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鹤 《党的文献》2017,(2):119-121
刘少奇在中央苏区期间,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临时中央政府劳动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等职。在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刘少奇与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关于这一专题研究的意义、刘少奇在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的工人运动、刘少奇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期间的革命实践、刘少奇与长征、从新角度开展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研究等几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成果十分丰硕。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在中央苏区期间,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临时中央政府劳动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等职。在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刘少奇与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关于这一专题研究的意义、刘少奇在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的工人运动、刘少奇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期间的革命实践、刘少奇与长征、从新角度开展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研究等几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成果十分丰硕。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80年代初期,传奇女性、87岁高龄的革命老人刘赐福,从上海回故乡长汀居住了一段时间。刘赐福是长汀籍开国中将、新中国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的原配夫人。刘赐福回汀后,不住宾馆,依旧住在自己的百年老屋内,这幢老屋就是长汀著名的红色旧址——傅连暲故居。我有幸陪同刘赐福再次来到中央苏区红色医院旧址——福音医院,登上位于卧龙山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央党史研究室从研究我党的历史的角度,批复确认了江西、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属于原中央苏区的范围,其中包括广东的大埔、南雄、饶平、龙川、平远、兴宁、梅县、梅江、蕉岭、丰顺、五华等县(市、区)。“申苏”和确认工作无疑将助力我省老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申报工作中,我省以党史部门为主,通过组织专门力量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史料进行较大规模的征集和研究,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使广东申报中央苏区的工作成效显著,填补了广东党史研究的空白,为促进广东老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了党史部门的特殊贡献。去年以来,《红广角》专访组就广东的中央苏区申报工作问题对省委党史研究室领导班子成员、巡视员陈弘君研究员进行了二次专访。他分别就中央苏区县的形成、范围,中央苏区的历史地位、贡献以及广东部分地区纳入中央苏区的历史依据,广东申报“中央苏区范围”的工作、积极争取对广东中央苏区范围的扶持、现实意义等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0月31日,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上杭古田镇接见了闽西老红军、"五老"人员和军烈属代表。我作为闽西老红军的代表,也在被接见之列。这真是一次令我难以忘怀的接见。习总书记这次是在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百忙中抽空接见我们的。上午11时,习总书记来到古田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会见厅,热情地与我们一一握手。坐定后,开始与我们座谈。我对习总书记说:"热烈欢迎您来到闽西老区、原中央苏区。您  相似文献   

6.
高欣  陈东 《党史文苑》2012,(10):13-15
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央苏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权建设。实践证明,中央苏区时期民主政权建设是成功的。中央苏区在民主政治建设、廉政建设、经济建设和党政关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历史经验对当今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党的政权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1933年初.刘少奇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担任中华苏维埃全国总工会委员长。汀州当时是苏区惟一的市,工人特别多,工会工作比较好。于是,刘少奇经常到汀州市检查指导工作,因而对整个闽西的情况也就比较了解。1934年7月,中央决定调他出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8.
龙溪地区党史研究分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八日至十二日在漳州市召开中央红军攻克漳州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共七十二人,有当年参加漳州战役的老同志和在红军攻克漳州后赴中央苏区参观的漳州工人代表团成员;有参加一九二八年平和暴动的老党员、曾长期在闽南坚持游击战争的部分老同志以及王占春  相似文献   

9.
北上就敌力避损失1933年9月底,国民党蒋介五在经过半年多的准备以后,集中50万精兵(主要是蒋的嫡系部队),分路扑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规模空前而残酷激烈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此时的中央苏区,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以博古为代表)已经发展到在党、政、军中居统治的地位,完全排斥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对红军的正确领导;战争开始前夕,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情报人员李德来到中央苏区,担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在博古的纵容下,李德独揽了中央军委和红军战争的指挥大权,既脱离实际,又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0.
陈弘君 《广东党史》2016,(12):39-40
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点。广东东江革命根据地曾是中央苏区的重要屏障,粤东北苏区更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红军长征首先顺利经过的省份。广东人民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开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广东曾是中国大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江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苏区的南方屏障,粤东北部分区域属于中央苏区范围。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  相似文献   

11.
正1931年春,任弼时离沪来到中央苏区,担任苏区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长。他在中央苏区领导的干部工作扎实有效,体现出高度的组织才能和鲜明的个人特点,赢得了"布尔什维克组织家"美誉。未到中央苏区前是有毛右倾的观念的,到苏区后认为毛有独特见解,有才干任弼时到苏区前不久即1931年1月7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但该会并未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在反对立三路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总管家周恩来出色的组织管理才能和优秀的个人品质,早在中央苏区就已经显露了风采。体察民情顺应民心1931年12月中旬,周恩来从上海经地下交通线辗转来到闽西,踏上中央苏区的土地。对于毛泽东、朱德为首的红一方面军开创的中央苏区,周恩来早有耳闻并心向往之。如今终于身临其境,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在12月25日给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的信里就高兴地写道:"汀州的繁盛,简直为全国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王明“左”倾路线的执行者,为了贯彻其路线的需要,在中央苏区错误地开展了所谓反“罗明路线”的斗争,使很多同志受到了打击和迫害。肖劲光当时曾被指责为“红军中罗明路线的代表”、“最有害的机会主义”而被撤职、判刑,并开除党籍和军籍,蒙冤受屈。这一事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80年代中期,两位外籍华人曾为力促两岸关系解冻进行了一次不为人知的神秘之旅。他们以特殊的身份带着大陆送给时任台湾"总统"蒋经国的一盘录像带,秘密来到台湾,并当面将录像带交给蒋经国。在会面中,两位神秘的信使亲  相似文献   

15.
少奇同志作为一个清醒求实而又科学严谨的马克思主义者,早在中央苏区,他就违逆占主导地位的“左”倾思想,针对刚刚兴起的苏区工业企业,提出了建立完全的厂长负责制等一套科学的企业管理思想,使苏区的企业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也为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一 1932年底,少奇同志来到中央苏区,担任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这时,中央苏区正面临着革命战争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6.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入中央苏区后,在中央苏区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查田运动,旨在贯彻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土地政策,反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而当时已被剥夺了中央苏区党和红军领导权,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又是查田运动的实际领导人之一。这就使查田运动出现了错综复杂的情况,也使党史学界研究评价查田运动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7.
正当台湾政坛为“倒扁”闹得不亦乐乎之际。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的美籍华裔侦探李昌钰于9月24日来到泉城。因为曾主持了台湾“3&#183;19”枪击案的鉴识工作,他无论出现在哪里。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初创阶段进入了形成阶段。本文以中央苏区扩红运动为视角,对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三届"黔台会"的举行,巩固和扩大贵州与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成果,促进贵州与台湾各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开创黔台两地交流合作新局面。8月17日至19日,第三届贵州·台湾经贸交流恳谈会在贵阳召开。会议期间,来自台湾的企业家和各类协会代表与贵州企业代表和政府部门代表围绕大数据、山地农业、大健康医药产业和文化旅游等"五大新兴产业"领域展开深度讨论,开创黔台两地交流合作新局面,促进贵州与台湾各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黄道是"东南半壁江山"著名人物,曾镜冰是"东南一旗帜"著名人物,他们在闽赣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情怀,生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了闽赣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黄道和曾镜冰于1933年4月,分别从中央苏区和闽北苏区调到隶属中央苏区的闽赣省工作。黄道任闽赣省委宣传部长,曾镜冰任闽赣省团委宣传部长。从此,他们就在一起共事。这年10月,闽赣省委驻地黎川失守,此时闽北苏区与中央苏区的联系被敌军切断。1934年2月,黄道和曾镜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