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献给自由的赞歌──浅析艾吕雅的《自由》张斌Resume:L'auteurdecetariticlefaituneanalysedeLiberte,l'undesplusbeauxpoemesdePaulEluard,enmettantl'accent...  相似文献   

2.
《恶之花》是法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奇书。就文学地位而言,它有如我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这部由一百五十一首诗组成的诗集是波德莱尔内心历程的忠实见证,是他对现实的深切观感和内在反映,是一个忧郁、贫困、颓废的诗人追求理想与幸福的失败记录。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忧郁与理  相似文献   

3.
诗人兼译诗家雪莱主张:译诗一定要用与原诗同样的形式来译,才算真正对得起原作者①。这是因为,真正的诗歌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其内容决定其形式,其形式丰富其内容。因此,完全抛开原作形式的译诗能不能算作完美的翻译,尚值得探  相似文献   

4.
《凡尔赛宫即兴》是莫里哀喜剧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我国过去一直没有这个译本,由我国法国文学专家李健吾先生首先译出,但至今未有人评论过这部作品。健吾先生是我大学时代的老师,以后又成为我治学道路上的良师。他译出的四集《莫里哀喜剧》包括了莫里哀一生中最重要的喜剧27部。他生前答应赠送我这一套《莫里哀喜剧》,惜乎天不假年,他由于笔耕的劳累已于82年11月24日病逝北京。他生前只寄赠我由他亲笔署名的第一集,后第二集出版时,他已看不到了。《凡尔赛宫即兴》刊在第二集中,每当我翻阅由健吾先生的夫人寄赠的第二集时,不时缅怀先生对我生前的指导。如健吾先生健在,我必然先将拙文送请他审读,以免缪误流传开去。但先生谢世多年,焉能再向他请教,每念及此,良胜扼腕。我谨以拙文寄托我对恩师的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5.
题为《新出狱,学登山》(“云拥重山山拥云,……”)这一首诗并非《狱中日记》诗集中的最末一首。它是作者获释出狱重享自由之后,为了给在国内的战友们传递消息而写在一张《广西日报》的报边上,不属《狱中日记》集子中的一首诗作。 《狱中日记》中真正的结集诗是一首题为《结论》的四绝,诗以《结论》为标题,意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要分析的这首无标题的卷首诗它作于1839年六月。作者在出版时把它置于前言之后,第一集之前,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诗分四节。第一节的大意是:一天,我站在动荡变幻的大海之滨,看见一艘船,鼓着帆,笼罩在狂风、巨浪和星辰之中飞速前进。大海,波涛、狂风、星辰这些壮观的自然景象或蕴藏着翻江倒海的万钧之力,或具有日行千里云遊八荒的神威,演奏着雄伟壮丽的运动交响乐。那帆船行驶在海面,又象遨游在空中,乘风破浪前进。作者一开篇就以气吞万里的气慨,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海上行船图。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我至今硏究唐诗和韩国汉诗,对于在韩国按照韩国人的眼光来硏究中国诗的不充分的现象,一直深感惋惜,所以近20年间我集中对韩中诗歌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说这方面的硏究水平还不免处于初期阶段。随着主体意识的确立、对学问认识的加深,整顿韩国学的硏究工作也就逐渐正规化。硏究韩国学的热潮,也开始一浪高过一浪。本来论究汉文学的本领当推在诗坛巍然耸立的先祖崔致远,并没有任何不同意见。大家都知他的诗学是有⑧唐缘由的。像这样汉文学的硏究分类的工作,不要只从内在的根据里寻找,应该从更基本的境地,就是说应该先在中国寻找。因此,本人…  相似文献   

8.
创作出散文剧《安日洛》(Angelo 1835)之后,雨果整整三年未涉足剧本创作。然而,他心中始终渴望再写一出能与诗剧《艾那尼》相媲美、相对应的诗剧。数年以来,一个个戏剧人物在他的胸中酝酿着、躁动着。一八三八年元月,在德·奥尔良公爵等人的帮助下,雨果和大仲马得到了他们期望了很久的自己的剧院:旧旺达杜尔剧场(即后来的文艺复兴剧院)。雨果受托为剧院开张写一个剧本。于是,他呕心沥血,伏案半载有余,在同年八月八日,又给世人捧上了一部诗剧珍品:《吕意·布拉斯》。  相似文献   

9.
埃拉·伯林是当代美国史学界研究美国奴隶制的著名学者.1975年出版的首部著作<没有主人的奴隶:内战前南部的自由黑人>即获得美国国家历史协会授予的"最佳首部著作奖"(the Best First Book Prize).  相似文献   

10.
柳晟俊《王维诗比较研究》序●朱靖华韩国外国语大学东洋大学院院长柳晟俊教授,是韩国当今著名的唐诗研究专家,也是中韩文化交流的积极开拓者。他的勤奋耕耘、敏捷善论的才能,早已为学界所熟知;而他的丰硕成果,更是令我钦羡不已。他现已有专著30余册,论文约130...  相似文献   

11.
李宜 《法国研究》2014,(1):38-42,30
在中国和法国的近代史上,辜鸿铭和迈斯特是两位时代的逆行者,他们出生在变革时代,却都坚定地捍卫各自的传统精神。本文选取二者最具代表性的论著《中国人的精神》和《论法国》,从中提炼出贯穿于其生命实践的基本论点:"欲以理想之中国传统改造人类文明"和"欲以对人性的洞察挽救法国社会"。他们的思想至今依然有生命力,因为点中了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自由和权威。  相似文献   

12.
杰出的俄语诗人布罗茨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英语散文家。他生前最后一部散文集《悲伤与理智》是他散文创作的集大成者。通过对这部文集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对布罗茨基散文的内容和形式、风格和特色有更深的认识。诗歌和散文之间早有"散文诗"和"韵律散文"等交叉体裁,而《悲伤与理智》一书的文体更可定义为"诗散文"。布罗茨基曾言茨维塔耶娃的散文"是她的诗歌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有论者也认为布罗茨基的散文同样是他的诗歌之"继续"。事实上,在布罗茨基的创作中,诗和散文这两大体裁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二者间并无分明的主次地位或清晰的从属关系。以《悲伤与理智》一书为代表的布罗茨基散文创作所体现出的鲜明个性,所赢得的巨大成功,表明布罗茨基的散文不仅是其诗歌的"继续",更是一种"发展",甚至已构成一种有其独特风格和自在意义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大街"一场的解释,说明"玛格雷特剧"不是一出所谓的"平民悲剧"(或译"市民悲剧"),而是与神订约的存在同与魔结盟的存在之间的纠缠、博弈与决裂。"大街"作为"玛格雷特剧"的第一场,显示出其独特的戏剧特征,戏剧结构的连贯性体现于神性存在与魔性存在的贯穿性与结构性冲突。浮士德对梅菲斯特的命令式不仅显示出人主魔仆的关系,更是突显出浮士德在魔力帮助下实践其自由的欲念,而玛格雷特则是显示浮士德深重罪孽的试验试纸。  相似文献   

14.
15.
吴建广  王思瑶 《德国研究》2022,(4):107-123+128
若将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托签订的滴血盟约置于西方文化史框架中进行解读,血盟就成为神性—自然的传统性与魔性—人本的现代性之间的分界线,在《浮士德》诗剧中就表现为“与神订约的存在”和“与魔盟约的存在”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浮士德误以为,脱离了神性—自然秩序就能够获得光照思潮—人本主义意义上的自由。然而,他既没有独立,也没能自由,自由只是他作为现代人徒劳追求的幻觉。他脱离神性—自然秩序之时,就是陷入魔性—人本主义之日。因此,浮士德追求自由的过程始终有魔性相助,借助魔性力量无限扩张式的自由追求便是歌德《浮士德》指向未来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6.
门洪华 《美国研究》2002,16(4):111-122
《权力与相互依赖》由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合著.1977年,该书第一版出版,标志着美国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挑战(新)现实主义理论主导地位的开始,构成新自由制度主义兴起的理论基石;1989年,该书重版并增加了对批评的回应;2001年该书第三版出版,两位学者将全球化、国际机制与相互依赖概念相整合,指点国际局势,激扬文字,对21世纪初的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进行严肃的理论分析,成为代表新自由制度主义发展的颠峰之作.《权力与相互依赖》既有理论上的深度建构,也有实践上的指导价值,自1977年以来,该书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引用频率最高的著作之一,其真知灼见力透纸背,堪称洛阳纸贵之作.  相似文献   

17.
白羽 《新民周刊》2022,(11):79-79
作者聚焦并追踪北宋时期,词如何从宴饮助兴的表演文本一歌词,历经创作、传唱、抄写、结集诸过程,最终衍变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并逐渐取得与诗歌并举的正统地位。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解读日本奈良时期著名和歌人大伴旅人的代表作《赞酒歌》十三首的构造、诗语、主题思想,认为《赞酒歌》并非单纯停留在对汉文典籍个别词句的借用,组歌的主题不仅反映了大伴旅人对《世说新语》任诞篇中"竹林七贤"的推崇和向往,还折射出佛教无常观、儒教道德伦理、老庄道家思想等思维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通过将《赞酒歌》与李白的酒诗进行对比,发现二者之间既有思想文化上的同源性,又有情感抒发上的相异性,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正在于二者社会身份地位和时代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歌德诗剧《浮士德》中,作为现代无神论者的主人公浮士德"翻译"《圣经》"约翰福音",其目的就是试图弃绝神性-自然秩序,否定此在涵义,意欲建立一个人本-自由世界,即人本主义的世界。从"夜"场开始对此在境况的抱怨,对传统和权威的彻底否定,到"书斋"中对黑色精灵的主动吁求,试图将神性特征"翻译"到人本层面上来,都是现代人浮士德的主体性诉求,这一主题在戏剧情节结构、诗剧的韵律、节奏中得以彰显。浮士德挪迻《圣经》的行为全喻了现代人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王希 《美国研究》2002,16(2):121-129
自从独立时期帕特里克·亨利呼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自由"就成了美国的灵魂.纵观美国历史上的国会辩论、总统演说、法院判例、外交文件、各种社会运动和改革的主张、乃至当今反政府的白人民兵组织的网页,"自由"一词无处不在.即便在日常生活中,"自由"也与美国人形影不离:中小学生每日必宣誓效忠"自由",体育比赛前观众必高唱国歌赞颂"自由之疆",大小美元硬币上均刻有"自由"(liberty),以"自由"为名的地名遍布全国.①至少从表面上来看,美国人对"自由"的钟爱已经达到了一种近似于偏执的程度.然而,当"自由"一词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人不用的时候,它也就失去了公认的定义,变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概念.在众多的自由语言中,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美国自由,也因而成为一个极负挑战意味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埃里克·方纳(Eric Foner)的近作《美国自由的故事》(以下简称《自由故事》)便具有了格外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