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缨 《唯实》2022,(12):4-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目标,把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作为抢抓发展机遇、提升城市能级的“先手棋”。  相似文献   

2.
林震 《前线》2022,(11):116-119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生态文明专章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题,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绿环生碳”四大举措,致力于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期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3.
常钦 《党史文汇》2022,(10):10-11
<正>2022年9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与成就有关情况。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有力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之一,就“推动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继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后,第一次系统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时间表。这一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宏伟日标,必将极大地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把中国带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肯定。"共生昭示了人类最文明、最具现代意味的合作关系与生存方式"[1]。和谐共生是一种要求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世界观,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方法论,同时也是人类社会遵循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  相似文献   

8.
黄敏 《前线》2022,(1):12-1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出发,按照美的规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与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思想一脉相承,体现出求生态之真、致生态之善和臻生态之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历史经验总结与反思的新现代化观,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习近平生态共同体理念的核心部分,也是生态领域贯彻人民至上原则的体现。21世纪是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和健全制度与法治体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夯实科技、人才基础,提供动力与智力保障,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动态认识而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在理论、实践、历史三重维度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但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仍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异化、法律法规尚存短板、思想认识偏差等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我们应赓续探索生态文明践行路径,从自然、社会以及二者的互联发展层面寻求实现共生大业的纾解之道,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本质是绿色现代化。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关键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立健全现代化的绿色经济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深...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相似文献   

14.
15.
<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正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个新征程是在吸取各国现代化经验基础上,继续走中国现代化之路。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对中国现代化的概括,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建区以来,贵阳市观山湖区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行动者。  相似文献   

19.
乡域县青德乡仲德村位于县城以南,气候适宜,素有全县“粮仓”的美誉。这里风景迷人,座座向色藏房犹如朵朵白牡丹绽放在田间地头,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棵棵参天大树和条条通村公路点缀其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H家新征程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