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决定军事.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 1950年12月上旬,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接近尾声,"联合国军"在东西两线遭到志愿军的沉重打击后,被迫向"三八线"实施总退却.志愿军则乘胜追击,以第39、第40军各一部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一道收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临时首都平壤.此时,敌人营垒内部笼罩着一派失败情绪,英、法等国和美国在战争看法上存在严重分歧.作为美国帮凶的印度等13个国家向中国政府抛来看似"善意"的"橄榄枝",称中国如果宣布不越过"三八线"的话,则将得到他们的欢迎和道义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1950年11月,志愿军第五十军进行渡海攻岛作战,先后攻占艾岛、炭岛以及大、小和岛等10个岛屿。志愿军第四十军向新兴洞的"联合国军"发起冲击。志愿军第六十六军突破"联合国军"阵地后向"三八线"出击。志愿军第六十七军某部四连顽强守备在月峰山上。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官兵以"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坚强决心坚守在  相似文献   

3.
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某师将7000余人。70余门火炮潜伏在距敌前沿匕0米至300米地域一天~夜后,仅5分钟就一举突破麦克阿瑟自诩为"铜墙铁壁"的"三八线"防线,创造了战争史上一大奇迹。11950年12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遭志愿军连续打击后,撤至"三八线"及其以南地区,纠自吁美、英、韩军等13个师另2个旅,约34万兵力,在朝鲜半岛"三八线"25O公里正面、60公里纵深筑起A、B两道基本防线。在B防线以南至北纬"三七线",还准备了C、D、E三道机动防线。麦克阿瑟称之为"生命线",并下令:"决不后退~步",'"以尸体做阵地,与阵地…  相似文献   

4.
1951年1月,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军发起了第四次战役,一举突破了“三八线”,在敌纵深内围歼敌1.3万多名,敌人纷纷向南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我志愿军乘胜追击敌人,1月4日解放汉城,8日进至仁川、水源、金良场里、利川、横城.之后,我军就地占领有利地形,构筑防御工事,转入了防御.  相似文献   

5.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第116师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将7500余人、70余门火炮潜伏在距敌前沿150米至300米的地域一天一夜后,仅5分钟就率先突破麦克阿瑟自诩为“铜墙铁壁”的“三八线”防线,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1950年12月,以美国为首“联合国军”遭我志愿军连续打击后,撤至“三八线”及其以南地区。麦克阿瑟纠集了美、英、韩军等13个师另2个旅,  相似文献   

6.
1953年7月27日,经过三年多的艰难战斗与谈判,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终于在板门店签订。其实在1950年底和1951年初,13个亚非国家和联合国曾先后两次提议停战,都遭到了中国的拒绝。195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入朝,给"联合国军"以沉重打击。到1950年12月24日,中朝联军收复了朝鲜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领土。毛泽东认为,敌人有可能要求停战,但是,美国必须承认将其军队撤出朝鲜,  相似文献   

7.
第三次战役我志愿军胜利地突破敌严密防守的三八线。1951年元月4日,50军和39军攻克汉城,8日攻克仁川港。当先头部队进至汉城以南50公里处的水原时,彭总命令部队停止追击,固守已得阵地。这时炮兵第一师受命,第26炮兵团和27炮兵团继续留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我炮兵第25团奉命撤至铁原以西集结待命。团部驻球洞,我们三营营部(当时我任三营教导员)和炮八连于元月10日进驻巨文洞。到3  相似文献   

8.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9月,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以及南朝鲜军队在仁川登陆,随后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严重地威胁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在无苏联参战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派出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了打败美帝国主义疯狂的进攻,志愿军入朝后于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组织了第一次战役,并取得了首战的胜利。此次战役共毙敌15000多人,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了清川江边,初步稳定了朝鲜的战局。此次战役是志愿军出国第一次作战,也  相似文献   

9.
(五)突破“三八”经过军汉城突破“三八线”,进军汉城,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次战役的目标。“联合国军”在遭到志愿军第一、第二次战役打击以后,全线崩溃,被迫撤至“三八线”附近地区转入防御。此时,英、法等参战国主张战争在“三八线”停下来,但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决意重新考虑对朝鲜战争的军事战略和政治方针。在军事上,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部署了一条从临津江至“三八线”的总战线。将问个师另3个旅约20万兵力,布防在横贯朝鲜半岛250多公以正面、60公里纵深的防线上。将南朝鲜军为主设置在第一道防线上,“联合国军”设…  相似文献   

10.
敌军在“夏季攻势”及“特种混和支队作战试验”失败后,于9月29日发起新的进攻,即经过充分准备的“秋季攻势”。敌人“秋季攻势”的目的,是企图利用谈判这段时间向北越过“三八线”,占领我更多地区,谋求尔后的有利态势。我则针锋相对,用阵地战、持久战,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坚守在“三八线”到“三十八点五度线”之间的地区,寸土不让。于是,敌我之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阵地争夺战。  相似文献   

11.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军队,悍然进攻朝鲜,很快突破了“三八线”,我国沿鸭绿江一带的边防城镇居民遭到敌人空’军、炮兵的轰击,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在朝鲜政府的请求下,我国毅然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经过中朝两国军队并肩浴血奋战,终于把敌人赶回“三八线”以南,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和平。抗美援朝战争至今已近四十八年了,当时,我就在志愿军总部机要处工作,亲身经历了那血与火的战争岁月。英明决策适时出兵1950年7月,海南战役之后,部队正在休整,我在十五兵团工作。一天,突然接到中央军委俞令:…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疑问,通过探讨中国参战目标的复杂性、志愿军作战方针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盟国关系对中国决策的影响等问题,说明志愿军越过三八线作战是权宜之计,政治考虑是导致该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备战 开城是一座历史名城,又是一座古都,它在三八线的南侧,是通往南北的咽喉要地,其军事地位极为重要。1951年7月10日,敌我双方第一次确定和谈地点就设在开城。后因故改到三八线南侧属于朝鲜政府控制的板门店举行。一切迹象表明敌人要在西海岸登陆夺取开城的决心是下定了。毛主席给志愿军总部下达了:“东放西顶”誓死保住开城的命令。在这紧急关头,我团在四平市改装中苏式122榴弹机械化炮团后,奉命第二次入朝参战。于1952年12月30日进入西海岸开城防区,配属于54军。团部位于开城南约四公里处。我三营(当时我任三营教导员)部署于板门店与开城之间的南侧。我团自进入开城防区后,就开始进入到紧张的筑城备战工作中去了。经过近两个月的昼夜施工,不仅每个人都有了掩体和运动交通壕,而且大炮也都进了山洞。  相似文献   

14.
一管军号退敌一个营 这个“奇迹”,发生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的追击作战中。 1950年12月31日,三八线附近风雪交加,气温骤降。黄昏,我志愿军和人民军在西起临津江口,东至麟蹄的200多公里正面上发起第三次战役。“联合国军”的阵地被我军迅速突破。1951年1月1日,志愿军全线转入追击作战。当时,我50军第149师和39军第116师,分别向高阳和汉城方向迅猛  相似文献   

15.
打退敌人的“秋季攻势” 我志愿军在一线的6个军(六十四、四十七、四十二、二十六、六十七、六十八)中,有4个军的阵地遭到敌人9个师的攻击。敌人最先行动的是美军第三师的两个团,在100多门火炮和60多辆坦克的配合下,向我志愿军第四十七军阵地夜月山、天德山至大马里地段猛攻。防守夜月山的我军一个连,在我军炮火支援下与敌激战一天,工事被敌炮火全部摧毁,坚守主峰的一个排全部牺牲,  相似文献   

16.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彭德怀临危受命,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我随彭司令员一同入朝。我被指派为彭司令员机要参谋,并担任彭司令员与毛主席、彭司令员与斯大林的"指人译"。入朝同时,机要三科设立"彭台",专门负责中央与彭司令员之间的联络工作。按毛主席指示,志愿军总部设在大渝洞,随着后续部队入朝和我军在前线的节节胜利,志愿军总部迁至玉泉洞,再到君子里、上甘岭、空寺洞,第五次战役后驻在桧仓。我在朝鲜7年,共经历了五次战役,直至1957年随志愿军当年最后一批归国部队回到祖国。  相似文献   

17.
正第五章"这个后勤司令,你不干,谁干?"当面向党中央、中央军委报告实在太有必要了,我回去第四、第五次战役期间,是志愿军后勤工作最困难最艰苦的阶段。洪学智殚精竭虑。就在第五次战役准备进行到紧张阶段的时候,传来了三登仓库被美军飞机轰炸的消息。三登位于平壤以东、成川以南,是铁路沿线上一个比较隐蔽的小车站,也是志愿军后勤一分部库  相似文献   

18.
抗美援朝战争,彭德怀作为第一个打败美军的中国将军,享誉国内外。我曾是志愿军总部参谋,亲眼目睹了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的过程。临危受命,运筹帷幄,迅速扭转了朝鲜战局1950年10月8日,即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北进的第二天,由毛泽东提议并经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决...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三章"注意防空!"话音未落,一串黑乎乎的东西从天而降,落地后,一股股冲天的烟雾腾空而起按照自己以往的习惯,战斗结束后洪学智到战场实地走了一趟。他特别来到了三四三团的阵地。美军的炮火和凝固汽油弹已经将阵地翻了几个个,阵地周围的植被全部消失,只剩下东倒西歪的烧焦的黑色枯枝。尽管之前,他鼓励指战员们不要畏惧敌人的飞机大炮,但站在这片焦土上,洪学智深刻认识到,必  相似文献   

20.
陈辉 《党史博览》2012,(8):8-15,23
志愿军烈士知多少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的"抗美援朝战争馆",是展示志愿军烈士功绩的地方.笔者独自站立在"志愿军烈士墙"前,怀着崇敬的心情,凝视着墙上的数字. "志愿军烈士墙"的上方镶嵌着29个金光大字:"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英名和光辉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志愿军烈士墙"的中间花环中标明了志愿军烈士人数:183108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