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和以科技为支撑的生产力的飞速提高,资本主义不断呈现新变化,数字化网络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生产工具的变化使得劳动形式发生变化——出现了数字劳动。劳资关系不再具有单一的对抗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剥削方式也随之改变,但是资本的剥削本性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藏在数字劳动背后。一、数字劳动的内涵无论在工业革命时期还是在数字资本主义阶段,社会关系都表现为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数字劳动并没有脱离马克思劳动理论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经济越来越呈现数字化特征,因而世界各国都把数字化作为经济发展重点,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教育作为影响国家当下和未来政治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领域。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也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成为全球教育不得不采用的新形态。可以说,顺应经济数字发展要求,满足学生不受时空限制的大规模学习需求,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关乎世界各国教育生存发展的必选项。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时代衍生了数字劳动这一新型劳动范式,但其仍未摆脱异化劳动的困境,劳动的异化样态更加隐秘。数字经济时代的异化劳动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主导下的数字统治为前提,以阶级对立基础上的数字剥削为手段,被资本操控下的数字化生产生活所掩饰,呈现出“唯数字论”的异化特征,数字劳动主体也因此处于数字商品、数字生产、数字技术和数据垄断的联合制约中。对于数字劳动者的异化困境,必须通过解放数字生产力、推动技术赋能、弥合数字鸿沟和回归人本逻辑等手段加以破解。  相似文献   

4.
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摆脱了传统线下模式的部分规定,但是人们的劳动边界感也逐渐模糊,使得传统劳动与数字劳动的关系已呈现数集式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体现在传统劳动与数字劳动的异化过程的全同关系、生产资料的全异关系、劳动主体的上属关系以及创造使用价值活动的下属关系。生成式AI技术从传统劳动到数字劳动的异化过程中,形成了包括个人数字身份认同的异化、个人生活属性的异化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异化等具体表现形式。应致力于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生成式AI技术的赋能,健全生成式AI技术的保障,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加速数字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现生成式AI技术的优势互补,为促进生成式AI时代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5.
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将进入数字文明新时代。数字文明以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为特色,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数据交换、数字应用、数据管理为方式,将人类的思想、生活、交流纳入一个全新的体系,改变人的生存方式、交往模式和劳动模式,重塑了人的生活空间。数字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征程,弥合数字鸿沟,提高数字公民的素养,摆脱数字异化是构建数字文明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数字经济这种新型经济模式正逐步融入到生产生活中,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之一。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数字经济更受关注,也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纵观我省数字经济,已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但同时存在民生应用窄、产业融合度弱、缺少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和基础设施底子薄等难题。聚焦数字经济发展难题,应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快"新基建"的建设补足基础短板,鼓励与推进新型消费特别是数字经济的民生应用,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实现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江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兴经济形态,正在成为改变全球经济发展格局,重塑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重点布局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变革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又是产业数字化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对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集中表现在“数字破坏效应”所诱发的传导机制。数字技术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结构的基本点,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影响着国家安全结构与国际政治经济互动关系。国家力量对比愈发取决于对数字化能力的掌握程度。疫情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动荡不断,各国生产生活的恢复进程不确定性放大。鉴于以上原因,中美欧等经济体纷纷加大对数字产业的支持,全球数字化进程愈发凸显,全球数字经济版图逐渐呈现出中美两极化的特点。随着全球数字经济潜力的进一步释放,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将持续复杂演变和能力分化,数字经济愈发成为一国科技进步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支撑点。对此,要把握好数字化机遇,努力攻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创新难题,实现中国国际数字竞争力的再跃升。  相似文献   

9.
支振锋 《理论导报》2022,(12):49-50
<正>数字技术催生新业态,也带来新的劳动形态。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要崇尚劳动,就必须尊重劳动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强调“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坚持以劳动者为本,才能更好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创新活跃,平台经济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共享时代的来临,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发展数字经济是新常态下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引领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数字经济对共享经济走上数字化高速发展道路、创新创业型社会目标的实现、共享时代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我国共享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亮点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共享时代数字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大数据产业成为发展重点;商业模式重构成为发展特征;以数字化服务平台为基础实现数字资源共享成为发展路径;资源性、融合性、技术性、服务性成为发展方向。为保障共享时代数字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把数字经济纳入顶层发展战略,加强监管,保护信息安全和消费者利益,鼓励共享经济深度扩展、推动传统企业向数字化转型,构建政策扶持平台及新型融资模式,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拓宽数字经济市场需求空间。  相似文献   

11.
曾璐 《实事求是》2023,(5):88-96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形式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且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数字劳动的研究热度持续呈上升趋势。本研究通过对国内数字劳动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分析,旨在系统梳理国内学界关于数字劳动的研究脉络并提出展望。目前,国内数字劳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劳动的内涵、数字劳动的影响、数字劳动异化、不同视域下数字劳动的具体分析、数字劳工五大方面,虽成果丰硕,但仍存在不足,未来应着力于扩大研究视野、提升研究效能、丰富研究内容以及加强研究实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具有高度契合性。新疆是欠发达地区,这是农业、工业经济形态内在规律决定的。在数字经济形态中,与发达地区同处于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新疆,经济发展完全可能实现跨越。目前,新疆数字经济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新疆应抓住对口援疆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发挥特有优势,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数字化应用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字智能技术的高歌猛进使人类陷入了数字异化的现代危机。在认识论层面,数字异化呈现为认知活动中的片面化;在存在论层面,数字异化则使实践主题和实践对象趋于数字化和抽象化。数字异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数据化之对象性媒介的人在数字劳动中发生了颠倒;二是作为数据存在的知识为私人占有而丧失了对象性活动之能力,并形成了全新的社会权力结构;三是作为数据资本化界面的平台成为了资本对数字社会关系进行吸纳、集置与统摄的异化工具。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数字经济发展鲜明体现了新发展理念要求,数字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走出低迷、走向希望的关键。近年来,党和政府积极引导数字化转型,注重技术创新,搭建数字共享平台,力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维护数字经济安全。随着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广泛应用,由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治理构成的数字中国图景渐趋清晰,数字中国将会更容易更便捷地融入世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5.
《新湘评论》2023,(19):12-13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战略部署,全面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南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总体要求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重点,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数字技术驱动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并在纵深方向迈入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数字革命”浪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已成为重构全球经济结构、变革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赵放  徐熠 《理论学刊》2023,(6):133-143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经济增长逐渐从依靠“人口红利”转变为依托“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数字经济展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为我国利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动能和可行路径。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刺激消费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重塑以及助力供需精准匹配赋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建设。在数字经济赋能超大规模市场建设进程中,国有企业既是实现核心数字技术赶超的攻坚力量,也是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坚力量,还是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未来,应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构建现代化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畅通数字资源配置与开放共享以及完善数字经济平台现代化治理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实现数字经济的全方位赋能,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以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使得数字化信息革命和计算机网络革命已席卷全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断言 :“数字化关系着人类的生存” ,作为信息传播中心之一的博物馆也正经受着由此所带来的数字冲击。在上个世纪的 90年代 ,图书馆领域逐渐涌现出不同规模数字图书馆的雏形 ,于是在这些基础上 ,人们逐渐提出数字博物馆这一概念 ,我们经常可以从报刊和网络上看到一些网民的经验之谈 ,据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进入美国的古代艺术博物…  相似文献   

19.
袁垚 《唯实》2022,(4):47-51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发展,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这种...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被列入经济社会发展20个指标中。近年来,湖北省数字经济加速发展,2019年产值占全省GDP总量30%以上,成为湖北经济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