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菲 《世纪桥》2023,(11):42-44
目前我国处于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青年是社会成员中最具有活力的群体,青年职业价值观影响青年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通过分析《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来理解青年马克思择业观,结合目前新时代青年在职业价值观存在职业发展目标缺乏、职业基本认知缺乏、网络亚文化对奋斗精神的消弭等问题,就此提出应当构建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构建“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学习模式,加强网络综合治理的建议,以此来促进青年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开创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中,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他对幸福的理解、向往和追求,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马克思在年轻时,就树立了比较正确的幸福观。十七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把个人的幸福和全人类的幸福视为一个整体。他在题为《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的作文中写道: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和马克思的初心一脉相承的。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为人类而工作",就是马克思的初心。马克思选择的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是什么?是新闻工作。1842年,马克思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任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时代新人的培育是履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时代新人的培育要加强政治引领,明确时代新人的政治方向;厚植爱国情怀,加强时代新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价值引导,指明时代新人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于1835年8月写下了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以下简称<考虑>).这篇论文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马克思在走向德国古典哲学前的精神状态,在将要面对复杂的现实经济玫矛盾时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6.
滕文艳 《世纪桥》2024,(1):35-38
对人类幸福论题的探求,伴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革命斗争的始终。实现全人类幸福与解放,是马克思究其一生的奋斗旨归。马克思本人并未形成关于幸福的直接的、系统化的专著式阐析,其关于幸福论题的相关论述,散见于各时期文本中,其幸福思想的形成,历经了雏形—成型—成熟三个阶段,初见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博士论文》,形成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成熟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并于《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得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时代新人"这一新提法,随后"时代新人"迅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就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分为以发掘"时代新人"内涵为核心的基础研究,以及从高校教育考察"时代新人"的应用研究为主。总的来看,目前的研究开拓了"时代新人"的研究视野,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培育路径的选择困境、培育切入点的认知困境、培育视角的转向困境等问题。由于现有的研究主要将关注点落在高校教育方面,忽略了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时期的青少年,特别是道德价值在培育中的作用。因而,需要从道德价值方面考察对青少年道德信念的强化作用、对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用和对道德人格的塑造作用。在道德价值的视域下,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综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力量,主要通过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理性的形成、道德信仰的锻造三个路径对青少年的道德进行培育,最终开辟出培育时代新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格是“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强调要有人格、人格要正。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中蕴含了对新时代理想人格的期许。马克思人格理论揭示了人格是自然人在社会实践中自为建构的,并在批判资本逻辑宰制下现代社会人的身心人格、认知人格、道德人格和生态人格异化的基础上,提出自由个性的理想境界。当前,以马克思人格理论为鉴,应当培育兼具健康身心人格、全面认知人格、优良道德人格和和谐生态人格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习近平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一招,具有契合时代需要、引导大学生奋发向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价值意蕴。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内在包含三个方面,求真:辛勤性劳动;追善:诚实性劳动;臻美:创造性劳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逻辑进路为目标牵引、认识纠偏、环境氤氲、实践铸就。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民族复兴伟业。近期,《党建》杂志社、太原市委宣传部联合调研组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充分说明了党对于新人培养的重视程度和坚定立场,同时为我国新时代的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尤为重视培养时代新人的问题,立足我国现实国情,通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政治保障,明确了价值引领,厘定了课程依托,优化了培育环境,形成了培育时代新人的四维路径,为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培育时代新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世界历史发展大势提出的一项战略目标,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在生成逻辑上,时代新人是基于理论、文化、历史和现实四重逻辑发展形成的必然目标。在内在品质上,时代新人具有踏实进取的实践观、科学自觉的认识观、不忘初心的人民观和勇担重任的时代观等四重要求。在培育路径上,需要从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角度进行具体规划。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多元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对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影响和冲击日益加剧,致使青年核心价值观认识意识模糊、青年价值选择多源性冲突和困惑、青年价值表达和行为选择功利化。研究表明,社会思潮主要通过假借"利益代言"、设置"话语陷阱"以及利用"碎片化"传播等方式对青年施加影响,造成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危机。在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影响下,提升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意识,需要遵循价值认同规律和青年身心成长特点,在知行合一上下工夫,通过创新话语体系、整合传播体系、关注青年利益需求、注重生活化培育和网络培育等方式,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的精神追求,外化为青年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涵养了丰富的道德教化思想。道德教化是培养道德主体的道情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教化大众向善、传承道德理想、传递道德知识、推动道德践履的重要作用,对于培育时代新人也彰显出传承优良道德价值、助推道德历练践行、完善道德人格的时代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德法并举,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塑造时代新人,要注重优秀道德理想传承、大力加强传统道德理想的教育,注重艰苦道德历练、在艰苦环境及磨难中培育时代新人,注重道德人格的完善、创新道德人格塑造新路。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通常以1845年前后为界,将马克思的思想分为青年马克思时期和成熟马克思时期。一般认为,异化劳动理论是青年马克思的核心思想,它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集中阐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手稿》是马克思运用“异化”概念最多的著作,在这本书中,马克思集中阐发的异化劳动思想体现了与以往哲学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疫情防控伟大斗争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树立起了新时代的精神丰碑,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时代新人的培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实践中,要以“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坚定时代新人的人民立场、激发时代新人的爱国情怀、鼓舞时代新人的拼搏奉献、培养时代新人的创新思维、培育时代新人的国际视野。新时代,要讲好抗疫这堂“大思政课”,实现涵养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不仅要注重加强教育引导,内化抗疫精神为心灵追求,而且要促进实践养成,外化抗疫精神为行动自觉,更要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7.
2020年5月,习近平向新时代广大青年提出的"站稳人民立场"的新要求,不仅丰富了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和具体标准,而且在整体上对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人格建设发挥着价值指引作用,表现在政治层面的价值引领、道德层面的价值遵循、情感层面的价值依归三个方面。新时代青年追求理想人格,要有对"人民立场"的认识自觉、行动自觉和方法自觉。  相似文献   

18.
《探索》2018,(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本质特征,进一步明确了"育新人"这一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只有明确时代新人的主体是青少年,并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才能正确把握时代新人的基本内涵,系统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找准培育时代新人的着力点,即主要通过荣誉感培育的视野,从荣誉感培育的涵义、原则和路径三个方面对青少年的道德进行培育,最终完成"育新人"这一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早在1835年,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提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并以此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终生追求。马克思主义政党诞生以来,自始至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崇高理想和追求。《共产党宣言》明确表达了共产党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取向和奋斗方向。马克思说:"经验证明,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党的青年工作理念的新发展,是当前全面培养青年与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新实践的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的精神内涵、实践要求,通过深化信仰认同与价值引领的凝聚链接、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互动创新、阵地建设与项目运作的场景再造、党政和社会资源的保障支持等,高质量地培育和锻造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