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和时代的先锋。习近平英雄观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民族英雄观与人民英雄观,其生成传承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英雄文化,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与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积淀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英雄实践。习近平英雄观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有利于弘扬英雄模范精神,增强政治认同;有助于发挥英雄榜样作用,提升公民道德修养;有助于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和增强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精神动能。  相似文献   

2.
周晨 《探索》2020,(3):179-192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新时代青年的英雄观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新时代青年的英雄观呈现"总体基本一致,以主流价值观为主""由多维构成,最认同道德品质和做事风格""基本具备情感和动机功能,具有榜样示范价值"的现状,以及"民族性""革命性""时代性""平民性""现代性""娱乐性""多元性"七个特征,并明显受到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多方重视针对性提高家庭教育的功能、全方位提升学校主阵地教育功能、高效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互补作用、努力拓展影视作品价值引领功能等四项建议,以期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英雄观。  相似文献   

3.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英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英雄,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形成了以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英雄观。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确立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深化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化阶段。新时代,赓续传承和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英雄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巩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地位,宣示党的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彰显党开拓创新的政党品格,提升党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梳理和概括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历史发展与时代价值,对于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推进关于英雄的工作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同志既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最受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又是充满英烈情怀的人民领袖,在敬畏人民、敬重英雄,传承革命先烈精神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相结合,形成了深厚的人民英雄观。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说:"谁能够在惊愕之中保持冷静,在盛怒之下保持稳定,在激愤之间保持清醒,谁才是真正的英雄。"作为领导干部,难免会遇上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和突发事件,能否处变不惊,镇定自若,沉着应对,是领  相似文献   

6.
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牢牢把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西藏高校作为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必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贯穿"五个认同"教育,帮助大学生们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是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探索》2020,(2)
英雄文化关乎国运民气,至关重要。中国古典英雄观念的内涵在于智勇双全、文武相兼,西方英雄观念的内涵在于天授神性,二者的碰撞形成了中国近现代英雄文化的混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代提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并将其上升为"人民英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观与英雄文化一度面临消解、诋毁英雄的不良社会思潮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弘扬英雄文化,习近平关于英雄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英雄谱系和英雄内涵,提出了忠诚、执着、朴实的新时代英雄鲜明品格。  相似文献   

8.
李旭阳  颜建国 《求是》2014,(6):36-38
<正>英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英雄共同的历史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是孕育英雄、激发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感情与国家意志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土壤与内生力量。没有英雄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缺少英雄文化的国度和民族是诞生不了英雄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英雄文化的强弱兴衰,对人民信仰、精神面貌以至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都有重要影响。英雄文化的衰微绝不是好事情。中华民族历史上灾难深重,命运多舛,在  相似文献   

9.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七一"前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见了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  相似文献   

10.
代金平  卢成观 《探索》2020,(2):183-19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英雄及英雄精神作高屋建瓴的讲话,多次强调英雄精神的重要性,为我们捍卫和传承英雄精神提出要求并指明方向。新时代英雄精神具有中华传统文化英雄观、经典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深厚文化底蕴,产生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伟大实践、五四运动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实践。新时代英雄精神彰显着独特而深厚的理论价值,从本质论上看,新时代英雄精神具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质;从功能论上看,新时代英雄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行的强大力量;从整体论上看,新时代英雄精神蕴含历史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正平民情结和英雄情结可以说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具有的两个情结。毛泽东的平民情结折射出他那宽广的胸怀和朴实的情感,主要表现在他的树平民观和做平民事。平民情结可以陶冶情操,本色做人,为民服务。英雄情结则凸显出他那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主要体现在他的树英雄观和做英雄事。英雄情结可以鼓舞斗志,开拓进取,永无止境。毛泽东真真切切的平民情结和轰轰烈烈的英雄情结被演绎得风生水起,二者之间的水乳交融催生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侯志平 《世纪桥》2010,(4):38-41
<正>一个没有大英雄和在大英雄领导下的众多英雄的民族,就一定会是一个遭人凌辱,受人压迫的民族。反之,这个民族就一定会是一个强盛的,不可战胜的民族!何延川,1912年3月出生在阿城县新华乡何家窝堡屯。192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哈尔滨特立第一中学读高中。  相似文献   

13.
青年是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关乎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在校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源的储备,无疑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坚持到底,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新一代共产党员能否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继承和发扬我党优良传统和作风,与时俱进,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是解决民族问题精神力量的核心。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必须引导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必须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必须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紧密团结各民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不稳定因素也在显著增加。新疆高校学生作为特殊群体,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基本内涵出发,探讨了新疆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并着重指出了自治区高校在实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对维护新疆稳定和促进校园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大学生渴望在理论层面上解释他们所面对的种种问题,渴望认知自然、社会、人生和自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实践的规律和特点,在新形势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院校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民族院校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进"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是民族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7.
来湖北抗疫前线采访,我几乎天天都有眼睛湿润的时刻。我大学同学曾经说过":我不是君子,但靠近君子。"我要说,在庚子年春天,在湖北黄冈、武汉,我不是英雄,但我靠近了英雄,每天被英雄的事迹感动着。如果说武汉是这场疫情的中心,那么中心的中心,就是金银潭医院。作为武汉市传染病专科医院,这里是最早打响这场全民抗"疫"之战的地方。在与死神较量的正面搏击中,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拖着身患"渐冻症"的病体,还要默默承受妻子也感染新冠肺炎的巨大打击。来武汉,我一直想见张定宇。  相似文献   

18.
<正>不久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国家对待英雄的态度。习近平同志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当前,一些人对英雄不尊重,一些文艺作品、网络文章存在亵渎英雄的不良倾向。比如:有些网络文章用想象代替事实,  相似文献   

19.
胡汉民不仅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追随者、宣传者,也是早期三民主义的创立者和践行者。反清与反帝国主义侵略相结合的民族观、推翻清政府与建设民国并举的民权观和主张"土地国有"和"节制资本"同步的民生观是胡汉民早期三民主义的主要观点。研究胡汉民早期三民主义观的内涵、产生对了解三民主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军人生来为战胜。用什么去战胜?靠武器装备,靠战略谋划,更靠意志和精神!拿破仑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无论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无论武器装备多么先进,人总是战场上的主角。官兵精神状态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战斗力的强弱。历史早已证明,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英雄和英雄主义精神,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