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府法制》2009,(19):17-17
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着手建立针对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9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介绍了新农保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有人说,当前中央的一系列反腐举措影响了职工的正常福利水平,典型例证是中秋节连一块月饼也不发。这一说法引发持续热议。现代社会,职工福利是一项基础性权利。《世界人权宣言》称,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应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可见,作为权利的福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那既然月饼都不发了,是不是意味着职工享受福利的权利被侵犯了呢?其实,即使那些嚷嚷最凶的人也心知肚明,他们的福利之所以受到重拳冶理,是因为职工福利已经成为一些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搞小金库、吃请送礼和三公消费居高不下的绝佳借口,  相似文献   

3.
曹林 《法人》2009,(10):10-10
近来,国税总局继前段时间通知“年底双薪将合并计税”后,近日又要求企业向职工发放交通、通讯补贴等,在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将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税。  相似文献   

4.
纯粹理论的纯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兹  胡昌明 《研究生法学》2004,19(4):100-111
凯尔森具有惊人的兴趣范围和创作冲动。终其一生,他在宪法、国际法、道德哲学、政治理论以及法哲学方面都保持着一种活跃的兴趣。在所有这些领域,他都做出了颇有价值的贡献,给它们带来了其深刻而毫不妥协的反思成果。在很多问题上,他的贡献具有持久的价值,并将在未来许多年里继续激励研究者和学者们。  相似文献   

5.
纯粹法学是当今法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思潮,它坚持主张将国家实在法律之外的一切规范、道德伦理或价值因素排除出法学的研究范围——这也是其核心命题。那么,怎样评价纯粹法学的这一核心主张才较为恰切?这至少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它的理论源流;它的纯粹工作本身;它的问题意识;它的理论限度以及它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纯粹经济损失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纯粹经济损失是侵权行为法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损害形态,无论是法学理论界还是法学实务界都甚感陌生。本文主要从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特征、实务中的案件类型、学理上的分类,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纯粹经济损失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纯粹经济损失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限制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其理论基础在于对行为自由和社会安全间的恰当平衡,同时也考虑到避免诉讼闸门的打开,以及对不同类型的权利进行不同的保护。司法实务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利益衡量。  相似文献   

8.
论纯粹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纯粹精神损害是指自然人于其民事权利未受侵害情况下遭受的精神利益损害。在受害人利益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大趋势下,纯粹精神利益损害赔偿成为各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难以回避的理论难题。纯粹精神损害存在两种类型:可推知的纯粹精神损害和可证实的纯粹精神损害。侵权责任法规定人身利益损害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意义重大,但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建立多重限制规则避免纯粹精神损害赔偿的滥疡。  相似文献   

9.
动物福利     
阿碧 《检察风云》2012,(7):58-60
要在优先保障人类生存权的基础上来考虑动物的福利。人类在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尽量保障动物的福利。保障动物福利并非只是从道德的高度进行考量,其实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纯粹经济损失概念的意义在于构建一个过滤可赔偿损害的特别法律范畴。纯粹经济损失概念产生的历史缘由为近代法确定的以有形财产为基础的损害赔偿制度。从法技术的维度看,纯粹经济损失概念的产生是德国侵权法以绝对权为基础确定严格限定的可赔偿损害范围模式的直接结果,非限定性的法国模式没有也不需要这一概念。纯粹经济损失概念在法律政策上有以下重要意义:将受害者与他人利益联系切断,而"塑造一个利益独立的个人";为维护行为人的自由而免除加害人过重的负担;改变投射损失的光源点而大幅度地缩小可请求赔偿的间接损失范围,扩大不可赔偿的纯粹经济损失范围。我国损害赔偿法对纯粹经济损失的立法应采德国模式和法国模式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11.
范佳佳 《法制与社会》2012,(11):109-110
纯粹经济损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的一个现象,然而其在法学领域中却依旧是一个相当生疏的概念。对纯粹经济损失概念的界定实质上是对侵权法保护范围的合理界定。就目前国际上来看,法国法和德国法对于侵权法的保护范围分别采取了开放式和保守式两种类型,英美法采取的过失致人不予赔付的规则在当代受到了质疑并产生了诸多例外,而我国《侵权责任法》对侵权责任所保护利益范围的开放式规定使得纯粹经济损失得以包含于侵权法调整范围之内。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综合权衡各种保护模式之间的利弊,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确立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范围以及我国未来的立法选择方向,以期形成一种开放而富有弹性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纯粹经济损失在英国和其他普通法系国家的制度形成,以实际案例分析作为切入点,从比较法的角度讨论如何对纯粹经济损失进行认定和保护。随着社会条件和价值标准的转变,英国的侵权法对待纯粹经济损失的立场从早期的完全排斥和限制逐渐变为有条件的承认和保护。这尤其体现在质量缺陷和专家意见的案件中。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市场经济社会。一味从侵权法领域全部排除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似乎不符合侵权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趋势:侵权法保障的权益范围在不断扩张。  相似文献   

13.
黄静丽 《法制与社会》2011,(33):295-296
第三人纯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起源于英国,直到今天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是民事侵权行为法上一个争议颇多的领域。本文首先对第三人纯粹精神损害进行概念界定,然后分析了第三人纯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立法状况,并提出了立法意见,最后构建了适合我国的第三人纯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4.
凯尔森之《纯粹法理论》乃当世西方名著,其人更是西方诸学者眼中的“当今法学之领军人物”.然,读中国法家哲学思想,不必深挖,凯尔森的纯粹法基本理论便一一显现.因此,便将中国法家哲学贴上了西方实证主义纯粹法的标签.此举绝非借凯尔森以提升法家之当今地位,只缘实不敢给西方之法学领军人物“法家”之称谓,毕竟两者思想并不完全雷同.本文尝试着比较两者基本的法理论来论证中国古代法家哲学的纯粹性.  相似文献   

15.
张琪 《法制与社会》2012,(16):75-76
纯粹经济损失在各国的保护方式和处理技术并不相同。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各个模式的利弊,希望对我国立法和实践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福利社会与发展中的斯堪的纳维亚福利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各国致力于福利国家的建设已逾百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各国在社会投入水平和福利机构方面的巨大差异至今仍在,但是各国对于福利社会的可持续性的认可和公众对福利社会的高度承诺则是基本一致的.各福利社会有来自各方面的维系: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公司企业、家庭和自发组织的机构.不同的福利社会体系与它们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对欧洲各福利国家有着不同的意义,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福利制度.在20世纪最后十年里重建福利国家的痛苦过程中,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社会问题的争论热点.然而到目前为止,效率与平等之间的冲突大多得到了解决,在北欧五国都保持了福利政策的稳定.该地区独特的历史经验并不排斥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机构为了发展福利事业而积极推行普及政策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1934年凯尔森(H.Kelsen 1881--1973)的著作《纯粹法学》的诞生,从极端方面阐述法律实证主义的纯粹法学成为当代西方法哲学一个影响广泛而深远的重要流派。纯粹法学不仅适应经验科学的发展成为实证主义思潮的产物,其深受新康德主义影响的哲学渊源性也已为学界证实。而现象学作为同时期流行的哲学思想,其方法在法学领域中的影响和体现也应是可以想象的。从现象学方法看纯粹法学应有一番深刻的认识和新鲜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七十、八十年代是美国法学思想发生重要变化的时代,出现了一批在各个法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人,对西方传统的法学理论提出挑战。美国哈弗大学刑事司法研究中心教授唐纳德·布莱克(Donald Black)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布莱克1972年发表批判美国法社会学的权威塞尔兹尼克(P.Selgnick)的论文《法社会学的界限》并提出纯粹法社会学而成名;1973年  相似文献   

19.
20.
在次权力结构中斯特兰奇讲到了福利,把福利作为权力的来源和应用之一,这本身就否认了福利能够全球化这一想法。沿着她分析的思路,本文从制定保护法,资源转让,提供公共物品三方面探讨在全球化深化条件下斯特兰奇对福利全球化的观点是否仍旧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