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2003,(6):48-49
“汽车三包”规定及汽车召回制度有望在年内出台。作为准备,国家质检总局召开研讨会,对《家用汽车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俗称“汽车三包”规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宗巍  姚湜 《公民与法治》2013,(10):31-31
1月15日,备受关注的汽车三包规定终于出台。相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突飞猛进式发展,汽车三包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则姗姗来迟。汽车三包新规将带来哪些变化,消费者权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  相似文献   

3.
"三包"是零售商业企业对所售商品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简称。在我国,其他商品早已实施"三包"规定,而汽车却一直执行着"只修不退"的行业潜规则。在2012年的"汽车‘三包’第一案"击破司法坚冰后,涉及汽车"三包"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于2013年10月1日实施。只不过,在2014年3月13日,媒体针对车主展开的调查显示:汽车"三包"规定实施半年以来,仅有18.6%的车主有过维权经历,而其中仅有22%的车主退换车辆成功。这预示汽车"三包"的未来之路会走得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4.
《司法业务文选》2013,(8):19-27
1.2012年12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50号公布2.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以下简称三包)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家用汽车产品的三包,适用本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是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的基本要求。鼓励家用  相似文献   

5.
2012年2月15日,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对一起涉及汽车的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判决经销商为任先生"整车调换"。这份判决首开国内"整车调换"的诉讼判决先河,此判决将助推汽车三包规定尽早出台。不过,目前销售商拒绝调换,当庭表示要上诉。  相似文献   

6.
资讯     
《中国律师》2012,(2):87-87
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规定再征民意1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其官网上推出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规定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开始再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一轮意见稿"三包"责任加严,拟规定"三包"有效期限不低于2年或5万公里;有严重问题退货由售出30日内延长到60日或行驶3000公里之内;质检总局将组建争议处理专家库并引入质量仲裁检验。  相似文献   

7.
正"汽车三包"规定出台后,消费者举证成为一个难题。现代生活中,消费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如果实行传统的"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方式,让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消费者对汽车类的高技术含量商品进行举证,会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消费维权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8.
赵玲 《中国审判》2012,(4):74-75
统计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生产地,汽车消费纠纷也随之大量出现。201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消费纠纷为6220件,2011年上半年为8235件,同期增长32.4%。数据攀升的同时,汽车"三包"政策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  相似文献   

9.
我国汽车目前还没有列入"三包"范围,消费者买到"问题车"后往往只能自认倒霉,由汽车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消费者只能请求商家维修,而不可予以更换。然而江苏省宜兴市一消费者却打破了这个惯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汽车消费者的维权路径及不足之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消费者的路径依据可以分为三类:依据传统的消费者法和产品质量法;依据国家的汽车产业标准;依据汽车召回制度。这三种路径都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制定法律填补汽车立法的空白,完善汽车召回制度,加大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缺陷汽车产品进入市场所引起的公共安全问题也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我国汽车召回制度为研究对象,对其定义、功能等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存在问题,最终提出完善我国汽车召回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税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新汽车税制的出台对汽车产业必将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汽车税制改革中还存在若干问题。作为相应的对策,应加快税制结构调整,建立健全消费型的税制结构;加强税制程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加快燃油税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得以建立的逻辑起点在于市场失灵。该制度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为根本价值追求,属于经济法的范畴。文章将在阐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念、法律特征的基础上,从法经济学与经济法学的视角剖析该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而结合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现状,对我国现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实施困境展开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4.
赵玲 《中国审判》2012,(4):75-75
美国的柠檬法案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与我国拟制定的汽车"三包"规定最具可比性的法案。因为柠檬是一种又酸又涩的水果,消费者买到有问题的汽车时,就如同吃了一个青柠檬,酸楚不堪,难以下咽,因此美国人把毛病百  相似文献   

15.
陈琪  黄丹丹 《法制与社会》2014,(14):178-179
我国现有汽车召回制度中并未对使用缺陷汽车产品的消费者进行损失补偿,通过分析过往影响较大的经典汽车召回案例,大致了解我国汽车召回的现状及其不足之处。采取社会调查的方法,收集汽车消费者、汽车销售者等不同社会群体对汽车召回前消费者损失补偿的不同态度和看法,为制度完善提供可靠的社会基础。归纳总结调查数据,查阅经典案例和先进法律法规,在我国缺陷汽车召回前损失补偿的可行性、消费者损失的界定、补偿范围等方面提出拙见。  相似文献   

16.
正自上海市实行汽车牌照限量拍卖28年及北京实行汽车拍照摇号3年后,2013年12月,天津市开始实行汽车摇号限购措施。汽车牌照摇号或者限牌是对汽车数量采取的限制措施。一般而言,汽车牌照制度是汽车管理的重要手段,而围绕汽车牌照的历史有很多值得一提的轶闻趣事。  相似文献   

17.
余德进 《法人》2010,(5):50-51
政府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无疑是一巨大利好,但目前因车价高昂导致销售低迷,也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汽车质量纠纷案件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有关举证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客观无法举证的归责、鉴定结论的采信、汽车三包规定对司法审判的影响等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发表了作者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为使金融机构能更加有力地支持汽车产业的振兴和调整,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要促进和规范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但汽车按揭零首付在实务中已突破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中关于首付款比例的约束。本文就汽车按揭首付款比例的要求,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对零首付的主要表现形式加以论述,并对零首付进行分类分析,并对零首付所可能引发的风险防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立娟 《法人》2015,(1):62-63
如何打破目前汽车销售中最核心的三种制度:总销售代理制度、独家许可制度、区域销售代理制度,成为打破反垄断僵局的突破点2015年1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实施。该《意见》由十部委于2014年9月发布,其中明确要求规范汽车维修售后服务市场,打破汽车生产企业对于汽车维修技术和配件渠道的垄断,维护消费者权益。对打破4S店汽车配件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