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工会开展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已经转向了非公企业,然而非公企业的集体合同质量普遍较低,且协商活动出现了形式化倾向,严重制约了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针对非公企业在集体协商中的劳动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可以将其划分为企业经营良好时期的合作博弈和企业经营不良时期的一次性非合作博弈。不同的博弈关系决定了劳资双方不同的行为选择。根据劳资双方在协商博弈中的思维逻辑,可以通过树立企业对工会信任、拓宽信息获取渠道等措施,增强非公企业集体协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协调,主要包括国家立法规范、劳资双方自治、社会力量参与劳动关系协调等三种机制。三种机制的作用机理和适用范围既存在差异性又有相互关联性,同时并存和共同作用于企业劳动关系协调。目前,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不完善和劳动执法不到位,降低了国家立法规范机制的有效性;劳动关系趋向短期化和工会、雇主组织协调劳资矛盾的作用发挥不充分,限制了劳资双方自治机制的有效性;社会共同治理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限制了社会力量参与协调机制的有效性。为此,我国需要多元化路径协同共进,在整体推进中升级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同时因地因企制宜,在差异化推进中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3.
蔡峰 《学理论》2009,(19):141-142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引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基层协商政治的创新和发展。温岭市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建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温岭市在非公有制经济产业集群、块状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协调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切身利益而探索出来的一项全新制度,有着普遍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5年《劳动法》确立了"集体协商"的法律地位,试图将劳资双方的劳动关系处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与西方国家的"集体谈判"不同,中国的"集体协商"是在国家主导、党政合作、工会参与的集体协商模式中,工会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地位并构建起一套规范化的协商机制,对于避免集体协商的形式化,发挥工会的维权功能是至关重要的。一、集体协商中工会方的主体性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劳动关系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诺基亚、裕元鞋厂等企业集体劳资事件的发生,使得社会各界都认识到构建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重要性。对于当前的集体劳动事件,本文认为其本质还是集体协商,与西方因协商不成而采取的压力手段有所区别。由于制度缺失,我国的集体劳动事件并不是所谓的"野猫行动"。我国集体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核心问题是,现有制度内协商的广泛而低效,与制度外协商的个别而高效之间的悖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推"、"拉"、"谈"、"倡"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对企业日常劳资关系问题,特别是利益划分问题进行经济性调整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了顺应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劳动关系的新变化,近年来,纺织工会在系统所属部份外商投资企业,开展了以工资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点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一些经验,也遇到了不少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劳资双方就工资问题的集体协商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将加快。本文就如何应对中国入世的变化,使上海纺织外商投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更符合国际游戏规则作一探索。一、当前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现状与六大难题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25)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在数百年的摸索和市场经济实践中已逐步建立以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为核心的劳动关系调整体制,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和调节劳动关系方面,具有其他劳动法律制度、劳动关系协调制度无法取代的功能。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是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林兴发 《党政论坛》2008,(21):29-3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劳动.关系也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型劳动关系向市场型劳动关系转变,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将主要由劳资双方运用市场机制来自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有什么责任?这是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期导读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和"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改革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又进一步明确,必须"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劳动关系也由汁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型劳动关系向市场型劳动关系转变,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将主要由劳资双方运用市场机制来自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有什么责任?这是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