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诠释,普遍认识认为只有防卫人针对不法侵害人实施的行为才是正当防卫行为。如:有观点认为防卫过当系由正当防卫转化而来,不法侵害人不得对防卫过当进行正当防卫,否则无疑就是等于使其以防卫为借口,继续实施原来的不法侵害行为或实施新的不法侵害行为,因而也排除了不法侵害人享有防卫权的可能①;有观点认为正当防卫主体首先应是非侵害人,从而否定了不法侵害人的正当防卫②。对于不法侵害人的合法权益在防卫人不当防卫的威胁下可能受到的侵犯,侵害人是否可以防卫? 根据犯罪构成理论,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必须要…  相似文献   

2.
正当防卫是刑法里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公民抗击违法犯罪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权利.正当防卫的定义是我国公民为了防止国家利益、本人财产、他人财产、本人人身、他人人身、公共利益遭受不法侵害,对侵害人可能造成损害或者造成损害的制止方法.由此可见正当防卫本质是为了制止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保护应有的权益.本文先是讲解了正当防卫里不法侵害的范围,然后讲解了正当防卫里不法侵害的特征,最后讲解了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开始和结束.  相似文献   

3.
《北方法学》2020,(6):96-103
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是正当防卫权行使的前提,司法实务中对正当防卫权行使时间判断标准不一,而理论的认定标准又呈众说纷纭之态势。不法侵害的开始与结束时间应当以形式解释为基础,以实质解释进行修正和补充:在形式解释上,已经着手实施构成要件所要求的实行行为,且犯罪未达致既遂状态即为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在实质解释上,与实行行为密切关联、一俟着手实行即可能造成法益损害的行为亦可纳入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而犯罪虽然已经既遂,但后续行为若仍可评价在前侵害行为的范围内,也可以将其评价为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以合理延长不法侵害的结束时间。  相似文献   

4.
论正当防卫构成要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群策 《政法学刊》2001,18(3):28-30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在我国刑法学界大体上已形成共识,但仍存在一些争议问题正当防卫主观条件中行为人对正当防卫的认识因素问题;正当防卫前提条件中对于不作为犯罪,过失的犯罪,无责任人的侵害、动物的侵袭,以及避险行为损害的防卫问题;正当防卫时间条件中不法侵害行为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认定问题等,须一一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5.
侵害人视角下的正当防卫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璇 《法学研究》2015,(3):120-138
为扭转我国正当防卫审判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唯结果论倾向,有必要从侵害人的视角出发,对正当防卫的教义学研究重新加以审视。正当防卫的本质除了法益保护,还在于侵害人因违反不得侵害他人法益的义务,主动使自己陷入法益冲突的险境,从而使自身法益的值得保护性下降。侵害人法益值得保护性的下降程度影响着防卫权边界的划定,从而与防卫限度的判断密切相关。如果站在实施防卫行为时,综合考量侵害行为给有效防卫造成的困难、侵害人给防卫人的安全带来的危险程度,能够认定防卫行为是为有效、安全地制止不法侵害所需的最低限度反击手段,则侵害人法益的值得保护性归于消灭,除非被损害的法益与被保护的法益在价值上存在极端悬殊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对防卫过当的理解,有以下几种;(一) 根据不法侵害和防卫行为可能或者实际产生的结果来认定。如果不法侵害行为伤害或者可能伤害被侵害人,被侵害人只能对侵害人实  相似文献   

7.
正确理解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对于准确适用法律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十分重要,本文从概念、开始与结束三个方面对“不法侵害”进行分析,认为,不法侵害是指客观上违反法律秩序,对国家、社会、单位、个人法益造成的实害或者危险,是一种有限制的违法犯罪行为,其开始与结束,也应区别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8.
正当防卫行为针对的不法侵害的含义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正当防卫行为针对的不法侵害的含义及特征正当防卫行为针对的不法侵害的含义和特征的命题,实质上是要解决正当防卫对象这个长期未被明确的问题。正当防卫行为针对的不法侵害既不同  相似文献   

9.
邱赛兰 《法制与社会》2011,(33):282-284
不法侵害行为与不法侵害状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只能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不能包含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状态,将在涉财犯罪中的侵害人逃离仍在被害人视野中的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状态视为不法侵害行为的延续即“视野说”,有类推解释之嫌,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被害人对这种行为的阻止以恢复其权利的,如果在社会观念上是相当的,应以自救行为认定,阻却其违法性。  相似文献   

10.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个人的一种自卫权利,是抗衡犯罪的一种积极措施。新刑法典对正当 防卫作了适当的修改.这种修改立足于鼓励公民 自觉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更好地保护被侵害人 的利益。修改后的规定不仅会更好地鼓励公民为 自身的合法利益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 同时,也会更好地鼓励公民为维护国家、公共利益、他人的合法利益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因此如何正确地理解和适用新刑法典对正当防卫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意义十分重大。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之一。所…  相似文献   

11.
正当防卫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权利,但由于正当防卫是用损害不法侵害者利益的方法实施的,且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在某些情况下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公民在行使正当防卫权利的同时,必须严格掌握正当防卫的使用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损害的情形。由此可以看出,正当防卫具有两个基本特质:防卫性和加害性。防卫性即保护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一目前,在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于正当防卫,在一般原则和基本条件上,认识是一致的。但是,对于有的原则和条件的理解、运用上,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在谈到不法侵害和防卫对象的时候,有人说:“正当防卫必须是对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实行……,不能加害于没有犯罪的人。”换言之,就是对没有构成犯罪的不法侵害行为,不能实行正当防卫。这个观点是值得研究的。诚然,犯罪行为是不法侵害行为,但是,不是  相似文献   

13.
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合法权力。但是,要真正依法实施正当防卫,公民还必须正确把握好正当防卫所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即防卫的目的、防卫的对象、防卫的时间和防卫的强度等,使自己的行为严格限定在“正当”的范围之内。以达到保护合法权益,制止不法侵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一正当防卫是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但是权利总不能超越合法的界限,滥用正当防卫权利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因而要求实行正当防卫,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条件。正当防卫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呢?刑法理论上通常概括为四个条件:(一)必须有不法侵害的行为。(二)必须是正在实施的侵害行为。(三)防卫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四)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在笔者看来,这种概括有其不足之处。这就是把四个条件并列,不能使人一目了然,在什么情况下能实施正  相似文献   

15.
杨新霞 《法制与社会》2010,(32):267-267,271
正当防卫反逆程序是指不法侵害人为免受防卫人正在进行的明显不当防卫行为的侵害,在必要限度内针对原防卫人实施的防卫行为,其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正当防卫。本文旨在对我国正当防卫制度进行解读,提出正当防卫反逆理论,以确保不法侵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姜伟 《法学研究》1984,(6):20-23
正当防卫是对正在侵害合法权益的人采用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侵害的行为。根据法律的规定,实施正当防卫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关于正当防卫的合法条件,我国刑法学界一般认为包括四项:1.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2.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3.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4.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不可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正当防卫是刑法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合法权利。但是,要真正按照立法宗旨实施正当防卫,公民还必须依法行使防卫权,正确把握好正当防卫所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即防卫的目的、防卫的对象、防卫的时间和防卫的强度等,使自己的行为严格限定在法律规定的"正当"范围之内,以达到保护合法权益,制止不法侵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读《法学杂志》1981年第6期《孙福清扎伤周占荣致死的行为是正当防卫》一文,我完全同意北京市律师协会的意见:孙福清刺伤周占荣致死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而不是防卫过当。无论一审判决还是二审判决,都是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判决。孙福清的行为,出发点正当,实施也正当,具备正当防卫的四个条件:(1)行为是针对不法侵害的;(2)不法侵害  相似文献   

19.
王钢 《法学》2020,(2):3-21
真正的不作为和不真正的不作为都可以构成正当防卫意义上的不法侵害。单纯不履行民事债务的,也同样。当行为人的不作为与即将造成的法益损害间不再存在显著的时间间隔,或者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导致自己丧失之后履行作为义务的可能性时,不作为的不法侵害已开始。行为人以不作为的方式维持对法益既存的危险状态,且这种状态的延续仍然在提升对相关法益的危险或者扩大法益损害的范围,则不作为的不法侵害就尚未结束。对不作为之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受防卫必要性要件的限制,只有在其客观上确属有效制止不作为之不法侵害所必需的手段时,才能通过正当防卫合法化。  相似文献   

20.
正当防卫,是刑事立法赋予公民在本人或他人人身、财产等重要权利遭受紧急不法侵害时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权利,是刑法所提倡和保护的一种重要的私人救济方法.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包括,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其中,不法侵害是指行为对法益的客观侵害与威胁,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防卫,具有防卫意识,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