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编者按:国有企业改革是1995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本期开始,本刊与北京市体改委联合主办“国有企业改革之声”这个专栏,主要反映北京市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以及试点企业的改革情况和经验。希望能对广大读者了解中央和北京市委有关精神有所裨益。最近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会议明确提出,1995年要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核心。正确认识、理解这一部署,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是1995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什么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1995年经济…  相似文献   

2.
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私有化思路的探讨,一直是近年理论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经济学、哲学的角度对“私有化”思路的理念前提、理论实质及社会基础作一个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4.
闫高俊 《先锋队》2015,(2):52-5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这是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目标和思路的新概括,也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要求。近年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立足煤炭企业实际,在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一、必须牢牢把握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是党的干部人事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特征。党管干部原则的实质,就是要保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它要求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各级组织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干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是目前我国改革所面临的攻坚战,这一改革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因此,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脱困上,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思路和科学的政策取向。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相似文献   

6.
产生腐败的根源在于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对垄断权的无限追求与对权力的自由处理而不受制约。目前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弊端主要有:缺乏权力的制约性;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监督机制运行单一,监督功能不健全;监督制度不完善。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就必须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建立起完善的权力运行机制。因此,要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便建立和健全以权力监督为核心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7.
1994年后,我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制度,但这种汇率制度实质上具有固定汇率制度的特征,无法反映均衡的汇率水平,并且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有影响,因此需要改革,增强其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出现,是对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旧观念的重大突破,对建构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和发展国民经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并明确指出解决国有企业亏损问题的途径之一是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中国的证券市场已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中共中央宣布在今秋要召开十五届四中全会,将就国企改革作出重大决定。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到底什么是“重大决定”?国企当前究竟处于什么样的态势之下?温元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国企改革的症结所在 国企改革症结在于制度改革、制度创新方面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包括它的经营者的选拔、任免、报酬机制、奖励机制,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突破,所以,国企改革之所以要跟上当前改革的一个核心位置,与此有很大的关系。不在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上得到突破,前景将难以想象。 二、“重大决定”会出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决战阶段,各种深层矛盾凸现出来,集中表现为物质利益问题。笔者认为,通过理顺企业内、外各种利益关系,其中主要是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关系,使企业的利益机制驱动力和制动力的双重作用协调运作,是国企改革成功的关键环节。 一、坚持利益原则是推进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保证。改革国有企业,其主要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并使其行为合理。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要真正实现这一月标,既需要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可以预计,"在未来若干年内,国有企业的重组和调整将是推动中国发展的‘火车头’,是消除不合理所有制结构对生产力约束的重大战役,是从整体上提高中国经济素质最壮观的一幕,是实现两个转变、优化配置资源最具前景的变革"。它将推动一批龙头企业迅速壮大,一批丧失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将促成传统产业改变面貌,将伴随技术升级和新产业、新产品的诞生,将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资产及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形成。然而,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时期,两种体制相互交织、企业产权模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尚不完善,使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遇到一系列错综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应看到,目前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已陷入困境。认真分析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找出解困思路,对搞好国有企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政 《唯实》1996,(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抓住关键,从改革政府主体双重身份入手,按市场经济的规则,将政府的政权主体和产权主体分开,从而实现政府政权职能和产权职能的分离,政府对国有企业不再直接行使经营权和管理权,而是以宏观调控的方式从总体上间接地管理国有企业,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为此,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确定国有产权主体,选择合理产权管理模式。要选择合理的能够使政权职能和产权职能相分离的产权管理模式,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确立国有产权的主体。在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4.
重塑技术创新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高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重塑技术创新机制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是国有企业、特别是老工业基地大中型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巨大压力面前,通过技术创新改造老工业基地迫在眉睫。重塑技术创新机制要重点抓好技术创新主体的培育、建立创新动力机制、搞好管理组织结构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我就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到涟源、冷水江。新化和地属部分企业作了一些调查研究。从调查中看到,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把国有企业改革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感到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十分复杂,任务非常艰巨,必须集中精力,抓住不放,换而不舍,引向深入,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一、存在的问题第一,思想观念不适应,阻力大。从调查情况看,目前,企业改革观念上的障碍突出表现在“三不”上,即不让改、不敢改、不愿改。“不让改”,主要是主管部门怕失利。一些主管部门对下属企业,特别是效益较好的…  相似文献   

16.
欠发达地区在实现乡村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现行的乡村治理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难以承担在新形势下促进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所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权关系模糊不清,解决的办法是走产权关系清晰化的道路,实现国有产权人格化,使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专一,程序规范,有明确的法律保障。产权只有明确清晰,才能得到有效而可行的保护,财产的使用才能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一、现状分析县属国有工业企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规模较小,效益较低,产品单一,技术落后,包袱沉重,机制不活,管理不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职责不明,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合二为一,对企业实行的是行使管理,而不是产权管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则按政府的行政指令行事,造成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形不成有效的激励、约束和发展机制。(2)国何企业分别隶属于政府的经济主管部门,形成部…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能否利用债转股的契机真正摆脱困境,是目前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关注的话题。债转股是解决国企债务的良方,债转股的实施的确会促进国企和经济的发展。但是,债转股只是手段,制度创新才是根本,国企改革的最终成功还是要沿着制度创新的路坚定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讨论大都集中在如何实行政企分开和重组、管理国有资产上,而忽视了对现代公司机制如何运作以及这种机制赖以生存的制度环境的系统研究.而这恰恰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一、代理行为倾向公司治理机制所要解决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造成的“代理人”问题.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们(代理人)很难忠实地服务于委托人(全体人民),其原因有两点:第一,代理人也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经济人,他们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欲望而不会无条件地为他人服务.第二,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来源于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努力程度的大小和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无)和条件秉赋(例如能力、风险大小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