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指出:"在毛泽东制定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对外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党领导人民逐步冲破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孤立、遏制、包围和威胁,有效地维护了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安全。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于1971年10月得到恢复。毛泽东还亲自开创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新阶段。到197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经有113个,这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西方对中国封锁禁运的局面开始被突破。这些都为后来中国逐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新中国前27年的历史中,不论是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走过的曲折道路、遭受的严重挫折,无不与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密不可分。在这27年中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毛泽东都是主要决策者。作为记录毛泽东这段历史的《毛泽东传(1949—1976)》(以下简称《毛传》),对这些重大事件都是用了重笔,以写出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它们是怎样发生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事件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它们在历史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毛泽东是怎样决策的,在决策过程中,他同中央其他领导人发生一种什么样…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传》对建国以来几个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新中国前27年的历史中,不论是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走过的曲折道路、遭受的严重挫折,无不与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密不可分。在这27年中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毛泽东都是主要决策者。作为记录毛泽东这段历史的《毛泽东传(1949-1976)》(以下简称《毛传》),对这些重大事件都是用了重笔,以写出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它们是怎样发生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事件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它们在历史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毛泽东是怎样决策的,在决策过程中,他同中央其他领导人发生一种什么样…  相似文献   

4.
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革命形势变化,不断总结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经验,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着关于新中国的构想。1947年6月之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和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认识和构想更加清晰和完善。自1947年10月10日提出"民主联合政府"口号至1948年4月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雏形,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逐步形成,并根据形势作出相应调整;自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建立新中国的"五一口号"至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逐步成熟,对国家基本制度作出进一步设计;自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结束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逐步定型并基本实现。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和设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经验总结,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传     
2003年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伟大领袖、共和国的开国元首毛泽东诞生110周年。为缅怀伟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撰写和编辑了《毛泽东传(1949—1976)》,并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毛泽东对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艰辛努力和历史贡献,以及在探索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历程。同时,也不讳言他的失误,并对当时的国内外历史背景和他作出决策的思考过程、失误原因,作了客观的叙述。 本刊从第本期开始,从《毛泽东传(1949—1976)》一书中节选部分章节连载,力图使建国后的毛泽东能活生生地站到广大读者面前,澄清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特别是对读者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毛泽东和他在新中国27年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年谱(1949—1976)》选载之一:听取国务院34个部门汇报与《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选载之二:在八大前后(中央文献研究室)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就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体会答《党的  相似文献   

7.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英文《Red Star Over China》),作者是被毛泽东赞为"老朋友"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斯诺于1936年6月初赴陕北采访,4个月后返回北平。1937年10月,他的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出版,立刻轰动了欧美各国,西方舆论高度评价:此书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现与描述,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震惊世界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揖美追欧"的辛亥革命试验西方式民主制度失败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的这一论断,契合十月革命后许多中国先进分子努力的共同方向,并不仅仅只有中国共产党人。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在《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也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  相似文献   

9.
正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逐步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构想。后来,又逐步确立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月12日,毛泽东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  相似文献   

10.
正1964年4月,军委总参谋部作战部的一份报告引起了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重视:中国工业布局很不合理,作为国家战略大后方的中西部地区基本上没有现代工业,一旦发生战争,中国将面临崩溃的局面。8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之后国务院根据毛泽东"要精心研究,逐步实施"的意见,分工部署三线建  相似文献   

11.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期间,一部首次以全景式地展示新中国的外交历史的电视剧《外交风云》,在观众中引发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这部电视剧以1949年新中国诞生为起点,以1976年毛泽东第二次会见尼克松、指明中美关系曲折发展的方向为终点,艺术化地勾勒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开创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杰出贡献,讴歌了他们为推动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使新中国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功。  相似文献   

12.
正关于叶剑英转述毛泽东一段话,在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六卷第649页中如是记载:(1976年)6月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同华国锋、王洪文、张春桥、汪东兴等谈话。毛泽东说:我一生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打倒了蒋介石,把蒋介石赶到台湾,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一件是胜利地进行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与此同时,《毛泽东年谱  相似文献   

13.
林木 《党史博览》2013,(3):F0002-F0002,F0003
<正>1963年3月2日,新出版的《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刊登了毛泽东的题词手迹。雷锋,1940年12月出  相似文献   

14.
戚斌 《世纪桥》2014,(11):17-18
"超英赶美"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在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形成的重要思想。毛泽东"超英赶美"战略的动因主要表现在于:走自己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化之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竞赛,依靠革命传统和群众热情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虽然毛泽东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但是从1956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的20年中,毛泽东在探索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许多论断与做法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毛泽东的政治民主论、人民本位论、公平平等观、社会安定论都带有和谐社会的思想,对我国当下改革、建设和创新,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目标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42年,针对文风不正的问题,毛泽东发表了著名演说《反对党八股》,明确提出废止洋八股、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文风,为我们党改进文风树立了典范。当前文风建设中存在形式主义、浮夸自大、陷入西方话语陷阱等问题,重温《反对党八股》,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定"四个自信",对建设优良文风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1956年初,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农业合作化和新中国农村发展历程中的一份重要文献,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对农业的全面改造思想。从历史演变和发展逻辑角度看,毛泽东对农村的全面改造,接续了他早年的"新村"设想和延安时期"组织起来"的区域农村治理实践,在新中国成立后又通过一五计划的全面规划形式将农业生产初步纳入整个国家经济计划之中。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提出了"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强调以合作化为中心,合作社为组织载体,通过规划实现对包括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基础设施、农村文化等在内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改造。与此同时,毛泽东还主持编写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试图通过对发展合作社基层经验的推介,使农村党组织改进领导质量和计划性,调动起农民的合作化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并从总体上明确合作化与农村的发展方向,以实现对传统农业的全面改造。毛泽东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包含社会革命、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三重维度,是一个使传统农业、农村实现全面改造与现代化的规划,反映出毛泽东关于农村全面治理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一卷记载:晚上,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等联合演出歌舞。柳亚子经毛泽东提议,即席赋词《浣溪沙》。随后,毛泽东步其韵奉和一首,题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  相似文献   

19.
正"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账整七天,三十晚上还没回还。大婶子给了玉茭子面,我等我的爹爹回家过年。"一曲"北风吹"拉开了歌剧《白毛女》的序幕。1945年4月,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次公演,演出盛况空前,观众中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该剧是中国新歌剧起步的一个里程碑。延安诞生新歌剧《白毛女》自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为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历程,提供了基本线索和重要材料。《毛泽东年谱》的主编逄先知、冯蕙指出:这部年谱为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和工作实践,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和经验教训,研究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史料~((1))。这样的评价,是切实的、中肯的。笔者在研究安徽省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