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焦裕禄为大家所熟知的,是他在河南省兰考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模范事迹。可是,焦裕禄在此之前的经历,很多人却并不清楚。2014年7月,"焦裕禄干部履历表"在大连的出现,引起社会强烈关注。经过大连日报社等多方努力,8月19日,这份焦裕禄亲笔填写的"干部履历表"得以入藏大连现代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焦裕禄是一个一心为民、干起工作不要命的"拼命三郎"。其实,生活中的焦裕禄是一个热爱生活、有情调、有气质、兴趣广泛的文艺青年。他幽默风趣,多才多艺,有很强的"文艺范儿"。焦裕禄的文艺才能在其从一个贫苦农民到一个优秀县委书记的蜕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穆青  冯健  周原 《共产党人》2009,(11):20-25
2009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45周年。重温1964年2月《人民日报》刊登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焦裕禄的光辉形象再次浮现在眼前……"1962年冬天,他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2009年4月1日,在河南调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专程赶赴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焦裕禄纪念碑,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向焦裕禄陵墓敬献花篮,并看望焦裕禄同志的亲属,与兰考县的干部群众进行座谈。与焦裕禄子女亲属围坐在一起,习近平亲切地询问着他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怀着焦裕禄同志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习近平动情地回忆说,"焦裕禄精神不仅影响着你们,而且影响了几代人。1966年2月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正上初一,政治课张老师念了这篇通讯,我们当时几次都泣不成声,特别是讲到焦裕禄同志...  相似文献   

4.
胡宗庆 《新长征》2015,(3):48-4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认真对照,见贤思齐,遵照"三严三实"要求,努力做一名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时代在发生变化,但焦裕禄同志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变。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5.
正重温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对照这面镜子,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带头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他严厉批评粗暴阻止群众逃荒的工作人员,"干部不能光看领导的脸色,还要看看群众的脸色";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些感人肺腑的画面,真实地书写了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  相似文献   

6.
张定超 《当代贵州》2014,(12):22-22
正我们要切实转变作风,经常深入群众中,真正了解他们"柴米油盐"的烦恼、"衣食住行"的困难和"酸甜苦辣"的倾诉……通过参观焦裕禄纪念馆、黄河故道东坝头以及聆听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主题教学,近距离感受焦裕禄生平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我感触很多,也深受教育。特别是在参观焦裕禄烈士陵园偶遇一位时任生产队长的群众也来缅怀,当问道兰考人民为什么如此怀念焦裕禄时,老人一句"因为焦裕禄书记对老百姓好"的回答令我思索万千,在那样艰苦的年代,焦  相似文献   

7.
《前线》2014,(5):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强调:"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落实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任务十分繁重,更需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以焦裕禄精神为强大动力推动首都建设发展。从1962年12月任兰考县委书记到1964年5月逝世,焦裕禄同志以一年多的短暂工作,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定格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3月17日来到他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习近平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只生活了短短的42年,却感动了几代中国人。时至今日,他还是一面镜子,让相当数量的党员干部汗颜。对于焦裕禄,大家知道的是他任兰考县委书记最后病倒在岗位上的事迹,而他在兰考之外的经历,人们知晓甚少。其实,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 《党建》2014,(4):1-1
正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5年前我到兰考参观了焦裕禄同志事迹展,今天来再次深受感动,引起心灵的共鸣。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  相似文献   

10.
焦裕禄是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身上所凝聚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等崇高精神,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内涵。焦裕禄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必须认真学习焦裕禄精神,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焦裕禄的家风,是焦裕禄精神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是焦裕禄家风中最闪光的遗产。一碗饭、一壶水也不能忽视在日常生活中,焦裕禄对妻子和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他对妻子说,不能收受别人的任何东西,不能占公家一点便宜。焦家子女多,  相似文献   

12.
李治亭 《新湘评论》2014,(20):40-40
50年前,年仅42岁的焦裕禄永远离开了我们,然而,他又永远鲜活地活在我的记忆里,50年来似乎没有真正离开过。 我的家西高庄村距焦裕禄家乡北崮山村只有5华里路,仅隔一个山头。我的老姑、嫂子都是他们焦家人,多次听他们家人满怀深情地讲过焦裕禄的故事。我几次回家参观过北崮山焦裕禄纪念馆,每次看到纪念馆中那座汉白玉雕刻成的焦裕禄同志的半身像,我都会想起50多年前与他促膝交谈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4,(8)
<正>捧读根据当年兰考县委档案整理而成的《焦裕禄在兰考的470天》,深深被焦裕禄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所感动。这部书以日志体的形式,详细记录了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发生的一个个感人故事,集中体现了焦裕禄精神深刻内涵,其中焦裕禄与群众广交朋友就值得好好学习。每个人都有朋友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的朋友都是普通百姓。他到兰考时,兰考县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为改变兰考面貌,他与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担当重任的县委书记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做政治的明白人;学习和弘扬焦裕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和凡事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做发展的开路人;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做群众的贴心人;学习和弘扬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做班子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4,(9)
<正>群众路线、焦裕禄精神,都是我们党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宝贵财富。党的群众路线是焦裕禄精神的思想基础,焦裕禄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现实生活中形象、生动、具有榜样引领作用的典型范例。"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是习近平同志2009年4月到河南兰考调研时提出的。今年3月,结合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习总书记又到兰考,深刻地阐述了焦裕禄精神的四个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4,(12):25
正焦裕禄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他同全县干部、群众一起,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虽身患肝癌,但忍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1964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学习焦裕禄同志忠心耿耿地  相似文献   

17.
正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只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却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感天动地的焦裕禄精神。当年他亲手栽下的一棵棵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在中原大地根深叶茂,茁壮成长,人们亲切地称其为"焦桐"。"焦桐"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是矗立在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调研时指出,焦裕禄同志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实就是让我们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将"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要学习他那种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电影里的"二把手"跟焦裕禄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博山县北崮山村一户贫农家庭,幼年辍学在家.1941年,焦裕禄的父亲因交不起捐税,被逼上吊自杀.1942年6月,焦裕禄被日寇抓到煤矿当劳工.1943年,他逃回了家乡,但因为没有"良民证",又被迫逃到江苏宿迁,给地主打长工.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纪念日。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工作了470天,他兢兢业业工作的身影被定格在四张照片中。其实,有三张照片是由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组新闻干事刘俊生偷拍的,焦裕禄本人并不知道。由于焦裕禄为人极为低调,所以他留存下来的照片并不多。这四张照片成为后人缅怀焦裕禄的宝贵影像资料。不久前,笔者有幸结识刘俊生老人,他讲述了焦裕禄这四张照片的来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