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湘潭县马家河村(今属株洲县)一片绿树葱茏的山坡上,有一座不大显眼的墓冢。这墓冢是当年毛泽东为了表示对他的一位战友的怀念之情而汇款修建的。墓碑上六个苍劲有力的嵌金字:“罗哲烈士之墓”,是毛泽东的亲笔题字。罗哲,湘潭人,1902年6月生。是毛泽东早年的革命战友。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长沙的毛泽东、彭璜等人,立即发起组织湖南学生联合会,举行全市性的罢课。当时,罗哲正在长沙高工读书,闻讯后首起响应,并担任学生联合会的代表。他在高工组织“爱国十人团”,创办《岳麓  相似文献   

2.
1952年冬的一天,一张来自洞庭湖畔的烈士画像送到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案头,正在伏案批阅文件的毛泽东,不禁吃惊地自语道:这不是蔡协民吗?顿时,毛泽东思绪翻滚,感慨万千,并在画像上深情地题上了两行飘逸遒劲的字:“蔡协民烈士遗像毛泽东题”。毛泽东的题辞,不仅浓缩了人民怀念烈士的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最好地诠释了蔡协民烈士那短暂而又辉煌的壮丽人生!蔡协民1901年12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考入长沙湘江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给段德昌烈士的亲属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段德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号烈士,这是一种崇高的荣誉,是党和人民对他一生革命功绩的最高褒奖。  相似文献   

4.
在广州"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的陈列室,近年新悬挂着一幅头戴大沿盖帽、身着戎装的烈士遗照,他就是1926年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农讲所")仅有两名广东籍学员中的一位——陈凤鸣烈士。为什么陈凤鸣的遗像直至近年才被陈列展出呢?这里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半个多世纪的寻觅20世纪50年代初,广州的文化部门开始进行对广州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词<蝶恋花·答李椒一>是名篇,传诵甚广.其中第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柳"是指李淑一的爱人柳直荀烈士 (1898- 1932).对柳直荀烈士的注解, 200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 110周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6年纪念毛泽东逝世 10周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其简历介绍虽基本一致,但在关键点上颇有差异: 1986年时说柳直荀是在湖北洪湖革命根据地牺牲,而 2003年时注明是在洪湖革命根据地被害.尽管语焉不详,没有注明是被谁人所害,但较之"牺牲"之说,似乎也算是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6.
1950年3月,一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名义,并有毛泽东主席署名,写有"周裕藩烈士永垂不朽"的证书送达平潭县流水盘团村。不久,福建省批准把烈士故乡改为裕藩乡,以永久性地纪念这位中共平潭地下党早期重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0月19日,是赵宝成烈士牺牲80周年纪念日。烈士故事是重要的红色革命资源。把烈士的故事讲清楚,是对烈士的最好纪念。赵宝成系中共早期革命家,1902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寨县三岔村,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中共山西省委领导成员、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北方局、上海中央局机要交通员。1932年调赴中央苏区,初任工农通讯社副社长,后经周恩来提名、毛泽东同意,出任  相似文献   

8.
谢文雄 《党建》2021,(1):64-65
1939年,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和政府决定将一位烈士的遗骸移葬于其家乡枣树坪。毛泽东先后两次为其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这位烈士,就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谢子长。谢子长,1897年生,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饱含着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挚友柳直荀烈士的热情讴歌和深切悼念,同时也道出了毛泽东与柳直荀烈士及他夫人李淑一的深厚的革命情谊。 毛泽东与李淑一的相识,要从杨开慧谈起。杨开慧的父亲杨怀中、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柳直荀的父亲柳午亭都是湖南的知名学者,彼此都有很深的交往。杨开慧跟柳午亭习武时曾住在柳家,柳直荀在长沙读书时也曾寄住在杨家。杨怀中当时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伦理学教授,其得意门生之一便是毛泽  相似文献   

10.
正"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代伟人毛泽东这首荡气回肠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饱含着对亡妻杨开慧烈士和挚友柳直荀烈士的热情讴歌和深切悼念,同时也充溢着对老友、柳直荀遗孀、杨开慧同窗好友加闺蜜李淑一的真挚情谊和真切关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共给李淑一亲笔写了4封信。其中第二封信为1957年5月11日所写,广为人知,影响最大,因其中"有《游仙》一首为赠",后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主席次子毛岸青逝世据新华社3月24日电毛泽东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的次子毛岸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3月23日4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决定将每年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在第一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我们不由得想起毛泽东同志的深情话语——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先烈的鲜血,洒遍了锦绣山河;亿兆后起的人民,表现了英雄气概"。本文介绍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特别纪念的一些先烈(含群体)。  相似文献   

13.
解放以来,彭公达一直是被各级政府肯定的烈士。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给其家属颁发了《烈士证》书,1953年4月,毛泽东也曾亲笔写信勉励其家属。但由于在旧政权档案内存有彭的“供词”,所以对彭公达究竟是烈士,还是叛徒,一直存有异议。为此,我们进行了详细调查、考证和认真分析,并写成此文,以澄清事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1,(9):33-33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一块一米高的花岗岩石矗立在墓前,正面刻着"毛岸英烈士之墓",背面刻着"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5.
正"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代伟人毛泽东这首脍炙人口、荡气回肠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饱含着对亡妻杨开慧烈士和挚友柳直荀烈士的热情讴歌和深情悼念,同时也充溢着对老友、柳直荀遗孀、杨开慧好友李淑一的真挚情谊和深切关爱。"一阕《蝶恋花》,主席寄深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共给李淑一亲笔写了4封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收录最多,有前3封信,《毛泽东年谱》也有记载。第四封信迄今没有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16.
柳直荀在土地革命时期。曾在湘鄂西苏区生活、战斗过两年多时间.他为根据地建设和红军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柳直荀在党内和红军中的职务,虽然不算很高,但他和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情缘。新中同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为纪念杨开慧和柳直荀两位烈士,写了一曲《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词,唱响华夏,使柳直荀成为全国著名烈士传颂闻人。  相似文献   

17.
赵凯 《党的文献》2005,(6):77-78
众所周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泽东为刘胡兰烈士的题词.但是,毛泽东曾两次为刘胡兰烈士题词,以及第一次题词已经散失的情节则鲜为人知,其中第一次题词的手迹已尘封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8.
博览之窗     
毛泽东荐人到中央文史馆未果 李淑一,烈士柳直荀的妻子。1957年,毛泽东为答李淑一所赠纪念柳直荀的《菩萨蛮》词,写下了著名的“我失骄杨君失柳”《蝶恋花》词。 1954年3月2日,毛泽东给其秘书田家英的信中提到一件事: 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生,年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北京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个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39年,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和政府决定将一位烈士的遗骸移葬于其家乡枣树坪.毛泽东先后两次为其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这位烈士,就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谢子长. 谢子长,1897年生,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投笔从戎、立志"以武装打垮旧世界...  相似文献   

20.
正在毛泽东故乡韶山正北偏西约300公里处,有一座小县城叫"南县"。1904年8月19日,在南县南洲镇火箭村诞生了一名男婴,他就是后来成为我军早期名将、29岁被王明"左"倾路线执行者冤杀、建国后被毛泽东誉为"共和国第一烈士"的段德昌。初次相见,段德昌给毛泽东留下深刻的印象1921年4月下旬,毛泽东以湖南省督学身份,与新民学会会员易礼容、陈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