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月如 《实事求是》2004,38(4):30-32
求真务实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路线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真抓实干”与“与时俱进”的实践性品格,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立场,体现了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9,(23)
正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习近平总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就等于没有灵魂。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根本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在一部分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出现危机。有的竟然附和马克思主义“破产论”、“失败论”和“真理多元论”,有的信神、信鬼、信迷信、信宗教,热衷于烧香磕头、求神拜佛,并认为这是自己的私事,党组织不该过问。浙江富阳县原县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7,(11):28-29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就是党章里所概括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它以简洁的表述,深刻地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丰富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翘示”、“实事”和“实践”,突出的都是一个“实”字,  相似文献   

5.
一粉碎“四人帮”以后 ,党和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历史转折关头。是搞“两个凡是” ,还是坚持实践观点 ,它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的重大原则问题。邓小平率先从理论上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态度 ,积极支持实践是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他明确指出 :“我是不赞成‘两个凡是’的。‘两个凡是’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强调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 ,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 ,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 ,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所以 ,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  相似文献   

6.
1、真理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这个问题在我们所有的哲学教科书中都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在本体论上主张物质一无论,相应地,在认识上就要主张真理一无论.一元真理观是正确的,多元真理观是错误的,这就是教科书的结论.笔者认为,这个结论原则上可以成立.但是,在哲学上,简单的结论往往在消除了问题的同时,也封杀了人们对复杂性的深索,钝化人们思维的敏感.2、何谓“一元”,何谓“多元”?这本身是一个问题.“元”者,本源乎?本质乎?其实,世界的“本源”问题是我们不可能给予解答的.而世界的“本质“问题,我们也只能从认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有相当长一段时期离开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盛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的极“左”思想。1978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思想上的启蒙运动,为产生十  相似文献   

8.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了热烈争论。争论的一个焦点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其依据是,马克思本人没有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定义自己的哲学,只有“实践唯物主义”这个名称才是来自马克思的。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已经“内在地二重化了”,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恩格斯的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也就是后人所称的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只是恩格斯现代唯物主义的逻辑贯彻,它抛弃了马克思的实践唯…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有些同志对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的总和所构成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和反对,并认为这种观点“必须予以抛弃”。他们为了抛弃这个绝对真理,还著书立说,提出了个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对绝对真理性即绝对真理的理论,一个真理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的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后,在哲学界引起了激列的争论。至今还未达到基本的统一。1994年11月份,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和安微省委党校科研处牵头,34个单位发起召开的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2,(6):35-35
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孔繁森到任长霞,如果追寻一种精神的谱系,就能发现,他们的精神都源于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在革命岁月,这是“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在建设时期,这是“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就应自觉地欣然承受”;  相似文献   

11.
自从全国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更加深入人心,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也得以重新恢复。但是,只要还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斗争,还存在着无产阶级思想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相对立的各种观点,就还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因此,端正思想路线的斗争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例如,在深入研究和坚决贯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时,有的人就说,真理的理,是理在王者手里,谁的官大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人们长期受“左”的影响,思想僵化,个人崇拜盛行,不少人对“文革”后提出的“两个凡是”的错误实质和严重危害认识不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政治勇气,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而掀起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随着真理标准讨论的不断深入,邓小平同志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在《坚持党的…  相似文献   

13.
林平汉 《世纪桥》2000,(6):52-54
十九世纪末,中国出版了一本振奋人心的杰作《天演论》,此书译著者就是严复.这位“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不仅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恩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也是热忱的爱国主义者.在中国近代风云际会的动荡岁月中,严复着眼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严峻现实,从西方第一次既系统而又有选择传播进化论,提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以救亡图存,为促进戊戌维新运动和中国走向近代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严复早期思想的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然而,严复晚年的思想究竟是承前发展,还是渐趋保守,抑或是转为复古,仍众说纷坛.本文主要阐明严复在1914年提出一个重要的新概念——“执西用中”.这个思想是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有力纠正.这说明严复晚年仍孜孜不倦地探索救国富国的真理.这个思想过去少为人注意.它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与其前期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文选》第242页)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  相似文献   

15.
辩证唯物主义理解“实事求是”即研究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的规律性,“实事”可以是在人类实践之外存在着的,“是”就是客观事实的“规律性”。而实践唯物主义认为,“实事”是人的存在本身,“是”是关于人自己的存在的规律,“求”就是作为对人的存在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检验是非得失,只能有一条标尺。标尺一多,就会乱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很好。但也曾有人说,思想、主义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于是麻烦就来了,一旦思想、主义与实践相悖,服从哪一条标准?这一点,通过真理标准的讨论,总算是弄明白了,至少在理论上。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各级政府以及窗口单位工作好坏的标准,也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窗口单位,他们的工作说到底就叫为人民服务,服务得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人民群众。但事情也在起着变化。先是有人说要“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以后又变成“既要…  相似文献   

17.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或者不是“唯一”的,这个问题在国内外都有争议。其中有一种值得商榷的意见认为,把实践标准说成是“唯一”的,太绝对了,贬低了逻辑证明的作用。在他们看来,逻辑证明也是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至少是一个“派生的标准”,或“第二性的标准”,只有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才能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的最终的标准。 我们想对这个问题谈点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重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这对我们继续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付清醒剂。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要坚持这一结论,关键取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得如何。从党的历史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到形成和发展都是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  相似文献   

19.
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实质上是个思想路线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从一开始,这个讨论就显示出它的尖锐性.提出和坚持“两个凡是” 的人对这个讨论采取高压手段,企图扼杀和阻止这个讨论.正是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有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这个讨论才冲破重重阻力,逐步开展起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在南、匈等国提出社会主义多元论后,戈尔巴乔夫在其著名的《改革与新思维》中,也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多元论”概念,把多元论与社会主义相联系,赋予其社会主义性质,这在苏联社会和理论界有着重要意义。此后,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二月全会、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等重要场合,多次使用“思想观点上的社会主义多元论”、“多种多样的社会利益”、“社会主义意见多元论”、“各种见解的多元化”等用语,使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