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婆媳学校我在日本读书时,有一个要好的女同学叫佐藤由美子,大学毕业后没多久就准备与相恋两年的男友结婚了。一天在路上碰见她,她喜滋滋地告诉我,正在进行“花嫁修业”,即为准备出嫁而去上各种花道、茶道之类的家政培训班,包括上大千世界“婆媳学校”。我觉得新鲜,就满怀好奇地与她一道去“婆媳学校”看了个究竟。原来这个“婆媳学校”设在一个社区活动中心,每位准新娘都可以免费参加,但必须与准婆婆同来,为期一个月,共上四次课。负责讲课的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女姓心理咨询专家,大约50多岁,风度颇佳,大家都叫她“小岛老师”。两个小时的讲…  相似文献   

2.
卫宣利 《新青年》2007,(3):10-11
她是在姑姑身边长大的。她5岁那年,母亲有了外遇。父母断断续续打了一年的仗,在她6岁那年,他们离了婚,她判给了父亲。离婚后母亲很快便再婚了。一年后,父亲也要到外地打工,便把她送到姑姑身边。姑姑是个老姑娘,因为在一次意外中伤了腿,只能坐在轮椅上,所以一直到30岁还没有结婚。爷爷奶奶去世后,姑姑一个人住在那套老房子里,和一个从乡下雇来的小保姆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3.
我总以为,我爷爷和我奶奶是没有感情的。他们是父母包办,结婚之前没有见过一面。当一顶小花轿把奶奶抬到爷爷家时,他还躲藏在屋里写大字,因为他说过,书法是他的情人,他可以不结婚的。但他们还是拜了天地。洞房花烛夜的时候,爷爷不见了,他去找少时朋友聊天去了,两个人研习王羲之的兰亭序。奶奶一个人在新婚夜里独自在灯前坐了一夜。那一夜,奶奶想她唱戏时的搭档,在梨园里,唱青衣和唱小生的总是有些心照不宣的秘密。奶奶也有,被奶奶的母亲看出了端倪,所以,早早地把她嫁了。这次找的人家是一个书香门弟——与唱戏无关,也与爱情无关。在父亲的记…  相似文献   

4.
罗西 《新青年》2002,(11):44
许君有一个令她骄傲的丈夫,所以常常带他出去应酬炫耀。她的朋友,包括一些闺中密友,后来都成为自己丈夫的好朋友。有时,姐妹们相聚,还会拿她丈夫的一些言行举止调侃、玩味、分享,她的老公仿佛就成了大家的“公共财产”,甚至有个“红粉知己”,有什么心事还会打电话向许君的先生“讨教”,三更半夜的,一聊就是一个钟头。这种事多了,许君开始警惕,之后是莫名地吃醋,她担心“红颜祸水”会从天而降。男人间有个游戏规则是“朋友之妻不可欺”,而女人间流行一首歌叫做:“女人为何为难女人”。许君害怕自己的先生有被“自己人瓜分”的危险,近来活得很不开  相似文献   

5.
要么结婚要么就是单身,如果要结婚,就必须找个"完美先生",否则免谈.这是当代新女性的奢华婚姻宣言.  相似文献   

6.
姐姐和妹妹     
刘军 《新青年》2005,(12):10
妹妹总是会得到父母多一点的关注,但往往只能穿姐姐的旧衣服;姐姐有更多的自由和责任,但她还是不喜欢无端多出一个人来和她分享父母的爱。其实姐妹之间的关系还不止于此,扮演姐姐或妹妹的人都会有她自己的故事:25岁的叶霜。每次碰到的熟人都会欣喜地看着妹妹说:“小妹真漂亮,长大了可以去做空姐(一个公认的专为漂亮女孩保留的体面工作)。”然后他们会看看我,说:“这是姐姐吧,挺文静的。”所以从小我就认为“文静”是个贬义词,人们用它来敷衍那些貌不惊人,也没有任何出众之处的女孩。同样的话从外人嘴里听得多了,我也就习惯了。从父母眼中也…  相似文献   

7.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8)
水调歌头上学的时候,我写的:妹妹几时有/把酒问室友/不知隔壁姑娘/可有男朋友/我欲凿墙看去/又恐墙壁太厚/疼坏我的手/改用偷窥镜/屋里人已走/转楼梯/低头看/那某某/果不单身/她正挎住俊男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来有/但愿没多久/他俩就分手不会冲突一位女士和一位足球教练结婚快40年了,她深知球赛对丈夫来说总是头等重要的事。有一天她特别沮丧,脱口而说:“弗郎克,你呀,宁可误了我的葬礼,也要去看球赛!”丈夫非常心平气和,答道:“罗伯塔,到底是什么使你想到,我会把你的葬礼安排在有球赛的日子呢?”编辑·松涛13…  相似文献   

8.
记得青年毛泽东“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成立新民学会时,曾与蔡和森等约定入会章程,其中之一是不谈女人,这很令人钦佩,但一般俗人大概做不到。连先贤都坚信:“食色性也”,何况荟荟众生乎?最近读了《单身明星情感实录》(赵增越著),书中所谈大部分是当今走红的单身女明星。我仔细检阅目录,发现除了刘德华、吴若甫等三人,其他20多位均为年轻貌美的单身女演员。若以商业眼光看,若起名《单身女明星的私密空间》,似乎应该更有销路。但由此引伸开来看,作者不仅仅是谈女人,他还在探索单身女演员的情感:与父母的、恋人的、朋友的……等等,如此印成书,起…  相似文献   

9.
一个小伙子要结婚,向法师询问,法师写了3个字,婚,女,昏.小伙子怎么样了我不知道,但结婚这事的确让人昏头. 侄女琦琦谈恋爱两年多,房子买了,车买了,双方父母见面了,琦琦知道结婚临头了,那个生下来只会笑的孩子得了结婚焦虑症,一提结婚就哭得哗啦哗啦的.  相似文献   

10.
虹莲 《新青年》2002,(12):56
他们刚刚结婚一年,纸婚之年有许多争吵也有许多甜蜜。有一天她问他,你说,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是生死吧。你想想,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去死,舍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切,还不是爱的最高境界吗?”  相似文献   

11.
罗西 《新青年》2002,(7):40-41
(一)爱情能力阿英是个纯洁的女孩,22岁,大二了,终于可以恋爱了,因为父母早就给她下了条“纪律”,即要恋爱,起码得等大二之后。之前,她谢绝了不知有多少男人的种种邀约。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约会,对阿英而言。兴奋?害怕?还是慌张?从未单独与一个同龄异性走得这么近。天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一段时间,单身的我突然心血来潮想把远在千里之外高原小县城的 父母接到我所工作的县城来居住。当时我兴冲冲地给父亲打电话,让他在一个月内处理好老家那边的事,我会尽快把自己居住的两间单身宿舍装饰一下迎接他们的到来,让他们到我这里享享清福。尽管父母亲在老家的县城里有不错的房子,但我想接到我这里后生活条件要比他们好一些,一来让他们出远门散散心开开眼界,二来对我也有个照应。我把这种想法告诉了远在广州工作的三姐,她先是很激动,后来又和我争着把父母亲接到广州。争来争去,最后父母亲决定到我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再到广州。…  相似文献   

13.
30岁的女人     
……1…… 晓30岁的时候,还没有结婚.晓很漂亮,高个子白皮肤,年轻时追求她的男人很多.但她总是能轻易地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无法忍受的缺点,然后敬而远之.她姐姐结婚的时候.她父母顺便也购置了她的嫁妆.可是直到她姐姐的女儿都上幼儿园了,她还没有找到男朋友.  相似文献   

14.
"宝贝"风波     
结婚4年,同期结婚的姐妹们,早牵着孩子的小手,咿咿呀呀地四处溜达了.只有她,肚子平坦如昔……  相似文献   

15.
“林放,我们什么时候结婚?”我记得这是我第三次向林放提起这个问题,并且在同一个月内。林放的神情显然有些厌烦,可是我顾不得这些。同居5年后的今天,我已二十又八,无论如何都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虽然这些年我和林放除了一张结婚证书根本就是过的夫妻生活,可是当女人到了某个年龄阶段,她仍然会想要一个名分,一个家庭和一个孩子。林放抽完手中的烟,目光离散地看着我微微启齿:“再给我一些时间来做心理准备吧。”我同样记得这是他第三次这样回答我。林放是个好男人,这不可否认,只是好男人也会有缺点。林放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想结婚,对我而言,这是个致命的缺点,甚至慢慢地侵蚀着我们的爱  相似文献   

16.
川川 《新青年》2002,(11):37
1、李亚鹏VS瞿颖VS周迅: 永远的三角习题 2001年7月里,瞿颖甜蜜地透露她和李亚鹏的结婚计划;9月里,她小鸟依人般地在桃花岛陪伴日夜赶拍《射雕》的“靖哥哥”;仅仅两个多月后,瞿颖却哭着离开了《射雕》剧组——“靖哥哥”假戏真做,竟然真的爱上了戏里的“蓉妹妹”。人生如戏,3个人的感情习题永远是有人伤心、有人烦心还会有人痛心。点评:爱过就够了!何必在乎谁爱谁  相似文献   

17.
她是打算一辈子独身的,26岁的单身女子.爱过,伤过,早有了一双看透风景的眼睛.她又是那样出色的一个女子,平常普通的男人,断难入她的法眼.她想,既然找不到合适的,索性不嫁吧.一个人来来去去.少了婚姻的琐碎繁杂,倒也落得清静.  相似文献   

18.
烟火 《新青年》2005,(11):19-20
其实我和楠谈到结婚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曾经问她“:做我的老婆好吗?”她说“:好啊好啊,那你得给我买5角钱的糖。”我知道,她是怕自己嫁不出去,9岁的她比6岁的我邋遢得多,鼻涕总是长长的挂在嘴唇上,袖头上满是饭渍。每一次我们玩过家家的游戏时,她总是落单,没有小朋友会挑一个满脸鼻涕头上总是生疮的女孩子做搭档的。那是我们第一次直言不讳地谈嫁娶。她喜欢我给她买的糖,我乐得有她的保护。她生得五大三粗,我长得腼腆秀气。刘妈妈说,我们两个感情是性别错乱了。错就错吧,我的糖让她越吃越胖,她的身板也让我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越来越跋扈…  相似文献   

19.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6,(5)
别以为我不懂儿子3岁,平时住在幼儿园,双休日接回家后,就睡在我和妻中间。上周日的晚上,他对我们说:“我们班孙洁说要嫁给我。”我大吃一惊,忙问“:那你怎么办?”“我当然要跟她结婚啦!”儿子响亮地回答“,爸爸妈妈,咱们赶快买房吧!”“买房干什么呀?”妻问。“我跟她结婚用呗!对了,得给我买个两居室。”“买两居室干什么呀?你们小两口住一居室不就行了吗?”我故意逗他。谁知儿子却说“:别以为我不懂,我们的孩子还得住一间呢!我可不想让孩子跟我一样,睡在你们大人中间。”反义词爸爸“:听说你正在学反义词,那么,我问你‘:好’的反义词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结婚的时候,我和丈夫曾在一家饭店的门前合影。那家饭店大玻璃门两侧的楹联中有个“信”字,照片出来后,那个“信”字恰好稳稳地落在了丈夫的肩上。这个巧合像幸运星一样,从此照耀着我的婚姻和一家人的生活。10年前,我和丈夫租住在近郊的一个小屋里。那里房价挺便宜,就是交通不方便,我每天下班要先坐有轨电车,然后再挤一趟公共汽车。好在电车在丈夫单位附近有一个站点,为了免去换车的麻烦,我常常在那里下车,坐丈夫的二等车回家。那个春天,我和丈夫常常在站点会合,然后迎着夕阳,一块儿牵着手推车走上一段高坡。到了坡顶,丈夫会稳稳地支住车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