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五日,红军总政治部主编的《红星画报》第一期刊载漫画《中共中央领导下红军的扩大》。漫画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标明是第二次全苏大会时的红军,大队红军分别拿着红一军团、五军团、九军团、三军团、二方面军、模范师、少先队、独立团、工人师等标志;下半幅标明第一次全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苑》2016,(5):37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二年十月十六日,《苏区工人》报第十期第一版发表署名寿昌的社论《扩大红军运动中,如何执行拥护和优待红军工作》,要求"各地职工都要领导群众组织收割队、伐木队等,实行优待红军礼拜六,以帮助红军家属"。同期第二版刊登漫画《帮助红军家属耕田》。漫画表现的是标明"工  相似文献   

3.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四年七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挺进白区,经福建长汀、大田、尤溪、谷口、水口,直逼福州近郊,占领罗源县城,受到白区群众的热烈欢迎。一九三四年八月十五日,红军总政治部编辑出版的《红星画报》第十二期刊载宣传漫画《抗日先遣队最近的胜利》,介绍北上抗  相似文献   

4.
“恢复红、白通商,红军采办货物前往洛川、鄜(富)县等地,六十七军有保护之责。六十七军入苏区办货,红军有保护之责。为临时保密起见,红军去白区办货,东北军  相似文献   

5.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三年七月八日,《红色中华》第九十二期第五版在通栏标题《纪念"八一"慰劳红军!优待红军家属》下,整版刊登纪念"八一"和慰劳红军家属的消息。其中,《兴国妇女热烈慰劳新编第三师》一文配发漫画《纪念"八一"慰劳百战百胜的英勇红军》。画面是群众挑着一担担慰劳品,大  相似文献   

6.
长情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四年四月二十一日,《青年实话》第三卷第二十期刊载阿伪的文章《以猛烈扩大红军来回答敌人的持久战》,介绍苏区各县扩大红军取得的成绩。文章插入题为《长情》的漫画,描绘了一幅送夫当红军的典型场面,一对苏区青年男女,依依不舍,含情脉脉,女青年拉着男青年的手,唱  相似文献   

7.
1933年7月1日,中革军委命令以红3军团(暂缺第6师)和红19师组成红军东方军,彭德怀任司令员,滕代远任政委,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率军入闽,并进军永安,留下红军标语"打倒屠杀工农国民……"署有"红军东进军9师27团2营2连(宣)"的落款,红军东进军这一部队番号,是否就是红军东方军?本文经考证,认为红军东进军就是红军东方军。  相似文献   

8.
正背景介绍1934年1月15日,红军总政治部编辑出版的《红星画报》第1期刊登漫画《对扩大红军运动的消极怠工分子给以布尔什维克的铁锤》。画面表现的是一位集官僚主义、消极怠工、机会主义等落后思想于一身、愁容满面的干部,被一记铁锤震醒。这是苏区扩大红军运动中一幅典型的宣传画,提醒苏维埃干部要打破头脑中的落后观念,为扩大百万铁  相似文献   

9.
正背景介绍1934年4月29日,《青年实话》第3卷第21期发表阿伪撰写的社论《在粉碎五次"围剿"的决战面前》,提出了共青团组织和团员在反"围剿"战争中应该主动承担的一系列革命工作。文章配发漫画《送郎当红军,革命要坚心》,鼓励女团员不但要送郎当红军,还要鼓励丈夫在前方安心革命。漫画俏皮生动,女  相似文献   

10.
为扩大闽中革命根据地,1934年1月3日,中革军委电令东方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滕代远攻打沙县城,红军很快就向沙县境内进发。当时正在福建坐镇指挥的国民党蒋介石正向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国民党得知道红军要攻打沙县城后,十分害怕,就派了三个特务到沙县城探听虚实。东方军军团保卫局得知这一信息后,就派覃士冕等12人组成侦察小分队进城搜寻特务。  相似文献   

11.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3年5月11日《红色中华》第78期第1版。该版刊发《河西红军的伟大胜利》《我方面军的不断捷闻》《湘鄂赣红军进迫岳阳》《义勇军抗日的胜利》等消息报道,配登"以胜利的粉碎敌人大举进攻来回答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标语。在报道中配有一幅《帝国主义在红旗面前发抖》的漫画。图中描绘的是一队全副武装的红军战士高举一面有五角星、党徽的红旗,持枪向帝国主义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2.
到底有多少红军指战员长征途经了青海班玛地区?以往的研究者有多种说法,主要有:1.青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的《青海历史纪要》中说:"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在朱德等同志的率领下......?7月下旬,红军左翼约5000余人"进入青海境内.2.格桑本?、朱永馨?发表在《青海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上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青海的情况》一文说:"红四方面军之一部"?,由骑兵数百作前导,步兵数千为后续,进鱼托沟,到达班玛县境.3.《红军长征经过青海果洛的一些情况》一文说:"九月初,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将近万人"长征经过了青海.4.张嘉选发表在《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6期上的《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青海再探》一文认为,"红二方面军进入青海的人数大约15000人."5.《红军长征经过青海果洛地区人数之考证》一文则认定,"进入青海省境的红二方面军人数应为18000人."6.张世华、索南发表在《西北史地》1992年第1期上的《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左纵队全部经过了青海班玛地区》一文,由于增加了长征左纵队中的四方面军部分,因而进入青海的红军人数就大为增加了:"左纵队经过青海班玛地区的大体人数……二方面军三个军约15000人,四方面军三十军、四军十师、十一师,骑兵独立师,西北局党校、红军总部,总部五局约10000人.总计约25000人."  相似文献   

13.
<正>背景介绍1934年4月15日,《青年实话》第3卷第19期刊载康林、光洲撰写的《苏区青年工人的生活和斗争》一文,用白区和苏区青年工人生活状况的对比,教育苏区青年珍惜苏区工人的幸福生活。文章配了素容作的漫画《白区青年工人过着奴隶不  相似文献   

14.
正刘少奇长期从事白区工作,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特派员,在天津指导过顺直省的工作,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指导中东路工人斗争,任中央职工部部长指导上海的工人运动,在东北领导过党的地下工作,为党在白区的工作立下不朽的历史功绩。1945年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刘少奇关于白区工作的理论和白区工作的实践作了高度评价:刘少奇是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三年年一月二十五日,江西省儿童局机关报《赤色儿童》第一版刊载李才连撰写的文章《宁都城市儿童热烈慰劳红军》,介绍在红军攻克白色据点赤面寨后,儿童组织起来热烈慰劳红军。文章配发漫画《热烈慰劳红军》。画面上是三个儿童举着小旗  相似文献   

16.
正背景介绍1934年1月15日,红军总政治部编辑出版的《红星画报》第1期刊登漫画《用列宁主义的铁拳粉碎一切机会主义和反动派别》。漫画中写着"列宁主义"的巨大拳头,象征着用列宁主义这一有力武器去消除机会主义、打击反动派别,使党和红军在列宁主义指导下前进。  相似文献   

17.
1933年3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共临时中央进一步推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决定把红一方面军一分为二,分成东方军和中央军,从福建和江西两个不同方向出击敌人。7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红三军团和红十九师组建东方军入闽作战。随后,彭德怀、滕代远等两度率领东方军主力攻占、解放沙县,使沙县成为中央红军开展东方战局的战略要地。尤其是1934年1月的沙县县城攻坚战,全体红军指战员英勇作战,歼灭了大量敌人,缴获了大量军事物资,扩大了政治影响,为扩展红色区域、巩固中央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东方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组建的一支入闽作战主力部队。它组建于1933年7月,结束于1934年2月,先后两次入闽。东方军两次入闽作战,由于在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左"倾错误的领导下,为粉碎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而作出的重大军事战略行动,以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并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它长期来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有关论著对它的评价也不高。近些年来,随着"申苏"工作的开展和史料的挖掘,确有必要对东方军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进行重新审视,给予客观准确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9.
李虹 《党史文苑》2013,(3):51-52
红军第四军主力1929年1月撤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前,形成了两份重要文件,一份是毛泽东起草撰写的《红军第四军布告》,另一份是红军第四军军党部编印的《中国共产党宣言》。这两份文件,在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的征途中四处张贴散发,对宣传中国共产党、宣传红军、宣传土地革命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笔者案前有一册尘封了83年的红军第四军军党部编印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正背景介绍1933年8月1日,《红色中华》第1版《庆祝八一完成工人师少共国际师!欢迎新战士开赴前方消灭敌人》专栏,刊登《中国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给中央警卫师(红军工人师)的祝词》《告少共国际师新战士》等文章,配发漫画《"八一"的光荣礼物》,用两队分别举着工人师、少共国际师红旗的红军新战士,大步走上前线的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