生理和心理压力,具有技术上的弊病。审讯过程是心理互动、信息交流的过程,心理学中如认知、决策、说服等理论与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该过程。在倡导“软审讯”的大背景下,探讨有心理学理论支持的认知重构法、情感接纳法、结果分析法等具体方法可以在实现公正的前提下,提高执法与司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那些被警方抓去关押起来的人之权利状况,被喻为人权“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在即将过去的2009年度,这块“木板”在变长。这是那些被限制人身自由者的福音,但不是制度变革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7.
论刑事辩护制度之理论基础(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辩护制度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无罪推定原则、程序主体性理论和对立统一规律共同构成了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无罪推定原则是各国普遍奉行的刑事诉讼原则,这一原则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在司法和立法实际及法学理论上,实际上已经确立了这一原则。程序主体性理论强调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与控诉机关、审判机关拥有同等的程序主体地位,旨在保护被追诉的人所应享有的诉讼权利,如辩护权,这一理论在我国法律中也得到了体现。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之一,在刑事诉讼中,控诉与辩护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之中,刑事辩护制度的设置将刑事诉讼中的矛盾制度化,有利于冲突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引申一下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与  相似文献   

19.
“双失灵”是对西方管制经济学中市场调节——市场失灵——政府管制——政府失灵——市场调节这一理论形成过程的概括。然而这一理论思路却存在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并且使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陷入对市场和政府的两难选择。针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不足,可用法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和理论,为“双失灵”难题的解决找到答案,即以法律规制解答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徐佳倩 《法制与社会》2012,(15):154-155
检察队伍建设是检察机关各项工作中的基础性、关键性建设。现代管理学中如鲶鱼效应、木桶原理等经典理论在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这些原理同样也适用于检察队伍建设。学习借鉴管理学经典理论对于推动检察队伍建设,拓宽干部培养工作视野,摒弃陈旧观念和不良的习惯做法,提高队伍建设的成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