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红  唐越 《实践》2014,(7):24-24
<正>1936年12月,毛泽东在红军大学所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演说中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1948年1月18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决议草案《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又说:"当着我们正确地指出在全体上,在战略上,应当轻视  相似文献   

2.
李炼石 《党史博览》2018,(8):18-22,28
正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纪念活动,并参加随后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会上毛泽东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途作了乐观的判断,并号召国际社会爱好和平正义、反对侵略压迫的人民加强团结,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企图。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毛泽东这句话的思想内涵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3.
正不怕忙。忙,是一种精神状态,是成事的基础,是干事的表现。忙能使我们激发工作热情,远离职业倦怠,保持适度紧张,迸发超常活力。相反,人过于安逸,就会不思进取,思想懒惰,大脑退化,甚至可能闲出是非。从这个意义上讲,忙有利于个人成长、身心健康和社会进步。要不怕忙,在战略上藐视忙,在战术上重视忙,在内心中渴望忙,把忙当成历练的途径。忙不怕。忙分三种,一种是真忙,表现是"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由于工作任务重、节奏快、压力责任  相似文献   

4.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我们党就进行了坚决的对美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先后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等重大事件和重大斗争。在此过程中,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作出一系列有关对美斗争的重大论断,包括"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战略上要轻视它,战术上要重视它;美帝国主义"手伸得太长",成为"套在脖子上的绞索";美帝国主义制造国际紧张,反而使世界人民"得到教育,得到锻炼";要"破除对西方的迷信",去掉"亲美、崇美、恐美"病的影响;要善于"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不要着急",要"两条腿走路","用点脑筋,有所分析"等。回顾这些重要论断,对于我们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妥善应对中美关系变化、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具有积极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7,(12)
正"准备好了敌人可能不来,准备不好敌人就可能来。"这是1964年夏季毛泽东在听取周恩来等汇报战备工作时说的一句名言。在当时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下,毛泽东的这句话强调了战争准备和战略威慑的重要意义,反映了他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辩证法思想。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中国不会主动"走出去"挑起侵略战争,所以对新中国来说,战争只有一种可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不怕鬼”的论述,并指导编辑出版了《不怕鬼的故事》一书。在毛泽东看来,世界上存在很多“类似鬼的东西”,但越怕“鬼”越有“鬼”,不怕“鬼”就没有“鬼”。要想打倒“鬼”,必须在战略上藐视“鬼”,在战术上重视“鬼”。毛泽东“不怕鬼”的论述,对于鼓舞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行勇敢斗争、克服困难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影响,并传播到海外,使世界人民“得到一次教育”。重温毛泽东关于“不怕鬼”的论述,对于激励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有关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选择及胜利原因的分析,既是个历史问题,也是个现实问题;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1920年毛泽东的《致周世钊信》表明,要站在文明的高度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战略选择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1930年毛泽东的《寻乌调查》表明,要重视"关键少数"的底层日常生活经验对其政治理念与社会动员策略的影响;而1936年伪满洲国军政部顾问部的《满洲共产匪の研究》则表明,要学会借鉴他者乃至敌人的经验与智慧,回到历史场景,理解历史变迁。唯有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倒因为果"的现象,从而提升学术上的科学性、逻辑上的自洽性、文化上的亲和力以及政治上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正1949年6月26日,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等人的电报中明确指出:"应严格告诉杨得志,千万不可轻视两马,否则必致吃亏。"毛泽东连续使用了"严格告诉""千万不可轻视""必致吃亏"的严厉措辞,说明他对马家军的高度重视。联系毛泽东在电报中所强调的打两马"要准备付出数万人的牺牲"及后来的"打马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战役",都说明即使到了"秋风扫落叶"的战略追击阶段,毛泽东也从来没有轻视过作战对手,特别是马家军和白崇禧的桂系部队。  相似文献   

9.
“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所谓战争的主观指导能力,主要的是指战略决策与战术指挥上的正确与否。在攻打赣州失利后,毛泽东根据敌我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不仅作出了东征漳州的正确决策,而且在战术指挥上也是十分明智的。第一、集中优势兵力,在战术上以多胜少,这是红军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在作出东征漳州的战略决策后,为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作战,毛泽东一面电请周恩来速将当时尚在赣南信丰的东路军所属部  相似文献   

10.
李炼石 《党的文献》2020,(6):114-117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围绕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挨骂"、如何利用"挨骂"更好地搞好国内的团结和稳定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指出,先进的、正义的东西一开始总要"挨骂",敌人的"骂"有长期性、间歇性的特点。帝国主义反动派"骂"我们,"证明它没有办法"。党和人民的事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必然得到全世界广大爱好和平追求正义的人民的理解和善意。毛泽东强调,对待国际敌对势力的"骂"必须敢于斗争,要针锋相对、有理有据地展开批驳;要采用适当的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善于主动发声,"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要通过合理的宣传引导,利用"挨骂"来提高干部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持续增强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搞好国内团结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孔子思想与文王、武王、周公等一脉相承。由周初文献可知,孔子说"小人难养",并不含有轻视"小人"的意义,相反倒是反映出他对这一群体的重视。孔子说"女子难养",情况同样如此。孔子"难养"之语是从政治管理的角度,对"养"者即君子而言,本意是说对待"女子"与"小人"都应心存一份敬畏和戒惧。  相似文献   

12.
1939年3月18日,毛泽东在刚刚成立的中央社会部讲话指出:"我们要消灭敌人,就要有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的战争,一种是隐蔽的战争。隐蔽的战争,有战略的进攻,打入敌人的内心;也有战略的防御,保卫自己。要打败敌人,须内外夹攻,所以两者都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延安时期成立的中央社会部是党的情报保卫工作机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他们通过派遣大批情报工作人员深入日伪、国民党内部,成功获取了很多重要情报,同时,他们也充分运用各种情报工作手段,在电讯情报方面发挥了特殊的"打入敌人的内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早在红军改编的前夕,中革军委主席毛泽东已开始考虑红军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问题。1937年8月1日,他在致周恩来等人的电报中指出:红军的战略方针应是“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而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因此不能在战役战术上受束缚。只有如此才能发挥红军特长,给日寇以相当打击。”这是毛泽东首次就红军战略方针问题提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博览之窗     
正"敌进我进":毛泽东盘活中国抗战大棋局开辟敌后战场,是毛泽东在全民族抗战一开始便确定的一个战略布局。这个布局,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如何坚持抗战,实现战略展开的根本方向。所谓抗战,自然是敌人往哪里进攻,就在哪里抗击;阻击不了,便是退守。这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不言自明的战略布局。全民族抗战开始前,蒋介石即明确将逐步退守至黄河以南,粤汉线以西。这个战略布局,意味着华北、江南等广大国土将成为日军的后方基地。毛泽东正是在这个看起来顺理成  相似文献   

15.
正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结的"十大军事原则",如果用十句话全部讲出来,可能不容易记住。它的全文出自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的一篇报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但解放军将士们为什么能熟记于心?因为只要搞清每一条的出发点和核心内涵,就会一下子明白:条条管用、句句实用。第一条讲先打哪里,"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第二条讲先取哪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第三条讲作战目标,"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第四条讲如何使用兵力,  相似文献   

16.
过去流行着一种说法:“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都要反对。”这种主张以敌人的言行、态度作为判断是非标准的观点,现在有的同志认为是不对的。他们指出,敌对阶级对世界上各种事物的认识不见得都是截然相反的。一般说  相似文献   

17.
重视思想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建党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重视党的思想建设,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全党。在纪念建党92周年和党中央部署的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我们撷取了党的历史上十次重要的整党整风和学习教育活动,以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自述战场上的历险1964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外宾时说:"我打了二十五年仗,由于偶然性,我没有被敌人打死。"这里的25年,应该是泛指,其实是应该超出25年的,起码应该以秋收起义的1927年为起点。至于在这一较长的历史过程中,于枪林弹雨之间,毛泽东"没有被敌人打死",甚至也没有受到过较重的肉体损伤,也是基  相似文献   

19.
正毛泽东率领红军结束长征之后在延安进行整风运动时,身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他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在文化的军队中,最重要的是报纸和电台。毛泽东将拿枪的军队称为"枪杆子",将从事  相似文献   

20.
《前线》1960,(24)
(题目后面括弧内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真数)列宁主义万岁 —妃念列宁蔽生九十周年 ”,..··……‘·········……杠旗杂志编辑部(8 .1)中国人民革命胜利握脆的基本总拮 —为“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出版 而作··········一杠旗杂志编辑部(21.1)在战略上藐砚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杠旗”半月刊社输(l 9.1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介韶·············一(19 .25)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大革命胜利的旗帜 —庆祝“毛深东选集”第四卷出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