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周聚 《理论学刊》2013,(6):113-117
受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中国现代诗人提倡诗歌的"思想知觉化"、"身体思想",追求理智与情感的融合,创作出了具有理性思辨色彩的诗歌作品,形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智性美风格的诗歌潮流。  相似文献   

2.
漫谈诗歌的意蕴美和韵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具有审美价值,这表现在意蕴美和韵律美两方面。意蕴美主要包括: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雅美与俗美;古诗词美与今诗词美。韵律美主要包括:平仄的抑扬顿挫美;谐韵的漫声歌唱美;对仗的整齐工整美;律诗的格律美。  相似文献   

3.
董小玉 《探索》2001,(3):53-55
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时期文坛掀起的缘由为中国学者对西方现代主义的重新评价与译介;“文革”后特定的历史环境是现代主义复活的土壤;文学突破旧有樊篱的自觉,需要多样性的艺术选择与变革性创造;中国作家擂响了“要不要现代派”的话语论争之门。  相似文献   

4.
英语诗歌的意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尚起 《世纪桥》2007,(10):83-84
诗是"美的有节奏的创造",它不但能带给人们智慧,更赋予人美的享受与情的陶冶。意象是英语诗歌的灵魂,诗人通过修辞、语音、象征等手法使意象具有形象美、音乐美和意义美。  相似文献   

5.
范凌霞  童娣 《理论学刊》2006,3(10):120-122
宫志峰的诗歌创作坚守以艾青为代表的中国诗歌的现实关怀精神与浪漫主义抒情传统,在20世纪90年代诗坛的“寂寞空旷”中坚守着生命的高贵与尊严。艾青的诗是真、善、美的完美统一,同样,阅读宫志峰的诗,我们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诗人体验的历史与现实的真实,灵魂与情感的真实;感受到诗人纯正的道德感与人格,感受到他的不事雕琢与纯朴。  相似文献   

6.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反映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杜甫诗歌中表现的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罪行的仇恨,构成其诗作高度人民性特征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首先表现于对民族的认同。中国各民族,都热爱自己的群体,又因为长期共同生活于中华大地,彼此之间有着广泛、深入的交流,遂逐渐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解读西域诗歌,不能不了解其中蕴蓄着的浓郁的中华情结。本文试从东西一体观念、龙马图腾意识、“汉家”一词的共用和中华视角的审美情趣四个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科学价值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的科学价值思想。他们的科学价值思想,具体全面地阐明了科学价值的主要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瓦尔特·惠特曼的诗作体现了一种新型自由体风格,恢弘飞动的形象、奔放沸腾的激情、丰富多彩的语言,构成了惠特更诗歌汪洋恣肆、挥洒自如的艺术个性,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惠特曼的诗歌在美国诗歌史乃至世界诗歌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四川之美,美在山水。峨眉俊秀,剑门雄迈,青城幽深,九寨静宁。四川之美,美在文化。三星古朴,金沙风华,蜀道传奇。四川之美,美在风情。独特的彝族美韵,神秘的藏族习俗,古老的羌族风情,让这块土地魅力四射。  相似文献   

11.
鲁迅《野草》作为散文诗精品,期待着“诗”之研究的深化与突破。《野草》之所以被称为“诗,”关键是它明显具有“诗美”。它的诗美追求主要体现于意象、语言和意境之中,具体表现为荒诞诡谲美、幽婉朦胧美、沉郁悲壮美和瑰丽曼妙美,既有现代文学簇新风貌,又不失传统文学古典神韵。  相似文献   

12.
王超 《世纪桥》2007,(4):9-9,13
和谐是一种无比美好的秩序,古今中外都将和谐与秩序、美联系在一起,和谐的秩序美在于社会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法治化和社会安宁,是古典美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13.
莫友芝是清代贵州著名的学者,是晚清“宋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中表现出好用典故这一明显的宗宋倾向。莫友芝满腹经纶,博闻强识,用典语如己出,无斧凿之痕,并非刻意为之;但却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受挫,才华不受赏识,欲求功名而不得,因而他的诗歌中典故的运用总是与自身命运相连。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诗歌对诗歌传统的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芳 《理论学刊》2001,(5):123-124
新时期诗歌是在继承五四新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时它又是对我国古典诗歌和五四新诗的一种超越。本文试从诗歌语言的翻新与组合、修辞方法的运用、诗体形式的建构等方面 ,探讨新时期诗歌对诗歌传统的反叛。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春天的中国见证了一场“全民皆诗”的真情运动。 这场运动是由一场大灾难引起的。 汶川大地震之后.“不管是网络、媒体,还是报纸杂志,关于地震的诗歌几乎随处可见。数量之巨、参与人数之众、质量之高,均为历史新高。如此壮观的‘抒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故乡为四川绵竹的诗人羌人六在《“地震诗歌”的史诗意味》中写道;  相似文献   

16.
王凯 《党史文苑》2008,(6):64-65
弋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集自然风景和革命旧址旧居与一体。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龟峰已广为人知。常年游人如织,而位于附近的弋阳卧佛,则有待宣传。它位于龟峰附近,其鬼斧神工,依山建造,整体与大自然的风光浑然一体。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本文从轰轰烈烈的弋阳革命历史说起,以庄子及其后学所倡导的“天然美”从芙学的角度论证了弋阳卧佛的“天然美”和“大美”。  相似文献   

17.
弋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集自然风景和革命旧址旧居与一体。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龟峰已广为人知,常年游人如织,而位于附近的弋阳卧佛,则有待宣传。它位于龟峰附近,其鬼斧神工,依山建造,整体与大自然的风光浑然一体,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本文从轰轰烈烈的弋阳革命历史说起,以庄子及其后学所倡导的"天然美"从美学的角度论证了弋阳卧佛的"天然美"和"大美"。  相似文献   

18.
隋欣 《世纪桥》2010,(13):37-38
诗歌具有绘画美的特点,诗人通过运用色彩、构图、空间、线条等绘画元素,使读者能够在头脑中唤起生动逼真的生活画面和场景,这也是诗歌与绘画的相通之处,体现了诗歌对"诗画同体"论中"绘画美"的追求。本文主要围绕着"诗画同体"理论中通过对诗歌中运用色彩、线条、意象等元素而表现诗歌"绘画美"的特点进行了举例论证,表现了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同体"论的服膺。  相似文献   

19.
侯江 《新湘评论》2014,(20):20-20
北师大教师参加了全国课标的制作,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中,唐诗是诗歌发展的高峰;在唐诗的发展历史中,李白、杜甫的诗歌是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在太平盛世中唱响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怀,杜甫在乱世中弹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一个豪放飘逸,一个沉郁顿挫,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两朵常开不败的奇葩。特别是从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们无穷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魅力影响了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形成了今天中国人坚强不屈和乐观向上的灵魂。在此,我用这支拙劣的笔,走进李白的诗歌宝库,探索一下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以飨衷心热爱李白的千万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