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好好     
老A应邀参加一次群众性演出,主办单位请他上台讲话,他激情万分,拿着话筒连讲了三个"好"。他说,一是活动主办得好,二是演员表演得好,三是会议效果好。我一听,确实有水平,但怎么老A的讲话都离不开"好"这个字呢?年底,老A来调研,他来之前,单位上上下下忙碌了一阵子。老A来的那天,先是看了现场,再就是汇报,最后由他提要求。  相似文献   

2.
巴丹 《前线》1993,(20)
教育之星北京顺义城关一中校长史树方是个老模范了。说他“老”,其实他才四十有三,正年富力强呢,所谓“老”,只是他老当模范。1989年,他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990年被评为北京市模范校长,今年金秋时节,他又一次被选为北京市优秀校长。  相似文献   

3.
众说周知,17世纪的英国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别说是英国首相,就是一般的议员也必须具有显赫的贵族身份。但是,他却是一个例外。他是一位医生的儿子,他的父亲曾经给英国首相老皮特看过病,治好了老皮特的风湿病。老皮特赐给了他父亲一个庄园,自此,他们家也成了一个小小的农场主。当然,这不是他成功的重  相似文献   

4.
“竹板一打都听好,我把老杨表一表。他是俺的贴心人,他是党的好代表。下地帮咱把活干,困难户收麦他掏钱。送油送面到门前,百姓有病他去看,用的都是自己的钱……老杨的事迹连着天,老杨的事迹说不完。”  相似文献   

5.
初次见面我是四川宜宾高县罗场镇人,罗场镇也是著名的编剧、戏剧家、作家阳翰笙老先生的故乡。算起来,翰老还是我的舅舅。听说他小的时候,我母亲常背他。因此,1952年冬我因公去北京时,欲见翰老一面,一叙乡情和亲情。由于经常在报上见到翰老接见外宾的消息,我便去东四条文化部找他。门卫打电话给他的值勤室,  相似文献   

6.
他从青春勃发到两鬓斑白,扎根山沟26年没挪过窝,退休之后仍然坚守岗位,为官兵服务。他就是北京军区某军械仓库退休军医高玉恒。一腔热情,让他毅然选择留在了仓库1986年初,部队精简整编,高玉恒所在医院被撤销,他被确定分流到另外一家部队医院。就在他打背包准备报到时,仓库老主任找到了他,希望他到仓库卫生所工作。原来,老主任的女儿也在这所医院工作过,平时从女儿口中得知高玉恒是个业务能力很强的好医生。面对老主任的盛情邀请,高玉恒决定先到仓库看看再作决定。那天,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一辆破旧的"老解放"终于把他接到了太行山深处的仓  相似文献   

7.
封原,2008年受网络一段关于"80后"回忆视频的影响,产生了收集专属"80后"的老物件、老玩具的兴趣。这些老物件包括不倒翁、铁皮盒、变形金刚……现在他手里已有2000多件"藏品"。这些老物件在很多人眼里是"破烂",但是在封原的眼里却是一座"金矿"。从2011年开始,他专门在京津两地一些大型商场、购物中心、  相似文献   

8.
刘诚龙 《廉政瞭望》2010,(17):47-47
老领导故地重游,他叫我跟他四处转一转,每到一处则曰:这里是我力主开工的,或日:我主持的这工程不错吧,或说这是他独特创意。末了,老领导开玩笑说,你们现在享福啊,得给我颁一块建设者勋章才是。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总理有一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终其一生。在纪念敬爱的周总理逝世20周年的今天,我们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崇高道德风范,就要像他那样学习到老,改造到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0.
梁奎 《党史纵横》2020,(2):19-22
1963年寒冬的一天,毛泽东在散步时,突然对他的英语老师章含之说:“我还欠行老一笔债没还呢!”毛泽东口中的行老就是章士钊,章含之是章士钊的女儿。章士钊字行严,湖南长沙人,人们习惯地称他为行老。“也许行老忘了,这笔债,早该还了……”毛泽东为什么会向章士钊借钱?这中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翟雨佳 《先锋队》2013,(21):20-21
在信访室工作的这一年里,见过的上访人,可谓是形形色色,有的人早已想不起长得什么样子,但有一个老上访户的身影从未离开过我的视线……初识老上访户那是我上班不久的一天,信访室来了一个老人,其貌不扬,手里拿着几卷材料,吵吵着要反映问题。我给他倒了杯水,请他坐下慢慢说。我把他说的一项一项做了登记  相似文献   

12.
退休干部勾福禄是一名有着53年党龄的老党员。1996年,他从天津石化长丝厂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退休后的生活该怎样过才更有意义?勾老想,作为一名老党员只有融入党的事业、融入社会,为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作出新贡献,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新的升华。他常说:“人老思想不能老,紧跟时代发展才能不掉队,  相似文献   

13.
荐贤者贤与荐贤者私赵化南最近一位朋友向我诉苦:说是他的一位老领导,过去曾向组织部门推荐过他,说过他许多好话。在他的职务提升以后,这位老领导已经退休。一次,这位老领导提出让他高抬贵手,对其孙子的提升、住房、晋级诸方面给予“优惠”,因其孙子在单位形象不佳...  相似文献   

14.
师傅     
他是川剧名角,退休后,深居简出。那天,他到偏僻的城北公园散步,被一位老票友认出来了。"大师,现在那位表演变脸的年轻名角,居然被捧为变脸王哩!在我们老戏迷的心中,您才是真正的变脸王!""我的雕虫小技不算什么,要论变脸,"他指着柜台上电视新闻里的一个人,压低声音说,"他才是师傅呢!"老票友望去,电视里的那个人是副县长,正在慷慨激昂地演讲反腐倡廉。  相似文献   

15.
一个普通警长的情怀鲁京俐其实,他并不老,才36岁。可他早早便稀疏了头发。他做任何事都是心细如丝,责任心极强。于是,无论是所领导还是年轻警员,大家都叫他"老'褚"。他是太原市公安局北城分局尖草坪派出所的一名警长。脱下军装穿警服,他还想当好一个兵。198...  相似文献   

16.
老惯个子不高,估计不到1米6的样子。身型也不魁梧,属于山区农村人干瘦精细的类型。相比面庞不大的脸型,老惯的两只眼睛显得比较突出。而更为突出的是,他的两个腮帮子,在我记忆中,多数时候都是鼓得满满的、圆圆的,似乎稍不注意就会从脸的两边掉落下来。当然,老惯的腮帮子至今都没有掉下来,因为他要靠它们吃饭。老惯是个吹唢呐的,马蹬坝大队的所有人家,谁娶媳妇或嫁女,"嘀嘀嗒嗒"的唢呐一响,整个大队的人都知道,这是老惯和他的兄弟队伍来了。  相似文献   

17.
钦安同志是我省的一位老党员、老干部,是我们尊敬的老领导。他的逝世,是我们的一大损失。现在大家痛惜地追忆他、深切地怀念他,可见他对革命贡献之大、精神感人之深及他的品德教育意义之久远。正因为如此,当北京的裴丽生、龚子荣和太原的卫逢祺、赵雨亭、朱卫华、韩洪宾、王绣锦等一些老同志提议编辑出版《郭钦安纪念文集》时,得到了广泛的响  相似文献   

18.
“人虽离休,但思想不离休,精神不离休,学习劲头更不能离休”,这是原辽阳市人大主任,现任市老科协会长江波的的座右铭。自1993年8月离休后,他心系群众,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老共产党员、老干部的衷心赞誉,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老干部的精神风貌。每年一度的市人代会,江波都积极参加,主动联系代表,了解情况。在市人代会召开前夕,他认真阅读市人大及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加入老科协组织并担任老科协会长以来,积极组织协会成员开展调查研究。他们围绕振兴老工…  相似文献   

19.
想起老支书     
想起支书老武就有冬日里走进火炉的感觉,心里暖暖的。 老武并不老,毕业时才30岁,在我们教育管理班的29名同学中还算是“少壮派” “老”,是他的姓,“武”是他的名。第一次班会上,班主任宣布:“请××中学的老校长老武同志临时做我们班的党支部书记兼班长,待大家熟悉后再正式选举支委和班委。”所谓××中学,其实是苏南一所颇有名气的学校,所以大家都认为“老校长”一定很老,没想到站起来给人家鞠躬的竟是个笑呵呵的年轻人,年轻得让大家吃  相似文献   

20.
马拉 《红岩春秋》2014,(5):41-45
正李德益大儿子李方荣,正在家里书房的桌上,用父亲传给他的那种漂亮字体,给朋友写一幅"老来不生气"之类的书帖。李方荣今年65岁,父亲当年因病逝世时,正是他这个岁数。他说:"1986年我碰到苏葆桢,他说他认识我父亲;老书法家徐文彬,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在重庆,认识和晓得我父亲李德益的人,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