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大抗旱     
水,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水利改革发展,事关农业农村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三位一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13,(7):6-8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确保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  相似文献   

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今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水利,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对水利  相似文献   

4.
宿政 《新长征》2012,(11):6-9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全省水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方略,全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过去5年全省水利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相似文献   

6.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相似文献   

7.
陈雷 《求是》2013,(2):56-58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党的十八大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通过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通过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大自然生态系  相似文献   

8.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任亚平 《实践》2011,(3):4-7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现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10.
治水兴黔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治水兴水方针,坚持把水利作为头等民生大事和基础战略,全力破解决工程性缺水困局,先后启动了"渴望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滋黔"一期工程、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小康水行动计划"、水利扶贫以及"市州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等一系列重大水利行动。一代一代水利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奋力为贵州水利事业添砖加瓦,铸就起了一座兴黔富民的水利丰碑。回顾70年的水利发展历程,贵州水利实现由传统水利  相似文献   

11.
正贵阳市紧紧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和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总体目标,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展"的新时期治水思路,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安全水利为抓手,紧盯目标,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在筑城大地上书写浓墨重彩的水利篇章。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23,(18):4-13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扬长补短,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向北开放新高地,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积极履职尽责,  相似文献   

13.
余庆县加快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助力打造“梦幻余庆·高原水乡”水生态文明城市. 余庆县境内水资源总量达9.1亿立方米,有蓄水工程设施401处,总库容65.8231亿立方;有河流、溪沟67条,河道总长1059.9公里,水域面积60.33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1623.7平方公里的3.72%;湿地总面积198.98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2.25%. 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是余庆县委、县政府打造“梦幻余庆·高原水乡”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也向余庆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水利工程具有保障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生态与环境等多种功能和多重效益。2022年,省水利厅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供水安全,使水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发挥好、发展好生态优势,推动后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用好生态优势应有产业支撑,在贵州绿色发展进程中,不乏"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动实践,发展旅游业、养殖业以及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等,都是"大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期《当代贵州》所讲述的"大生态故事",都有其立足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逻辑,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6.
徐少军 《学习月刊》2009,(14):100-100
“国以民为上,民以生为先”。水利乃民生之基,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生活条件、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水利需求血肉相连,息息相关,在改善民生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水利事业将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逐步完成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发展过程。我所作为专门从事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单位,就是要全面地探讨水利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以及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问题,组织科技人员围绕农村生态、生产、生活进行研究,为我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科技保障。加强对农村饮水问题的研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我省农村饮水存在水量不足、方便程度不够、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情况,还有一些地区高氟、苦咸污染及血吸虫等水质问题,特别是矿藏开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面…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9,(11)
正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向绿色优势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强省,并提出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培育壮大生态产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任务。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必须牢记使命、履职尽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绿色优势,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着力深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改革。我  相似文献   

19.
  张弼 《共产党人》2020,(3):35-3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都强调,要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命线。守好这一生命线,坚决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必须要从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高度岀发,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宁夏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制度体系守护绿水青山,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20.
正水利,是农业之命脉,发展之支撑,民生之保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宁夏治水兴水成果丰硕:全区水利投资超过50亿元,为解决"西海固"地区110多万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全线开工建设。宁夏被授予全国唯一的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银川市被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水利事业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