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高 《群众》2013,(3):54-56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引领时代。人民创造历史,历史造就英雄。雷锋就是我们时代造就的英雄。半个世纪前,一位普通士兵以短暂的22岁的生命,诠释了人性中最可贵的光辉。他的精神,被定义为雷锋精神。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从不曾离开。他的精神感动、影响、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如今,雷锋的名字已超越时空。  相似文献   

2.
雷锋,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道德楷模;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亮丽奇葩。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历史发展中始终焕发着光彩。”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努力实现学雷锋时代化常态化,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3.
50年来,雷锋精神、雷锋形象在不同时代折射出不同的特点,但雷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因时代更替而变异。在物质日渐富裕的今天,更需要精神支点。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常态来推进"两富"浙江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引领时代。雷锋就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造就的英雄,又由于其精神具有传承和复制性,而富有时代价值。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升社会道德和文明风尚的情况下,我们来谈雷锋精神,挖掘其时代价值,至少有三个方面需要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60年代初,一支光辉的精神火炬燃遍华夏大地,这就是鼓舞了一整代中国青少年成长的雷锋精神.几十年来,雷锋精神一直被亿万中国人当作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旗帜,在不同的时代里不断引起社会的响应.今天,当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广大青年鼓舞起巨大的热情,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地艰苦奋斗的时候,引导全国青少年重新认识和学习雷锋精神,更是十分必要.(一)20多年来,雷锋精神之所以薪火?传,其原因在于它深刻地根植于民族奋斗、时代需要和人民愿望之中.正是由于雷锋的艰苦奋斗精神集中体现了60年代初我们民族的英勇奋斗的精神状态,雷锋的言行才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正是由于雷锋为党分忧,为民解愁的思想觉悟符合了当时我们国家和事业渡过艰难时代的需要,雷锋的事迹才能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党的精神谱系和民族的精神瑰宝中,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始终焕发着光彩,占据着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时代价值,拓展了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阐明了实践雷锋精神新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7.
有名皆从无名来提起英雄,人们自然地会想到保尔、雷锋、蒋筑英等,这些英雄的光辉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敬重,而众多的人由于其活动没有在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打下明显的印记,却常常为人们所忽视。事实上,他们在默默无闻中兢兢业业地劳动,同样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深远而广阔的实践运动,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完成实现人类大同这样一个伟大而壮丽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决定了各个时代的人民群众不仅要从历史的责任出发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3,(14)
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雷锋是在党的哺育下,在人民军队里成长起来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是社会主义时期优秀青年的突出代表。27年来,雷锋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特别是促进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当前,在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中,应当注意防止和克服以下几种倾向: 第一,防止把雷锋与雷锋精神等同起来。雷锋作为时代的楷模,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的名字已经印在了亿万人民的心  相似文献   

10.
王杰,这个与雷锋同时代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用年轻的生命和青春的热血,铸就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英雄已逝40年,王杰精神依然感动中国、感动阿荣人民。一、科学把握王杰精神的本质精髓王杰精神所以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关键在于其“一切为人民、一切为革命”的本质精髓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一切为人民、一切为革命”的本质精髓主要表现在:为人民、为革命,他处处以革命英雄人物为榜样,对照自己,勉励自己,鞭策自己,始终如一的积极上进,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为人民、为革命…  相似文献   

11.
徐虎精神向我们昭示什么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丁荣生徐虎精神向我们昭示了什么?很多师生不约而同地评价:“新时代的雷锋”.说徐虎是“新时代”的雷锋,是因为徐虎与雷锋所处的时代环境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正是这种不同,显示了徐虎精神的时代特征。雷锋生活在一个政治...  相似文献   

12.
正人生不是循环,每个人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绝大多数人的痕迹会随着岁月飘散殆尽,雷锋不是。哲学上有一句话,叫缺席的在场。雷锋离开我们50多年了,他没在今天这个世界活着,但是只要我们一谈论这个国家精神元素的时候,雷锋就会出来,所以叫缺席的在场。一个历史人物,能够达到缺席的在场的程度,那定是一个时代中不可或缺的。美国《时代周刊》曾如此称赞: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  相似文献   

13.
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党.这是时代发展给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那么,党能否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自身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相似文献   

14.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早已成为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助人为乐的代名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道德风尚的精神标识,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辽宁考察时专程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并为该馆题写了馆名。在与雷锋生前所在团领导及“雷锋班”战士座谈时,江泽民同志指出:“雷锋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也是全国人民的光荣。他的宝贵精神遗产,属于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一定要继续在全国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学习雷锋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马波 《甘肃理论学刊》2021,(1):12-19,F0002
习近平关于崇尚英雄重要论述是我国在具有新的历史特点形势下进行伟大斗争的价值引领,为战胜来自国内外各种困难和挑战提供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探析习近平关于崇尚英雄重要论述的内涵及价值,可以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三重维度把握和研究,“人民至上”“民族文化特征”“改革开放不停步”是习近平关于崇尚英雄重要论述时代意蕴的重要彰显。学习英雄、树立正确英雄观,应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群众史观的丰富与发展: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群众》2011,(8):17-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90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永远不忘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既体现了我们党和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发展的民族革命战争。中国人民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万众一心,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英雄乐章,同时,也赋予爱国主义更加完备而深刻的时代内容。 抗日战争发生在中国政治剧烈转变,人民空前觉醒的伟大历史时代。与1895年第一次中日战争不同,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已经有了“新的人、新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同时也是党的伟大精神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雷锋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成果。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迎来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相似文献   

20.
3月5日是一个伟大的日子。43年前的这一天,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此,雷锋的名字不仅深深地扎根在全中国人民的心中,而且成为人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和精神动力。在雷锋所留下的珍贵的照片里,有两幅经典照片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