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筑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在领导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进程中,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不仅为英勇献身的中国共产党的将士题写了许多意义深刻的挽联(词),而且还从国共合作的大局出发。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不惜笔墨为一些国民党著名人士撰赠挽联(词),对他们的事迹和人生予以高度评价。毛泽东的这种特殊方式,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以他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人民解放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团结、争取国民党各方面人士所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挽联,一般是生者为死者题写的,以寄托生者的哀思和悼念之情。自挽联作为挽联的一种特殊形式,则是死者生前为抒发自己的情怀撰写的。而英烈创作的自挽联,更是别具一格,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们为革命视死如归的钢铁意志和压倒一切的英雄气  相似文献   

3.
<正>1942年3月6日,中国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浩在延安病逝。毛泽东同志为他题写了"忠心为国,虽死犹生"的挽联,并亲自为他抬棺下葬。鲜为人知的是,1930年至1932年,张浩曾在白色恐怖下的东北领导工人运动。即使身陷囹圄,他也不屈不挠,坚持斗争。  相似文献   

4.
挽王铭章1938年5月9日,国民党将领王铭章灵柩运抵武汉,各界群众万人迎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中央委员陈绍禹、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联名送挽联一幅: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挽范筑英1938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隆重举行国民党将领范筑英将军追悼大会.吴玉章和董必式联名送的挽联是:三友见精神:松体通,竹身真,梅花亦自清高,格高气苍,直到岁寒全晚节.  相似文献   

5.
正每次佩戴党徽看到上面刻着的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时,我就不禁想起与它有着密切渊源的张思德同志。1944年,张思德在挖窑烧炭时突遇坍塌事故,为救战友而壮烈牺牲,年仅29岁。毛泽东专门指示要给张思德同志举办追悼会,并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会上,他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高度评价了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张思德在他短暂的11年革命生涯中,  相似文献   

6.
1949年,协助程潜、陈明仁两将军举行长沙起义的爱国人士程星龄,来到中南海拜会毛泽东。在毛泽东的住地——丰泽园里的菊香书屋院内,程星龄见到的是,院内的十字路口处摆了两盆棕树、两盆无花果;会客室只有几张沙发和茶几,没有字画、古玩和盆花之类陈设;办公室里也只有一张很大的办公桌,上面堆满了文件、图表,办公桌一侧有两张沙发,一个大茶几上面摆着几部电话机。程星龄曾担任国民党要职,经常出入国民党军政大员家里,还到过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办公室和家里,哪家不富丽堂皇,豪华奢侈?而新中国的创始人、共产党的主席毛泽东的会客室和办公室,竟如此简单朴素,不禁使他大吃一惊。当时给他印象之深,数  相似文献   

7.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代表1000多人齐聚杨家岭大礼堂,以空前隆重的仪式和沉痛的心情,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追悼大会.逝者既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也不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抗日英雄,而是一位平凡、普通却又伟大的女性,她就是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周恩来、林伯渠、谢觉哉等中央、边区党政军负责人一起参加了追悼大会,并亲笔题写了挽联,对钟太夫人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对她朴实而光辉的一生表示敬佩和感激,感谢她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位英雄,感谢她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培养了一位杰出的领袖.  相似文献   

8.
辽宁日报自1954年9月1日创刊至今,先后用过三个报头.第一次用的报头,是黄欧东同志写信,我去东北局请林枫同志题写的.报纸出版后,有的同志认为报头写得不错,有的同志却希望有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报头.我们报社同志也希望有个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报头.本来,请毛泽东同志题写报头是能够办到的.用报社名义,给中央办公厅写信提出请求,毛泽东同志就给题了.1949年,我在齐齐哈尔黑龙江日报工作时,就曾这样做,顺利地得到毛泽东同志题写的黑龙江日  相似文献   

9.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8,(16):55-55
作为国民党军统所属监狱中的“大学”,息烽集中营是特务暴行的历史见证,也是共产党人、爱国人士英勇战斗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政治周报>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由毛泽东主编的国民党中央的机关刊物.此前,学术界对于毛泽东以该刊物作为阵地所进行的政治斗争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但是很少关心<政治周报>时期的办报经历对于毛泽东新闻宣传思想的形成所具有的关键作用.实际上,这一时期毛泽东处于中国政坛的高端前沿和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对于国民党新闻宣传的观察非常清醒,他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宣传报告>等文件,系统总结了国民党中央对于新闻事业的经验和失误,这为毛泽东党报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和理论雏形,毛泽东党报理论中的对敌斗争原则、真实性原则和党性原则等核心内容,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它的源头.  相似文献   

11.
报纸作为党的重要喉舌,是宣传和发动群众的舆论工具,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等都先后为许多报纸题写过报头,透过他们风格迥异的报头书法题墨,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而且更重要的是,追寻伟人们题写报头背后的故事,可以为我党留下一份珍贵的党史研究资料。为中国报纸题写报头最多的是毛泽东。他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以擅写狂草而著称的大书法家。毛泽东的书法,洋洋洒洒,气度非凡;或楷或草,各尽其妙。不仅字体气势磅礴,飞动流畅;而且潇洒隽秀,朝气蓬勃,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其中在建国初为《南方日报》和《广州日报》题写的报名,更是浸透着主席对新闻事业的拳拳关爱。  相似文献   

12.
王颖 《湘潮》2013,(2):6-9
1948年下半年,在中国大地上的两个主要政党都把“运送”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国民党忙于向台湾抢运大量黄金、文物等贵重物品,共产党则在毛泽东指示下将国统区和海外的民主爱国人士陆续接到解放区,共同协商建国大计。不同的“运送”,说明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也预示着完全不同的结局。  相似文献   

13.
资料卡片     
毛泽东大约于1944年后题写的横披“为人民服务”,应该是最常见的题词了。有人回忆说,毛泽东1948年11月30在西柏坡第二次题写《人民日报》报头时,就是从数纸墨迹中挑选了“中间小两边大”的一幅(即现在《人民日报》所用的报头),并且表示了对这一横式题写式样艺术美的肯定。现在可以见到的“为人民服务”的两件横披,就是典型的“中间小两头大”的式样,而且书写幅式和题写式样十分相似,所以一般认为两件墨迹是同时书写的。五字结体纵长,取侧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所创作的对联,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有喜联、挽联、风景名胜联、赠联、情趣联等,时间上从青少年直到晚年,超过半个世纪。从他创作的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光辉的思想、宽阔的情怀、革命斗争的胆略、策略、丰富热烈的阶级友情。同时他的对联又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潜心读之对于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大有补益的。 综观毛泽东创作的对联,从内容上分类,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1938年12月5日,《新华日报》社在重庆社交会堂召开了“一个空前的巨大集会”,悼念新升隆轮船在嘉鱼长江面殉难的25位烈士.2000多座的大厅座无虚席,还有2000多人站立在厅内外.300多幅挽联覆盖会场的整个墙壁和所有窗户,百多个花圈摆满了各个角落.引人注目的有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及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的挽联和国民党及政府要员林森、陈立夫、孔祥熙、孙科的花圈、各界各社团的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现在使用的报头是毛泽东于1948年夏初华北《人民日报》创刊前夕题写的。这个报头写得飘洒灵动,是毛泽东所书“毛体”向成熟期过渡的代表作之一。再将毛泽东为《人民日报》题写的报头前溯,可以发现,自解放战争渐渐接近全国胜利时,毛泽东的书法亦有相当明显的变化。创刊于1946年5月15日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第一个“毛体”报头,是集字而成的。当时,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在石家庄创办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张磐石任总编辑。从决定办报到印出创刊号,时间不足一个月。筹办期间,编辑部一方面电请远在延安的毛泽…  相似文献   

17.
报纸作为党的重要喉舌,是宣传和发动群众的舆论工具,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等都先后为许多报纸题写过报头。透过他们风格迥异的报头书法题墨,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而且更重要的是,追寻伟人们题写报头背后的故事,可以为我党留下一份珍贵的党史研究资料。为中国报纸题写报头最多的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18.
唐洲雁 《奋斗》2010,(3):6-7
<正>今天,重温60年前毛泽东同志视察哈尔滨时为原松江省委题写的"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写的"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写的"学习马列主义"等重要题词,备感亲切。这些题词,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毛泽东对当时松江省委、哈尔滨市委等的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而且蕴含着他对新中国经济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深入思考,历久而弥新。一、"奋斗"是毛泽东对我们党领导中  相似文献   

19.
赤石是崇安县属的一个集镇,在崇安城南十余里.抗日战争时期,一批被国民党当局关押的抗日志士在赤石镇崇溪渡口爆发了使国民党反动派为之震骇的暴动,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悲壮的篇章。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在江西上饶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法西斯集中营,残酷迫害被捕的新四军干部和从东南各省抓来的共产党员、抗日爱国人士。一九四二年  相似文献   

20.
1922年5月1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作出决议,将每年1月17日定为黄爱、庞人铨殉难纪念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称两人为“中国第一次为无产阶级而死的先烈”。黄爱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中国社会运动史的光辉一页。黄爱遇害牺牲后,获知噩耗的毛泽东极为痛心,两次为他主持召开追悼会,并题写挽联:“奋斗为终身,千古伤心是工运;取义拼一死,九泉含笑亦冤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