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的工业框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一五”期间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对甘肃工业投入较多,初步形成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从“八五”时期开始,甘肃工业投资逐步下滑,工业发展滞后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对困难较大的老工业基地,国家要在技术改造、资产重组、结构调整以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国家要通过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里所说的老工业基地、中西部地区、西部具体是指哪些省份呢?所谓老工业基地,是指在计划经济时期依靠国家投资建设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相对集中的工业区域(城市),主要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中心)、西北老工业基地(以西安为…  相似文献   

3.
黄石市是我国中部地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具有3000年的开发史、100年的开放史和半个世纪的建市史,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服装新城”。新中国成立后,黄石作为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被列为国家“一五”时期60个和“二五”时期80个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形成了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拥有大冶钢厂等5家百年老厂和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等4家列入全国500强的企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胡锦涛同志在吉林考察时着重指出,振兴老工业基地“要切实做好打牢基础的工作”。我们体会到,老…  相似文献   

4.
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通过“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以沈阳、大连、长春、吉林、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曾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1965年,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的"三线建设"在贵州全面展开。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10万建设大军奔赴贵州高原,在贵州大地播下工业文明的种子,成为支撑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三线建设"时期,贵州建起了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军用电子业三大科研生产基地,夯实了贵州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基石。011航空基地、061航天基地、083电子工业基地——几  相似文献   

6.
刘一力 《党史纵横》2013,(12):13-16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实施工业化战略,在辽宁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项日。辽宁工业基地的开发建设,体现了毛泽东中国工业化战略思想的远见卓识。经过“一五”时期的重点投资和建设,辽宁工业基地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基础,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及其在辽宁工业基地的实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珍贵的历史遗产,对新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推动结构调整 加快富民兴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五”以来,广西抓住主要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时期将是广西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整个发展的全过程,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是促进广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一、工业兴桂,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广西区党委、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在国际国内区域分工的大格局中充分发挥广西区位及资源优势,以改造柳州老工业基地、培育百色新工业基地、发展桂林…  相似文献   

8.
唐日梅 《党史纵横》2009,(11):42-43
“一五”时期,以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契机,新中国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即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援建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的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做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大决策,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快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对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及其广大干部职工的亲切关怀,为哈飞这样的老国有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哈飞从建厂至今已经走过了51年的风雨历程。51年来,哈飞为中国航空工业、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特别  相似文献   

10.
田姝 《红岩春秋》2006,(3):25-26
1964年至1980年的三线建设,是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它遍及我国中西部地区13个省市自治区,横贯3个五年计划,在中国当代史上是一个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战略。它的发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以及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军事冲突,逐步实现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的转移,中共中央作出了“备战备荒”的建设大三线的重大战略决策。其重要步骤之一就是在中国广大的西北和西南部山区建设工业基地,特别是军事工业基地,以期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能够保存工业生产能力。而地处西南的重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较强的工业基础,很自然地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1964年9月,重庆地区三线建设规划小组成立。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用三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把重庆地区“建设成能够制造常规武器和某些重要机器设备的基地”,以及“以重庆为中心,逐步建立西南的机床、汽车、仪表和直接为国防服务的动力机械工业”的初步设想,规划小组于10月编制出《重庆地区三线建设规划》。该《规划》主要采取与一线相结合的方针,按照“分散、隐蔽、靠山”和“大分散、小集中”的原...  相似文献   

1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加快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步伐,实现全省经济“变快走为快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以“三创两建”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把农村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探索开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奠基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并曲折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提出并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李东旭 《奋斗》2011,(3):14-14,16
黑龙江地区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黑龙江省进行了重点开发建设,“一五”时期,黑龙江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省份。对黑龙江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  相似文献   

14.
《江淮》2008,(7)
2008年,合肥市拟投资40亿元建设科学城,打造总部基地、科研孵化基地,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示范区,通过5—10年的建设,合肥将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的人才聚集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以高科技为先导的信息产业,将在微电子、光伏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引领合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八五”功不可没 回顾我省电子工业的发展历程,主要是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六五”“七五”“八五”三个阶段。而成就最为显著的阶段是“八五”,这是我省电子工业历史上发展得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七五”末期,全省电子工业总产值基数为7.7亿元,到1994年工业总产值为12.12亿元,提前1年实现了“八五”翻三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全省电子工业总产值增加到  相似文献   

16.
我省制定颁发“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该时期文化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文化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完成“十一五”时期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赋予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省委八届四次、五次全会明确了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任务、目标和措施。“二次创业、振兴吉林”,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全局性中心工作。公安机关在振兴的大局中一定要立足本职,改革创新,求真务实,按照中央和省  相似文献   

18.
老工业基地的地位、作用及重点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老工业基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认识老工业基地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看待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革步伐?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于近日采访了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胡春力先生。下面发表的《老工业基地的地位、作用及重点任务》就是胡春力先生写给本刊的特稿。  相似文献   

19.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大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开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国有企业跨世纪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尤其对于振兴和发展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东北工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新的发展机遇 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一五”时期国家在吉林省建设了以一汽、吉化为代表的12项重点工程,逐步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吉林省工业经济格局。截止1998年末,吉林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1850户(其中大中型企业463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  相似文献   

20.
沈阳是国家“一五”歪“三五”时期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基本形成了以机械工业为主体、加工工业占主导地佗,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上业体系。凭借得火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规模宏大的经济存量优势以及实力雄厚的科技与人才优势,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