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公共政策必须及时创新。科学发展观为公共政策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政策手段创新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实现公共政策创新目标的过程中,政策主体必须深入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政策理念的转变;废旧立新并举,实现政策内容的切换;创新政策运行机制,实现政策目标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公民政策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的途经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治参与形式。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拓展公民政策参与,这对于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实现公民政策参与制度化、建立参与型政治文化、推行公共政策决策听证制度以及发展各种非政府团体和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拓展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了公共利益不适合作为公共政策目标导向的原因,为了维持政权的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把利益均衡作为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阶层的分化,贫富差距的扩大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挑战。公共政策的本质决定了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导向。在实际收入分配中,公共政策在协调社会矛盾方面存在偏离社会公平的趋向。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公平优先的政策导向,为各经济实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在新时期所提出的基本公共政策。要构建起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对担负着国家法律监督重要职责的检察机关提出了新的要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当努力理解与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履行好各项职能,不断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是对公共利益进行权威性的公平公正的分配,因此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必然选择,也是和谐社会对公共政策的时代要求。公共政策的根本要求是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首要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评估标准是开展公共政策评估的前提。为了更有效、更科学地开展公共政策评估活动,应设立正确的首要标准。科学发展观标准应当成为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首要标准。科学发展观标准是对以往我国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纠正和完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政策的本质要求,顺应公共政策的发展趋势。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首要标准能有效提升我国公共政策质量,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为改革开放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没有享受其应得的公共政策。本文指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建立公正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为改革开放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没有享受其应得的公共政策。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建立公正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深化政府改革,如何建立一个能够"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改善公共管理、解决公共问题、制定公共政策,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治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出发,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构建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路径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1.
张宇 《行政与法》2007,(7):16-19
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器,始终应该以公共利益作为出发点和目的。对于公共利益的内涵界定,多年来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在建构和谐社会的新语境中,公共利益无疑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那么,重新解读这一点,无论对公共政策,还是和谐社会都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搞好社会保障工作。共产党对构建和谐社会与搞好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理论探索,我们研究社会保障工作实践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孙德厚 《行政与法》2005,(12):50-51
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对“三农”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在关于“三农”问题与村民自治的公共政策制定和理论研究中,由于对“农民”与“村民”概念的片面理解和不规范使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其规范使用已是势在必行。农民与村民本是两个外延不同,内涵既有同质性,但又有异质性的概念,二者不可相互替代。对其规范使用,有利于在公共政策制定和“三农”问题的理论研究上发挥正确导向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运转,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全面进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机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将从检察机关的检察职能上进行分析,旨在让我们的检察职能更适合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寻找构建和谐社会的"阿基米德支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平学 《法学论坛》2005,20(4):81-8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尊重和保护人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阿基米德支点",对此,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即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主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人民调解工作是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的重心之一,如何发挥人民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我们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切入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提出以来,我们通过工作实践,对人民调解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一、处理好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需要人民调解  相似文献   

1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曙敏 《法学论坛》2007,22(3):71-7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刑事政策的新发展,同时也是对实行20多年的"严打"政策的反思和纠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都"以人为本",因而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因为它能满足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的需要、节约社会资源和刑事司法资源的需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能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因为它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协调社会利益.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政策问题的构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评估。价值取向关系着公共政策是否能有效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协调社会多元利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公益诉讼与和谐社会——以群体诉讼为考察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谐社会是现代法治的必然要求,公益诉讼与和谐社会休戚相关。囿于公益诉讼的特性,公益诉讼必须通过群体诉讼达致社会的和谐。群体诉讼的扩散性纠纷解决功能、公共政策形成功能以及程序保障功能都契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来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政府政策的公共性,看社会和谐公平。本文正是通过对医疗改革的分析,来阐述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提升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