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乡村振兴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产业不仅是职工增收的现实基础,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连队稳定的长效措施。当前,兵团第七师(以下简称第七师)全产业链发展缓慢、产业集聚效应较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机制不完善、人才匮乏和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瓶颈,需要进一步加快全产业链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着力,推进第七师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易地产业扶贫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补充,党的十八大以来,玉屏紧盯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把握省委、省政府将油茶作为全省12个农林重点产业之一的有利契机,紧扣市委、市政府推进铜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将油茶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全县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全产业链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放在了乡村振兴总要求的首位。建立玉屏油茶全产业链,实现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玉屏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鑫 《唯实》2021,(1):60-63
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坚持发挥乡村生态优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让生态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以"生态+产业"点燃乡村经济强引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加速产业振兴,助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产业生态化加快产业振兴之速。  相似文献   

4.
涿州市高官庄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具有悠久的耕种历史,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古有"幽燕沃壤""督亢膏腴"之称。近年来,高官庄镇始终坚持"党建立镇、农业强镇、和谐兴镇"工作思路,以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通过抓党建、强堡垒、兴产业、促文化、优环境,把基层党建融入乡村振兴各环节、全链条,以党建高质量提升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一、强堡垒,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坚持以筑强战斗堡垒、强化组织保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有力抓手。一是夯实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不断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作为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的核心,是贵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然要求,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性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贵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四新"主攻"四化"、促进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郭宗标 《唯实》2021,(1):82-83
近年来,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扎实下好乡村振兴全盘棋,尚庄镇耕地保护工作获得江苏省表彰奖励,该镇塘桥村获评江苏省首批农房改善示范项目。一、狠抓项目建设,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尚庄镇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鼓励乡贤、农村致富带头人为"三农"工作助智助力,为乡村振兴"赋能加码"。做强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7.
一、乡村教育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推力乡村产业振兴是支撑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也是乡村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旺则乡村旺,要想实现产业振兴,创新产业形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达到产业兴旺的目标,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引领是关键。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石,乡村教育的发展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良好的乡村教育能够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充足的具有技术经验的劳动力和高质量管理经营人才。  相似文献   

8.
正葡萄产业化规模种植和葡萄酒加工片区集聚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农业景观和产业基础。怀来县依托葡萄产业链开发乡村旅游,促进葡萄产业与乡村旅游业渗透性、融合性协同发展,乡村服务业与乡村旅游业配套性、关联性协同发展,拉长农业产业链,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带动乡村服务业,形成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乡村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黔东南州,农业肩负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第一担当,如何发挥优势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在"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推动下,黔东南州结合州内产业情况和资源禀赋,从顶层设计上布局谋划,围绕12个产业纵深推进。黔东南大地,处处涌动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后的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脱贫攻坚阶段,各级党组织带领群众不断攻坚克难,在贫困地区发展起一个个扶贫产业。  相似文献   

11.
省委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把加强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作为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抓手.2021年3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作出了将我省优质稻米、生猪等十大优势农业产业链予以重点支持的决定,由8位省领导挂帅"链长",成立专家团队和工作专班,制定了详细实施方案,成为全省乡村产业振兴的强...  相似文献   

12.
祁连县找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的融合点,把党建工作融入产业培育和生产经营中,通过延伸组织触角、强化组织带动、发挥组织作用,有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畅通,使党建工作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延伸组织触角,党建引领发展。注重在产业集群链中建立党组织,通过织密组织、部门联动、人才下沉的方式,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组织覆盖强发展。积极探索“党支部+产业党小组+群众”“支部联姻+党群结对+群众”的党组织建设,培育发展“党支部+专业合作社”189个,“党支部+电商”产业党小组46个,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产业发展优势、地区振兴优势,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3.
罗敏 《学习论坛》2020,(2):34-41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既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关键环节,又是推进城乡共生发展的战略行动。乡村振兴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的全面振兴:城乡产业共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城乡人才共享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城乡文化共融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城乡生态共治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城乡组织共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五重逻辑是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一种重新审视,它的本质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由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分离"迈向"城乡共生"。  相似文献   

14.
正"三基"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唐山市将乡村振兴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现代农业发展、乡村建设和农村改革等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市5480个村庄焕然一新,500万农民乐享致富硕果,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徐徐展开。4月22日,唐山市获评2020年度全省设区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一名。产业"定调",夯实成长根基在蒙牛乳业(唐山)有限责任公司巨型现代化厂房里,全自动化牛奶生产线一直保持高速运转。  相似文献   

15.
正贞丰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立足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产品"三驾马车",推动实现农村美、产业兴、农业强、农民富,确保全县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一是强力打造"一县一业",助推脱贫攻坚。依托"中国糯食之乡"金字招牌,将糯食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引进贵州巷诺糯食集团,投资7.5亿元,全产业链发展,在省内外开设"贞丰一品"糯食连锁专营店200家,实现糯食产业产值6亿元,带动1万亩糯稻,1万亩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要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实实在在抓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任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农业产业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因此,要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求链、完善利  相似文献   

17.
戴道昆 《理论导报》2024,(1):50-51+53
<正>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高质量金融服务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金融部门应以资金要素为核心,以金融活水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18.
李志刚 《前线》2023,(1):64-66
精品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延庆区坚持把发展精品民宿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抓手,在规划设计引导、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尝试建设精品民宿“共生社区”,通过因地制宜挖掘地域文化、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乡村民宿提质升级夯实基础,着力探索一条乡村振兴共建、共享、共赢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明确要求贵州要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为我们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支柱产业发展是产业振兴的关键,乡村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因此,对乡村支柱产业发展支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贵州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邱洪斌 《奋斗》2023,(1):38-4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文化振兴计划,为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佳木斯大学把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推进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上作出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