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木 《党史博览》2007,(4):28-29
1926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直接出兵镇压,制造了"南京事件".与此同时,蒋介石为了实现其反革命野心,积极寻找靠山,加紧同帝国主义、封建买办阶级勾结,密谋发动反革命政变.  相似文献   

2.
昭全 《党史纵横》2001,(4):38-42
上 篇 朝鲜革命者参加中国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 1927年,是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国际环境的基本特点是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苏联的稳定和帝国主义各国的暂时稳定。世界帝国主义的暂时稳定局面却增加了中国革命的困难。因此,各帝国主义之间在这时还没有严重分裂战争,它们能够暂时结成反革命的统一战线来干涉和破坏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运动。尤其是中国的革命运动。这是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的不利国际条件。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中国人民压迫掠夺的加剧,造成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凋敝,使全国人民尤其是农民遭到…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国共合作后,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推动与共产国际的支持帮助下,决心把国民革命进行到底,以彻底铲除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实现中国的统一和独立。但是,当时盘踞在广东东江一带的陈炯明,依仗英帝国主义的支持,勾结吴佩孚等军阀,欲乘孙中山先生北上与冯玉祥共商大计之际进攻广州,妄图推翻革命政府。为了粉碎陈炯明这一反革命阴谋,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进而统一全国打下基  相似文献   

4.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很快分化,丧失斗志,一部分人甚至投靠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官僚,成为人民的敌人.孙中山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奔波于各大封建军阀集团之间,试图借助某一军阀势力去打倒另一军阀集团,结果非但不能动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统治,反而给中国带来更大的战争动荡,为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提供了机会.生活在兵连祸结、天灾绵延下的劳动人民,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已经绝望,所谓资产阶级革命党已被人民抛弃了.  相似文献   

5.
李伟 《探索》2008,3(1):4-10
邓小平的一个历史功绩是,通过观察和平定1989年国内爆发的反革命暴乱,发现这次严重的政治风波是"由国际上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思潮煽动起来的",公开揭露了"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向全党再次发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的伟大号召,从而确立了在改革开放中必须始终贯彻的政治战略方针,动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投入到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长期斗争中.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失败以后,国内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反共反人民的军阀统治,工农群众受到更加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工农运动受到严重摧残,党的各级组织被破坏,许多共产党员被杀害,中国革命处于非常困难危险的时期。在这个紧急关头,如何建设我们的党,如何度过难关,引导革命走向胜利?这是摆在共产党人面前,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1927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对政局宣言”,公开揭露蒋汪反革命面目,郑重声明“本党为保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七年,正当北伐战争胜利发展之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蒋介石,经过一系列的阴谋布置,在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经济援助之后,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月十五日,武汉汪精卫集团也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第一次国内革命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至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动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这三个阶段内英、美、日三国破坏中国革命策略手段的探讨,说明帝国主义在极力保持其在华权益的总政策之下,所采取的破坏中国革命的策略是灵活多变的;并且说明蒋介石之所以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除了他个人的阶级本性所决定之外,帝国主义列强的武力威胁和分化拉拢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宋燕辉 《党史文苑》2008,(11):21-23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退让政策,帝国主义采取分化瓦解手段破坏革命,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是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2018,(4):18-26
序言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一八四○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 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革.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在过去的策略方针是采取武装暴动或红军进攻的方式,推翻国民党政权来实现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与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的三大任务。但现在则是采取与国民党合作的方式来首先抗日救国,实现普通民主政治,在抗日战争中来争取人民生活的初步改善,逐渐清除封建势力,这样来首先完成中国民权革命任务的一部分,以致最后的彻底完成。这个完全不同的新策略的采取,就是基于政治形势的基本改变”。自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一九二七年)以来,国民党是地主、资产阶级的反革命联盟,而投降到帝国主义的怀抱里,积极的向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遗留在大陆上的残余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趁着人民政权还不巩固,依靠帝国主义和台湾国民党的支持,在城市实施恐怖手段、猖狂凶杀暗害,在农村组织武装暴乱、阴谋推翻人民政权,在新解放区进行"游击"袭扰。尤其1950年6月美国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国内反革命分子以为"时机到了",更是凶焰高涨,对人民政府和  相似文献   

13.
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被严重束缚,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受到极大损害,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严重.变革和埋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赖以统治中国的政治基础--旧的生产关系和国家机器,文化基础--腐朽的封建文化和洋奴文化,成为当时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4.
培兰书屋启心智 新式学堂获新知熊雄,1892年出生,江西宜丰人.在熊雄的青少年时期,祖国母亲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宰割,一个好端端的国家被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蹂躏得千疮百孔、气息奄奄,广大贫苦百姓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忧外患,引起了熊雄的痛苦思索,他立志通过读书明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各民族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明月,何高娃一、提出尊重少数民族自主权的主张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我国正处于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下的封建军阀割据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利用封建军阀之下有名无实的统一政府,以此作为他们侵略和奴役中国的工具。割据各方的封建军阀在帝国...  相似文献   

16.
李伟 《探索》2008,3(2):4-7
三、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 1989年春夏,在我国平息了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此为理由,对我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国际制裁",企图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扼杀社会主义中国,彻底暴露了他们发动和支持我国的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立场与宗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了,人民共和国诞生了.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遗留下了大量的残余的反革命分子,散布在共和国的各个角落,威胁着新生的共和国.国民党在它20多年的法西斯统治期间,建立了庞大的军事、政治、党团、特务等各种反动组织.在其反动统治崩溃的时候,遗留和有计划潜伏下来的反革命分子数以百万计.据解放初期统计,国民党政治性土匪200余万人,特务间谍分子60多万人,反动党团分子6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六年七月,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举行了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迅速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打败了北洋军阀政府,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斗争"(《论联合政府》),给予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9.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退让政策,帝国主义采取分化瓦解手段破坏革命,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是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初,新都县桂湖乡(今新都街道)督桥河有一个经营油碾业的罗氏家族.罗家八兄妹在父亲罗必铭的养育下,进学堂读书识字,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罗家兄妹青少年时期,正值外国列强图谋瓜分中国,中华民族沦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专制双重压迫的统治下,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前仆后继,千千万万热血青年为拯救国家民族英勇献身.罗家二哥黄霖、六弟罗野岗、七弟罗金江和八妹罗颖自幼接受革命教育,立志从戎报国,先后走上革命道路,一个为国浴血奋战的"红色家族"诞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