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6月15~23日在成都举办。本届非遗节举行了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西片)赛事、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国际大展等多项活动,荟萃各类非遗项目1000余项。300多位国内外专  相似文献   

2.
5月24日成都论坛诞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都宣言>,这是首个以"成都"命名的国际性宣言.宣言用多国文字镌刻在石碑上,永久树立在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内.本刊记者针对非物质保护和<成都宣言>的意义和影响,独家专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  相似文献   

3.
2007年5月23日,世界的目光聚焦成都--上午8:30,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非遗节")隆重开幕."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我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的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旨的文化活动.这在世界上也是首创."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丁伟如是说.……  相似文献   

4.
2012年6月9日是第七个“世界文化遗产日”,由省文化厅主办,省艺术研究院、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文殊坊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首届‘文殊坊杯’非遗手工技艺精品邀请展”系列活动在成都文殊坊历史文化保护区成都会馆举行。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60个,市级名录1342项,县级名录5076项。同时,我省以连续举办“中国成都同际非遗节”为抓手,使之成为聚集国内外非遗资源、促进非遗保护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四川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平台与重要品牌,占领了中国非遗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5.
政府该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月23日至6月10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热情似火的巴西桑巴舞与凉州彝族朵乐荷歌舞交相辉映、古老神秘的藏传佛教寺庙莽号与大气磅礴的晋南威风锣鼓齐声共鸣……此次活动是世界范围内首次举办的以展示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国际文化盛会,也是我国第  相似文献   

6.
让历史记录这一刻:5月23日下午4点30分,全球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在成都诞生!这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是全球唯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展示为主题的公园.……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6月1日在成都开幕。来自海内外的45支队伍、近3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巡演。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需要有更具宣传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渠道来获得保护和发展.云南花灯作为云南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典型代表,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众传媒传播云南花灯情况的分析,研究大众传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一方面理清大众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分析大众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功能缺失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为今后大众传媒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遵义共识     
9月27日,在遵义举办了"原生态国际文化:价值·保护·发展"论坛.为倡导保护开发原生态文化,促成共同之行动,与会代表达成如下共识: 一、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守护好传统文化精神家园,我们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0.
第五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于9月11日—20日在成都举行。65个国家(地区)应邀参加论坛、博览会以及演出活动,400多个非遗项目亮相博览会,使本届非遗节成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非遗主题展览。在“传承文脉·创造未来”的主题下,本届非遗节以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为重点,聚焦“现代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问题,探索“互联网+非遗”、“文化+双创”的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6月10日至18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国际非遗节"),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同步启动. 本届国际非遗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主体活动包含"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成果展、非遗项目竞技展,并举办了国际论坛、非遗项目进社区等400多场活动.来自10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国际友人参与本届国际非遗节交流和展览展示活动,国内各省市区代表、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和表演人员达2600余人.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科技、历史、经济、人权等方面的重大价值.闽东地区分布着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相当部分濒临灭绝,必需加强法律保护.保护的思路应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仍具有市场价值和丧失市场价值两种,分别采取以私法保护为主的模式和以公法保护为主的模式.私法保护上应充分研究和利用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公法保护上应在适用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推动地方立法.  相似文献   

13.
吴媛媛 《唯实》2013,(6):63-64
@@一、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传承的有较大影响和突出价值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我国已于2004年正式加入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展示江苏魅力、提升文化认同度、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台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江的旅游业在短期内之所以迅速崛起,是因为他们正确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在联合国世界遗产论坛上获得了"丽江模式"的赞誉.作为有丰富灿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台江,借鉴"丽江模式",可以从近年来的一些成功做法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1日,由文化部、四川省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盛大开幕。本届非遗节时值中国文化遗产日设立十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围绕"传承文脉、创造未来"这一主题,以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为重点,聚焦"现代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这一时代课题,探索"互联网+非遗""文化+双创"的融合发展路径。本届非遗博览会展览面积近5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国和世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工作重要性,指出县级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并通过参与"申遗"中资源的发掘与整理将"活态文化"物化为有形的文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保存与开发利用体系,积极发挥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开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支部生活》2006,(8):46-46
中国迎来首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10日是中国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国务院最近发出通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要,也非常值得保护.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保护"实际上存在合理性和可能性问题.以申报"名录"为主要保护措施,存在明显的不合理因素,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达到预期的保护成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保护带有理想主义的成分,而保存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收入增加和社会发展,久居城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亲近大自然,去乡村感悟、体验农村生活乐趣,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和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内生动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与现代对接,从现代文化的养分中不断汲取养料、进行创造性转化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近年来在保护和开发利用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环境的特殊性,我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濒临灭绝,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合理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是当下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