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09,(3):7-7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据有关报道.乐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离休干部王水致信国务院.建议“用志书的形式.将这一伟大历史重大事件全面地、系统地、完整地、全景式地记录下来”。该建议信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关注,经反复研究、调研.国务院决定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11月6日,《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国务院小礼堂召开。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出席会议并作做重要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委会主任陈奎元对志书编纂总体设计、任务分工、进度安排、资料收集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2.
重要发文     
《中国民政》2008,(7):26-26
民政部颁布《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办法》;民政部颁布《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生活类物资分配办法》;民政部出台汶川大地震四川“三孤”人员救助安置意见;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汶川地震房屋倒损农户住房重建指导意见;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汶川地震灾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3.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生活志》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视频会议,于2009年2月17日在民政部召开。“两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两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及协调员分别在主会场和各省分会场参加了会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委会办公室派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军官兵与灾区人民群众一起,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连续奋战,赢得了汶川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10万官兵用鲜血、汗水和生命诠释了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内涵。  相似文献   

5.
李丕金.武警四川总队成都市支队政治委员,1962年出生,大校警衔,四川省北川县沿城乡人。北川县位于本次地震中心汶川县东北部,是2008年“5.12”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家乡遭难。亲人遇险,但为了顾全大局,李丕金主动请缨到灾情更为严重的汶川抗震救灾。他先后带领官兵转战都江堰、汶川映秀镇等地震重灾区.抢救出被困群众820名。  相似文献   

6.
情系绵竹     
《群众》2008,(9):26-28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省动员,紧急行动,全力支持四川绵竹地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在省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全体援建人员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恪尽职守、忘我工作.让“江苏速度”、“江苏精神”在支援抗震救灾工作中得到生动展现。  相似文献   

7.
4月19—22日,《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生活志》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以下简称“两志”)编纂工作会议暨培训班在北京中民大厦举行。中央35个部委局、18个全国性社团、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70余人参加了“两志”编纂工作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抗震救灾中.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跟进,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为稳定灾区形势、鼓舞部队士气、推动救援进度、开展灾后重建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不仅使广大官兵的思想、作风、素质能力经受了考验,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2008年.我部先后参加了汶川抗震救灾以及奥运安保、航拍等多项非战争军事行动。在这些行动中,我部政治工作开展扎实有效,鼓舞了部队十气,激励了官兵斗志,确保部队高标准完成了各项任务,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总结经验.我们感到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政治工作必须做到“六要六忌”。  相似文献   

10.
记者:王书记,你好!市级机关工作党委在“七一”前举行“让党的旗帜更加鲜红——市级机关系统纪念建党87周年暨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共同分享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市级机关党员干部的亲身经历与心路历程.共同回顾大灾面前那份守望互助、心手相连的真情与大爱,共同铭记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那份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坚强与责任.共同庆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以这种特殊的形式来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汶川地震强烈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迅速反应、果断处理,指挥领导了一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最大限度地缓解了灾区人民的损失和创痛,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与赞扬.抗震救灾是历练民族精神的大课堂,是培养教育官兵的教科书,用好抗震救灾斗争蕴涵的丰富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抗震救灾实践的特殊教育功能.及时从这场伟大斗争中汲取政治营养和精神动力.既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难得机遇.也是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为做好《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地震情况来得突然.灾情非常严重.时间十分紧迫,环境异常恶劣。广大官兵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经受住了苦累和生死考验.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抗震救灾政治工作不仅为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重要保证.而且也为今后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不抛弃不放弃”!汶川抗震救灾中人们的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让人刻骨铭心.不抛弃不放弃.展现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执著。这种态度、情感和执著,产生了无穷的力量,延续了无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连日来.海南省军区某海防团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网页上热闹非凡.近3000余条“帖子”纷纷就“拍摄《解放海南岛》让我收获了什么”话题展开。该团结合拍摄《解放海南岛》电视剧任务,组织官兵“话历史、忆先烈、励斗志”.深化了主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切实加强捐赠资金的规范管理和有效使用,近日,民政部出台《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使用有关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有关问题进行了规定。  相似文献   

17.
开展群众性互学、互帮、互教活动,是《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规定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共青团工作条例》要求落实的六项活动之一.是保证“三项经常性工作”延伸到末端的一个好载体、好平台,只有因势利导,顺势疏导,随着不同时机调整组织.随着形势任务变换形式.随着官兵需要增加内容.使“三互”活动“活”起来、“动”起来.让官兵乐意参加、主动参与.才能真正抓好经常、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8.
赵汝鹏 《中国民政》2008,(7):F0004-F0004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四川民政系统恪守为民理念,发扬“孺子牛”精神,奋起抗震救灾,做出突出贡献,省民政厅和重灾区的汶川、北川、什邡等民政局被授予“民政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命令指示,全力以赴抗震救灾。任务部队各级共青团组织按照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要求,坚持“党建带团建”.主动作为.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不畏艰险、连续作战.为夺取抗震救灾重大阶段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总结团组织抗震救灾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前进论坛》2008,(7):54-54
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0级大地震灾害后.农工党宁夏区委会号召全区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立即投身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接到农工党中央《关于缴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后,区委会及时转发了这一文件,并在全区党员中掀起交纳“特殊党费”的新高潮。区委会组织常委及全体机关干部为灾区缴纳“特殊党费”共计42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