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劳研 《工会博览》2003,(23):43-46
集体谈判自19世纪初在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以来。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经历了萌芽、立法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遍推行等多个阶段。现在,集体谈判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曾经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技发展是推动世界发展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动力。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地影响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其中发生于20世纪中叶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创新程度远远超过以往全部时代的总和(关于科技革命的次数,有不同的说法,大多数人认为存在二三次,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无产阶级"联盟"思想,指出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自身团结统一和争取同盟军的重要性。列宁创制了统一战线术语,丰富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政治联盟的内涵。斯大林在二战时期同英美等国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扩展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范围。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策略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中国化的统一战线内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政治优势,实现了从阶级联盟到非阶级联盟,从团结朋友、孤立敌人到大团结、大联合,从革命策略到治国方略的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4.
德国社民党是德国最古老的政党,自19世纪60年代起发展至今,曾经是德国最大政党,并有过连续执政11年的辉煌经历。然而在2009年9月的联邦大选中,这支老牌劲旅遭遇惨败,仅获得23%的选票,是该党自1949年以来最糟糕的选举记录。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近期社会民意调查显示,德国社民党的民意支持率已降至不足20%的历史新低。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共产党重新建立,至今已经走过了15年。乌共既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左翼复兴,又经历了自2002年以来,特别是"橙色革命"之后的选民流失、颓败趋势突显的局面。面对严峻的局势,乌共详细分析了自身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恩格斯通过对工业化以来德国经济、社会、工人运动等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及政治制度的特点的考察和分析,形成了关于德国工人运动的思想,即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和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德国工人运动开创的新的斗争形式——议会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国际工人运动树立了榜样;但是,这种斗争形式是暂时的策略,不能使德国建立起共和国,更不能使德国"长入"社会主义;德国无产阶级不能放弃革命,不能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在新的条件和环境下,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应该会最先发生在军队.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人运动和德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验证了恩格斯关于德国工人运动的论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学术界围绕所谓恩格斯政治遗嘱展开的对恩格斯的国际工人运动理论乃至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误解或歪曲.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视野下,建立政党、夺取政权、探索建设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追求自身解放过程中演绎的三部曲.150年前的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建立新社会、新世界的历史首创精神.迄今,公社的原则和精神依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而得到继承和...  相似文献   

8.
"革命"话题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密不可分,因此,应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作为历史的"革命",因为革命首先是20世纪中国人所经历的历史。其次,革命作为一个热议的话题,有助于我们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当今的现实。此外,严肃而谨慎地运用革命的思想、理想和实践,开拓了20世纪中国和当代中国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最后,革命印迹仍存在于当今中国的社会组织和精神文化上。  相似文献   

9.
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民粹主义先后形成了三波民粹化浪潮,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波和20世纪50年代的第二波民粹化浪潮都没有对世界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发生在21世纪的第三波民粹化浪潮在欧美发达国家强势崛起,推动了一批具有民粹化倾向的政治强人在政治舞台上崛起,代表着大众反叛的呼声,已形成一股巨大的政治力量。第三波民粹化浪潮是一系列因素的综合效应释放,包括现有治理体系失败、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分化和等级化趋势,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催生的大众动员等,这将对世界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历史学家С.В.丘丘金[1]С.В.丘丘金为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政治、历史研究.有许多论著,如2001年的<是谁?极力引导俄罗斯向何处去?>,其中的第六部分:<在20世纪初社会主义者主导俄罗斯向何处去?>;2002年的<孟什维主义:历史的一页>;<"祖国史"十年杂志>收录了他从1995-2005年的多篇论文,主要研究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政治历史问题,重要内容有革命的历史,以及社会民主工党的历史等.在其著作:<格·瓦·普列汉诺夫--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命运>中介绍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思想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始人之一格·瓦·普列汉诺夫的一生及社会政治活动.作者引用了大量原始文献,就普列汉诺夫关于俄国革命的思想,其中关于俄国革命的发展道路及方法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普列汉诺夫关于俄国革命战略和策略当时不被接受的深层原因.该作品是苏联解体以来俄学者对普列汉诺夫的重新认识和评价中的重要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1.
希腊共产党是一个十分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20世纪80年代以来,希腊共产党先后提出社会政治变革阵线、反帝反垄断民主阵线与工人和人民革命阵线,并在议会斗争和群众斗争中积极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也留下了不少经验教训。希腊共产党对联盟组织形式的探索,反映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对国内外形势的积极应对和调整。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始于19世纪初。自20世纪以来,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倍受教育理论界与实践者的双重关注,期间经历了单一的学术诚信教育期、广泛的学术诚信教育期和成熟的学术诚信教育期三个阶段;呈现出学术诚信教育理论与学术诚信教育实践相结合、教师学术诚信教育和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相结合、学生学术诚信自治与学校学术诚信治理相结合三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井田制既承载着历史记忆,也是儒家不断阐释的理想制度。清代经学家崔述较为完备地论述了儒家井田制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圣人之法、先王之制和后儒之论三部分。近代以来,思想界不断对井田制进行重构。19世纪末,康有为提出井田制是孔孟托古改制的创作,也是未来大同社会的主要制度。20世纪初,梁启超、孙中山、江亢虎等都认同井田制即社会主义。20世纪20年代,胡汉民等将井田制看作原始共产社会,胡适则认为井田制是乌托邦理想。20世纪30年代以后,蔡和森、郭沫若、吕振羽等马克思主义者将井田制看作决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制度。近代思想界对井田制的重构过程,可以说是对其儒学内涵的消解过程和对其共产主义内涵的再发现过程。作为历史记忆,井田制也是近代思想家建构国家观念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逐渐表现出对经济危机的相当程度的调节能力 ,这种调节能力成为资本主义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希特勒式反危机模式的被唾弃最终使新政式的渐进改良成为资本主义克服危机、进行自我调节的首要选择。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促使资本主义适时改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宏观调控理论的不断完善有效地指导了资本主义克服危机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国际政治研究》2002,(1):114-114
国际机制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因其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的解释力而称誉国际关系理论界。世纪之交,随着国际社会民主化、多极化进程的发展,国际机制更成为各国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机制已经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关注热点。《国际机制论》为中国第一部系统而全面研究国际  相似文献   

16.
1999年以来,全球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这次大规模的反资本主义运动是第三波全球性的反资本主义运动,第一波是20世纪初由经典左派也就是老左派领导的,第二波是20世纪60年代由新左派领导的。当前第三波反资本主义运动有一个很大的缺失,就是阶级分析在这次运动中完全消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现在被很多人认为已经失灵。由于苏联的崩溃以及很多的反苏宣传,现在人们认为,这样的阶级分析以及对无阶级社会的追求只能带来专制和低效率。这是传统马克思主义者对当前的社会运动努力宣扬传统阶级分析却…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五一劳动节时期,美国有几百万人走上街头,反对美国政府新的反移民的立法。在整个国家,依赖移民工人的工商业像食品生产和加工的大公司嘉吉公司经营大受影响甚至很多部门不得不关门。2006年的“五.一”节期间的劳工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经历的最大的和最有战斗性的劳工运动。自从里根政府上台以来,美国精英对美国的进步力量的反攻已经快30年了,他们力图完全消除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取得的成就,这包括工资和生活标准、公民权利、医疗保障、妇女堕胎权利等等。而且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全球化导致美国很多工人的收入停滞…  相似文献   

18.
中越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越两国关系经历了友好、曲折、再友好的过程.近十年来,双方关系发展已趋正常.在新的时期,这种双边关系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有历史、地理以及现实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狂飙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亮点,但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反全球化运动也应运而生并呈现日益壮大的态势,发展成一种有组织、有规模、有强烈政治动机的社会运动.早在1999年6月七国首脑会议期间,反全球化抗议浪潮就席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大都市.此后两年,从西雅图到尼斯,从曼谷到热那亚,几乎每一次重要的大型国际经济会议或论坛都遭到大批反全球化示威者的抗议;从国际会议的场内场外到无处不在、无处不通的互联网,从报刊杂志到广播电视,我们都能听到日益高昂的反全球化呼声.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工党和新西兰工党在思想理论和纲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对全球化、市场经济和国家等问题也有了新的见解,同时对各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进行了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