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物     
《中国律师》2013,(2):94-94
陈光中:“法院决定证人是否出庭”不利查明真相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著名法学家陈光中针对新刑诉法司法解释第205条表示.“法院决定证人是否出庭”不利查明真相。他认为,只要对证人证言有异议、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就应该通知证人出庭。  相似文献   

2.
2006年元旦过后,庭里分给我一个简易的盗窃案件。这个案件中的被告名叫石磊,今年21岁。2005年9月2日,在北京站二楼因偷了一位女士的行李箱,被车站民警发现,随即被刑事拘留。对于北京铁路运输法院来说,这种案件并不新鲜,但石磊父亲那些急切的话语和期待的眼神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急切的父亲和冷漠的儿子1月5日上午,我刚刚拿到案卷,就接到楼下保安的电话,他说法院大厅内有一个人要见我,自称是石磊的父亲。当时我就愣了,通常犯罪嫌疑人的家属不是很清楚案子的进程,只有法官向被告人发应诉通知书时询问了家属的联系方式,通知了家属,他们才会知道…  相似文献   

3.
一、证据目录、证人名单的性质修改后的刑诉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根据本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必须将起诉书连同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一并移送法院。但是,证据目录和证人名单的性质是什么,刑诉法未作规定。这种状况,势必给司法实践带来认识不一,操作困难的不利影响。笔者认为,应当把证据目录、证人名单明确为诉讼文书。因为任何案卷的内容无外乎诉…  相似文献   

4.
修订后的刑诉法第151条第4项规定了证人出庭作证由法院负责通知,但对法庭如何安排证人出庭,出庭证人能否旁听法庭审理等细节问题未作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有的法院在开庭审理一些刑事案件时,出庭作证的证人自始至终在法庭旁听审理,只在需要作证时,证人才从旁听席到证人席上作证。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对证人当庭证言的客观性、公正性易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明天就要开庭审理章亚非强奸案,黎乾玉向法庭提出申请,要求传证人段瑞兰和王奇强到庭。满朝文说,段瑞兰我已告诉公诉人了,让他们通知,王奇强只好由你们辩方自己通知啦。黎乾玉有些担心说,如果证人不出庭怎么办?那我也没办法。满朝文听到电话铃响,抓起面前的电话。喂,找谁?天主教堂?错了,我这儿是下地狱的地方。满朝文放下电话接着说,《刑事诉讼法》只规定证人有作证的义务,但没有规定一般人拒不到庭该怎么办?那证人的误工费、差旅费怎么办?公诉方证人的费用由我们法院支付,这是有规定的。至于你们辩方证人的费用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8,(8):55-55
问:3年前,我弟与人争吵后失手将对方打伤致死,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他死刑。现我们亲属找到目击证人作证,他认为我弟不是故意伤害,而是过失致对方死亡。我们认为过失致人死亡不该判死刑。请问:我们亲属还能为我弟弟向法院申诉要求改判吗?  相似文献   

7.
相关案例:2002年11月29日18时40分左右,被害人郎某某被强奸.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认定:犯罪嫌疑人为李某某,其收集的能直接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是刘某、郭某、陈某、程某等四人的证人证言.2003年9月10日,山西省某检察院向某法院以李某某涉嫌强奸罪提起公诉.在检察院提起公诉以后、法院开庭审判以前,被告人李某某的辩护律师及其家属申请山西省第二公证处对证人刘某、郭某、陈某、程某四人向其提供的证言进行公证.在山西省第二公证处公证员面前,这四名证人各自提供证言并签名按手印,证言的基本内容是:由于我受不了某某刑警大队的残酷毒打,在侦查机关面前违心地对此案件做了伪证,我的良心受到了谴责.现在我将我知道的真实情况反映如下……(后面的具体内容是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无作案时间).随后,山西省第二公证处分别出具了四份公证书,其主要内容是:"兹证明某某(男,某年某月某日生,身份证号:XXX),于某年某月某日,来到我处,在我的面前,在前面的<证明>上签名、按手印."  相似文献   

8.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在开庭审理案件时,常常遇到不少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的具体问题。本文就有关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一、关于庭审前的一些问题1.个别证人地址不详,或基本情况不清楚的问题。法院决定开庭审理案件,在三日前通知诉讼参与人出庭,若个别证人姓名、地址不详,无法通知到庭,法院是否推迟开庭日期,对此,我们认为,若该证人的证言属证明主要犯罪事实的证据,不出庭作证将无法确认犯罪事实的,应决定延期审理,建议公诉机关补充查明后再开庭。如该证人的证言仅证实犯罪事实中的一个情节,而该情节其他证人证言可以印证的,…  相似文献   

9.
证据制度可谓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作为证据制度中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已有规定,还是司法实务中的运作,都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与缺陷,因此从理论上对其中的相关问题予以厘清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正是就我国民事证人适格问题、出庭作证的义务性质及出庭作证制度总体架构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检讨与反思,认为:证人适格与证人的范围并非同一个概念,证人的适格性是由作证权利能力和作证行为能力两个方面同时决定的。将我国民事证人出庭作证仅定质为公法义务不仅有违民事诉讼的实质与目的,而且也与现代民事诉讼的要求背道而驰。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应该分为两种,一是当事人的证人,二是法院(法官)的证人。前者出庭作证并不是公民应尽的公法上的义务,只有后者出庭作证才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在探讨如何建构和完善证人出庭作证这一制度时,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对于别国的相关制度,如证人作证前宣誓制度及庭上对证人的交叉询问制度等,我们切不可盲目照搬。目前学界有关证人出庭制度中的相关称谓较乱。对于依法本应出庭作证,但由于出现或发生了法定的事由因而可以不作证或不出庭作证的权利,当下的各种称谓均欠妥当,而以“免证权”予以界定则较为妥切。只有对于那些依法本应出庭作证,但在经法院通知或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的证人才可以称之为拒证证人。对于免证证人和拒证证人所苛加的法律责任应该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以控辩式当事人主义为取向的刑事庭审方式改革必将稳妥地向前推进,证人出庭作证是控辨式庭审方式的重要特征和内容。然而证人不愿作证,特别是不愿出庭作证,一直是困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难题。本文拟对刑事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原因”其立法完善作初步探讨。一、刑事证入不愿出庭作证的原因分析刑事证人不愿出庭作证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客观事实,可以从下列数字中得以说明。上海黄浦区法院统计表明,近年来该法院而理的刑事案件,证人的出庭率只有5%。江苏省某市法院虽经再三通知,说服证人出庭作证,但…  相似文献   

11.
据我区几个地方检察机关起诉部门反映:在法院开庭审理一些刑事案件时.出庭作证的证人自始至终在法庭旁听审理,只在需要作证时,证人才从旁听席到证人席上作证。这种情况是否有悻于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会不会给案件的审理带来不利影响?各地检察机关纷纷提出质疑。在此,我们对这一问题略作探讨。一、出庭证人旁听庭审是否违反法律规定随着庭审方式的改革,证人出庭作证对于当庭查实案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遗憾的是,刑诉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四项虽然规定了由法院负责通知证人出庭作证,但对法庭如何安排证人出庭,出庭证人能否旁听法…  相似文献   

12.
2013年7月12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犯有集资诈骗罪的曾成杰执行死刑。曾成杰的女儿在微博上称,执行死刑当天家属没有接到通知,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7月14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微博回复称,在对曾成杰执行死刑前验明正身时,法官告知其有权会见亲属,但曾成杰没有提出此项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第423条规定,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告知罪犯有权会见其近亲属。罪犯申请会见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近亲属;罪犯近亲属申请会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及时安排会见。在曾成杰放弃自己权利的时候,法院人性化的做法应该是通知其家属,告诉他们曾成杰将于什么时间被执行死刑。如果家属提出申请会见,法院就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安排会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必须向人民法院移送证人名单。一方面,证人名单是人民法院受理公诉案件依法进行审查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证人名单是人民检察院指控犯罪证明犯罪的证人证言数量的展示,是证人基本情况的集中表现,由于目前我们对证人名单这一文书法律性质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导致证人名单的填写不规范,有些基本是错误的填写,既影响了该类文书的法律效用,也影响了法律文书的严肃性。本文针对实践中填写证人名单常见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行。一、被害人是否应列…  相似文献   

14.
目前,某些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传唤公证处作为证人到庭,把公证书等同于其他一般证据,并经当事人当庭质证。最近笔者所在单位就收到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著作权侵权纠纷案时,要求公证员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的通知。笔者所在公证处曾于2005年8月为北京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出具了一份网页下载证据保全公证书,2006年该公司向法院起诉南京某科技公司和某电信有限公司未经授权在互联网上非法下载、在线播放其享有著作权的电影侵权行为,法院于2006年12月5日下发通知给本处,要求承办公证人员于2006年12月8日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本处于2006年12月7日经研究答复法院,公证人员不作为证人出庭。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情况相当普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谁为出庭作证的证人提供必须的经济保障及司法保护。笔者认为,无论从现行的法院规定,还是法庭审理的实际效果看,应由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到庭,证人必须的费用应由法院支付,而为证人提供司法保护是公、检、法三机关及辩护人共同的责任。理由有二: 其一,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误工的损失得不到补助,这里主要是指证人出庭支出的一定费用,如:交通费、食宿费、误工费等。因此要解决证人不愿或拒绝出庭的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对证人的经济保障问题。笔者建议由人民…  相似文献   

16.
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录音的内容能作为证据吗?编辑同志:我院在审理一起案件时,原告在出示不出书证,证人不作证的情况下,携带礼品,身藏微型录音机,找到证人,私囱录了和证人的谈话。原告在一审法院没有出示该磁带,仅出示了他自己询问证人的笔录。一审法院认为原告提供...  相似文献   

17.
证人证言是民事诉讼中重要的证据之一,证人出庭作证是实现程序公正的保障。但是在法院的审判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作伪证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法院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也影响了法院对案件的公正审判。本文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且对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提出了几点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奋飞 《中外法学》2015,(2):484-504
大多数法律人认为,《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第1款应被解释为亲属证人"作证却免于强制出庭的权利"。本文基于法教义学的立场和方法,从第188条第1款存在的两种不同解释出发,论证了"作证却免于强制出庭的权利"并不能真正实现立法目的,也直接剥夺了作为被告人辩护权应有之义的对质权。第188条第1款应被解释为亲属证人"免于强制作证的权利",而非"作证却免于强制出庭的权利",即亲属证人在审前未向控方作证的,法庭不得强制其到庭作证。如其已在审前向控方作证,且符合出庭作证条件,经法院通知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法院非但不能强制其出庭作证,还应将其庭前书面证言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19.
1979年刑诉法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案件的赃款是否向法院移交未做出明确规定,各地检察机关的做法也不一致,大部分检察机关将赃款向法院移交。新刑诉法实施后,一些法院仍然要求检察机关将公诉案件的赃款移交法院,否则即不受理案件。笔者认为,法院以检察院未移交赃款为由拒不受理案件是不合法的。刑诉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开庭审判。第一百九十八条进一步明确规定,对办案机关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  相似文献   

20.
证人拒证,良策何在——完善中国证人权利保障制度构想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998年11月,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由花都市人民检察院侦破,经广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的一起涉嫌重大职务侵占案进行了开庭审理。人民法院要求该案的主要证人出庭作证。该案的主要证人是香港商人,他在接到出庭通知后要求检察机关对其人身安全进行保护。花都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