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里旦作为20世纪新托马斯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他力图贬低古典自然法学而复活中世界神学的自然法思想,认为自然法通过本能或禀赋而非理性知识的方式被知晓,尝试将自然法理论重新拉回神学的背景之下,重塑神性的自然法.  相似文献   

2.
马里旦作为20世纪新托马斯主义的最主要代表,其宪法思想尤其是关于人权的学说和为实现其学说而做出的努力对世界人权的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基本人权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的罗尔斯将目光转向国际社会,提出以"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和形式平等权"为核心的基本人权思想.这一思想深受国际人权斗争的现实及国际人权理论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舒尔和文森特的低度人权理论的影响.尽管罗尔斯的基本人权思想有助于减少国际人权领域的分歧,但是我们应该从实然和应然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看待基本人权问题,防止把基本人权演变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普遍人权.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权与国际法若干问题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一、国际法与国内法在人权问题上的历史联系 可以说,近代国际法理论从一开始就和近代人权思想有过缘分。世人皆知,被称为近代国际法之父的荷兰人格劳秀斯(Hugo Grotius),同时也是近代人权理论基础——自然法理论的奠基人。正是格劳秀斯将政治哲学从与神学相结合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为近代自然法理论奠定了人文主义的基础。 但是,19世纪以后,一方面由于在国际关系中帝国主义和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另一方面由于在国际法学中实在法学派、二元论的兴盛,国际法不仅未能在个人权利保护方面与国内法相互促进,反而处于一种相互隔绝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杨光 《法制与经济》2008,(4):100-101
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我国的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和中国的人权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当前,认真学习邓小平人权思想,可以为我国现阶段的人权建设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我国的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和中国的人权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当前,认真学习邓小平人权思想,可以为我国现阶段的人权建设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人权的终结”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意识形态的人权成功波及全球,而作为实践的人权却面临着巨大灾难和困境,这形成了鲜明的悖论。尽管权利是自由主义的卓越产物,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和法律哲学却未能充分理解权利的运作。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人权谱系和人权哲学对自由主义人权理论予以替代。作者主要从人权与自然法的革命性特征,人权与主权的内在联系,人权普世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的相互依赖,以及人权在追求人的解放和自我实现过程中对主体的分裂和重构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对于构建中国人权话语而言,马克思的人权思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理论资源。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人权思想的阐释,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种"启蒙范式"的理解路向,这使得以批判和超越启蒙人权话语为逻辑起点的马克思人权思想最终落入启蒙人权话语范式的桎梏之中。马克思的人权思想,实际上从根本上证伪了启蒙人权话语范式。对于马克思而言,生发自启蒙思想的人权话语,只是一个表达人权之低位标准的"老问题",局限于对异化之现实的承认和维护。而马克思显然不满足于这种低阶标准,并以"普罗米修斯精神"提出"人的解放"这一"新问题",在主体范式、价值范式和权利话语范式三个层面上超越了启蒙人权话语范式,从而对人权之理念内核做出了更加彻底的推进,亦为未来的人权实践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与先导性理论。这正是马克思人权思想留下的最宝贵遗产,它向我们表明,构建新时代中国人权话语体系,不应停留在启蒙人权话语中自我设限,而更应从"人类共同命运"这一更加宏大的立足点出发,去发现和解决真正事关人类共同价值的"新的真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里旦的权利学说回归到阿奎那的自然法学说,以上帝规定人的本性、本质——人的功能正常运行——为基点,引申出人的自然义务和自然权利。其理解、使用的"权利"概念既有与古典自然法学权利观——正当自由——相近的"不可侵犯"之义,又有源自潘恩的"应得"之义,有时又有具体利益事项之义。对马里旦权利学说的辨析有助于深化对权利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人权的推定与推行——米尔恩人权观点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英国学者米尔恩的下列人权观点:其一,《世界人权宣言》将西方人权充作世界人权,其实,从西方人权概念中推导不出世界人权概念,不存在超社会、超文化的人权;其二,应该从最低限度的道德里推导出低度人权,进而推导出普遍人权,这种权利推定方法不同于自然法理论;其三,推行人权要依靠法治,分权政治和商品经济本身并不能保障人权,人权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手段。作者认为,米尔恩的观点是“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调和,它反映了英国的权利推定传统,有助于全面了解西方不同派别的人权思潮。  相似文献   

11.
人权思想的起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非常复杂,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究竟是否孕育着西方人权思想的基本元素呢?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哪些人权起源元素上有所缺失呢?本文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人权的概念和来源进行研习,第二部分以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比较这个视角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权土壤问题,并试图对以上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2.
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人权思想就被写进世界各国的宪法之中,成为现代文明国家与社会的基石。在人权理论与实践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人权保护工作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提升的空间。个别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甚至是司法机关侵害公民人权的事件屡有发生。究其原因,行政思维与法律工具主义在我国曾一度是主导性的思维方式。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法管理国家事务,进行社会管理已成为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建设法治社会必须要在我国建立起以法治思维为主导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人权的历史性与法律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权的历史性既体现为人权本原的历史性 ,也表现为人权思想和人权制度的历史性 ;人权的法律性是由其历史性决定的。人权与法律的关系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五四启蒙者对于人权问题的不断探索是这一时期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五四前期的人权思想主要围绕着自由、平等、独立人格的主题,针对的是束缚中国国民个性与精神的封建礼教与专制独裁;五四后期的人权思想则在各个流派的争鸣中继续演进,体现出了更多的救亡图存的色彩。五四启蒙者将人权与宪法相联系,将人权与国权相比较,阐释了人权以自由为核心,以平等为前提的基本理念,体现出了知识界对国民个体权利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5.
人权的概念虽然产生于西方 ,但人权的思想并不是西方的专利。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权观念 ,这些观念与西方的人权观念可谓殊途同归。自由观是人权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的自由观更强调个人自由和社会利益的协调 ,这种自由正是现代人权观的应有之义。善恶论是人权的人性基础 ,中西方的人性论在本原上都以性善论为基础 ,但西方的性善论在近代被启蒙学者颠覆 ,促成了法治 ,进而弘扬了人权 ,而中国的性善论始终未被颠覆 ,进而无法形成法治 ,人权观念没有变成人权现实。理性观是人权的文化基础 ,这在西方表现为自然法 ,中国古代也有自然法 ,中国的自然法在抽象层面上表现为“道” ,在现实层面上表现为“乐”。“道”中包含了大量的现代的人权观念 ,“乐”所营造的氛围催生了人权观念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总结科学的概括──学习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国务院法制局青锋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人权并不是当代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独创。尽管早在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就把“人权”的口号提得十分响亮,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才真正使人权思想“由空...  相似文献   

17.
人权是人的各种权利(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和人身的)有机统一,其中生存权是人的首要权利,也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就是以人权为目的的.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人权活动家,他以坚决的叛逆性、彻底的革命性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人翁精神以及为民而生而鸣而行的责任感、使命感成为誓死不妥协的英勇战士.包括他的人权思想在内的诸多思想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尤其是他的人权思想对现在的我们仍有借鉴作用.本文着重对其人权观略作分析,并试图从此角度入手,提供一种思考人权与自由、平等、民主、法制之间关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周恩来的人权思想蔡秀云人权思想是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人权问题作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重要内容,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某些西方国家在反对和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常祭起“人权”这面旗帜,粗暴干涉我国...  相似文献   

19.
宪法与人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权是宪法的灵魂和核心内容;宪法是人权思想的产物,是人权保障书。从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无论是资产阶级宪法还是社会主义宪法,都是以保障基本人权为中心而展开的。本文指出现代宪法主要通过确认人权原则和人权范围、规定国家权力规则来实现对人权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20.
武祥天 《法制与社会》2010,(20):287-287
民主作为个人权利和社会制度是近现代人类世界最突出的标志。马里旦的民主思想以新人道主义或人格主义为前提,涉及到权利和义务、自由和平等、公平和正义和民主意识的培养等重要内容。这些对于当代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