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竞争政治资源、对抗政治伊斯兰以及监督政府,是中东左翼政党与其他政党合作最主要的动机。动机之间的差别决定了左翼政党合作对象的多样性,动机之间互通的特性意味着合作可能是多重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合作能否成功取决于各方能否就国家民主化路径取得一致,能否正确处理党纲与党的生存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否克服政党分裂所带来的后遗症等,合作是否建立在多重动机之上则关乎合作的紧密程度。合作有利于维持左翼政党的生存和发展,有助于维护国家的世俗化发展道路,推动了国家的民主进步,但是也存在目标和方向迷失、对抗政治伊斯兰过于僵化、对中东社会主义运动贡献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左翼政党在摩洛哥历史悠久,是摩洛哥政坛最主要的力量之一,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力。当前,左翼政党在摩洛哥政坛的影响力呈下降趋势,这主要归因于左翼政党频繁的分裂以及体制内和体制外左翼政党悬殊的政策,使得它们无法形成统一的阵营。中东剧变之后,摩洛哥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对摩洛哥左翼政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挑战。转型时期,尽管左翼政党积极参与摩洛哥政治议程,但是仍未能有效挽回影响力下降的颓势。与政治伊斯兰的互动,是摩洛哥左翼政党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但两者关系不甚和谐,不利于摩洛哥民主化进程。如何处理这一关系,摩洛哥左翼政党尚需更多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中东革命之后,频繁的分化组合是埃及左翼政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与此相对应的是左翼政党的涣散以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边缘化,它们在议会和政府中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左翼政党的衰落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政党制度不够完善,普遍存在领导人专权、政党工具化等问题,并且未能解决政治基础日渐侵蚀的状况。其次,左翼政党在埃及关键议题和主张上前后矛盾的做法使之无法取信民众。再次,左翼政党对穆兄会等政治伊斯兰的错误态度不符合埃及的社会实际。最后,左翼政党的政治和经济理论也未能跟上埃及形势的变化。当前埃及左翼政党尚未能及时解决上述问题,未来发展仍然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4.
当前印度体制内的左翼政党处于受挫阶段,而体制外左翼政党则充满活力。21世纪印度左翼政党的未来发展面临着三个必然性的条件,包括世界政党的发展规律、印度民族国家的特性和印度政治革命斗争的规律,左翼政党只能顺势而为;与此同时,印度左翼政党有四个偶然性的条件可供选择,包括组织发展方向的制度化、主要活动平台、主要合作对象和主要工作议题。正确处理上述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条件是21世纪印度左翼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当前,西欧激进左翼政党表现活跃,但其内部构成十分复杂,有待进一步廓清。基于政党党纲数据库进行定量分析,可以从意识形态诉求、社会群体基础和组织结构类型三方面评价、分析西欧激进左翼政党。自全球经济危机以来,西欧激进左翼政党的诉求逐渐激进化,与"失意者"不断结合,并努力探索、建构不同组织形式。如要获得持续发展,西欧激进左翼政党还需解决多元诉求与有效联合、支持群体与政党功能、现实批判与制度建构等诸多二元难题。  相似文献   

6.
中东欧左翼政党是集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党为主要组织类型的政党族群。自1989年开始,左翼政党开始以新的政党组织形态正式登上各国政治舞台,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唯一与右翼政党相抗衡的政治派别。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左翼政党经历了组织危机、制度适应、左右轮换与总体低迷的阶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与政策主张。受社会主义历史遗产等因素影响,在当前整个欧洲左翼颓势明显,民粹主义、极右翼等极端性、反建制政党普遍崛起的背景下,中东欧左翼必然会维持相当长时期的低迷状态,处于一种党内分歧、党外多变的复杂环境中。左翼政党未来的复兴之路取决于它们能否通过改革适应新的政治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拉丁美洲是发展中国家实行政党政治较早的地区。目前在拉美33国国内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党大约有150多个。这些政党大致可分为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基督教民主主义政党、新兴民族主义政治组织、左翼政党、其他民族民主政党等五种类型。拉美政党国际交往活跃,重视党际联系,大部分党分别参加了地区性或世界性政党组织,其中  相似文献   

8.
欧洲左翼党在欧洲议会中的力量逐步壮大,其议会党团欧洲联合左翼联盟/北欧绿色左翼提出"另一个欧洲是可能的"政治主张,即彻底改革当前欧盟的体制,使欧洲实现真正的完全民主;中止新自由主义货币政策;发展共同发展与公平公正的合作政策。党团内的凝聚力和在《欧盟宪法》草案上的立场充分体现了欧洲联合左翼联盟/北欧绿色左翼是代表激进左翼政党质疑或反对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新自由主义议程、力图改革和塑造欧盟一体化进程和发展方向的一种左翼政治。  相似文献   

9.
哥伦比亚左翼势力具有较强的发展韧性,从20世纪20年代成立首个左翼政党至今,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初创期、武装斗争期、转型期与联合重组期五个阶段。这一发展韧性源于其在复杂的政治实践中,主动适应环境并有效应对危机的特质与能力。2022年6月,哥伦比亚左翼政党联盟候选人古斯塔沃·佩特罗在大选中胜出,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左翼总统,这一事件助推了拉美地区左翼政党新一轮执政浪潮的到来。左翼政党联盟首度获胜,既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和右翼势力遭到削弱的外在原因,也有左翼政治势力迎合民众的“求变”心理、积极回应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议题、组建包容性竞选联盟等内在原因。哥伦比亚左翼政党未来进一步具备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但当前面临着执政联盟组织建设滞后、治理能力薄弱、右翼势力强大等多重挑战。左翼政府能否实现其改革愿景,对该国左翼政党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欧洲左翼党”是欧洲各国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力图适应欧洲一体化进程并希望影响欧洲一体化发展方向的产物。欧盟在政治体系和社会体系层次上发生的变化,激励和促使欧洲国家共产党和左翼党在欧盟层面上加强合作,“欧洲左翼党”的成立和发展是这种合作的表现,各党政治目标和策略在冷战后的调整以及它们在意识形态、组织网络方面的合作实践也为它们成立“欧洲左翼党”提供了可能性。“欧洲左翼党”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国家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在欧盟层面上的合作有了具体的内容和计划,为欧洲左翼运动向更广阔、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绿色新政与左翼政党具有天然的亲密性,强势的左翼政党在国家绿色新政中处于主导地位,弱势的左翼政党可借助绿色新政议题提升影响力。处于式微状态的韩国左翼政党在绿色新政中扮演着激进的现实主义者角色。一方面,作为激进主义者,左翼政党从目的、方案和效果等方面猛烈抨击韩国历届政府的绿色新政;另一方面,作为现实主义者,左翼政党不断完善绿色理念,寻求绿色运动协同,试图用绿色议题代替传统的劳动、民主和统一议题,实现左翼力量的整合。然而,由于社会动员能力不足、政策可行性不强、政治环境变化等多重原因,韩国左翼政党通过绿色议题谋求发展的前景并不乐观。韩国左翼政党的经验和教训为全球左翼政党探寻与绿色议题的结合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极大改变了西欧国家的产业结构和选民社会结构,带来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各类社会运动成为引领和代言民意的重要渠道,对政党形态提出强劲挑战。西欧的左翼社会运动自21世纪以来形成一定声势,其组织和动员方式明显有别于传统政党,并在取得一定成功后发展成为拥有独特运作模式的新型政党。比较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主要西欧国家左翼社会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背后驱动力,有助于深刻认识当前西欧左翼社会运动和新型左翼政党的制度创新,以及西欧左翼思潮的背后逻辑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3.
激进左翼政党在欧盟的兴起是当前欧洲政治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政党疑欧主义的理论指出欧盟激进左翼政党的疑欧立场既有其意识形态根源,更有政党战略的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可以发现当代欧盟激进左翼政党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处于刚性和柔性疑欧主义之间。凭借对欧洲议题的政治化,欧盟激进左翼政党通过疑欧立场来谋取选举利益。以欧债危机中的希腊为例,本文解释了激进左翼政党的兴起原因,并分析了它对欧洲一体化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欧洲左翼运动呈现出一种不平衡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左翼社会运动蓬勃开展,社会思潮出现向左转的趋势;另一方面,除少数激进左翼政党外,大部分传统左翼政党在选举中失利,左翼政党在欧洲政治中处于守势。造成这种社会和政治力量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新社会运动具有的非常规政治特征、传统左翼政党与社会的日益疏离以及激进左翼政党自身的不足,而如果左翼政党能够及时进行政策调整、重新自我定位并建立左翼政党的团结,欧洲左翼政党有可能从失败中重建左翼运动的政治社会联盟,从而较快重返权力舞台。  相似文献   

15.
瑞典左翼党在百年历史演进中经历了从共产主义政党向左翼政党的转变.该党的调整转型与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实践探索密切相关,在内容上不断拓展社会主义的范畴,注入环保主义、女权主义、和平及民主人权等因素,在形式上日渐淡化共产党的特性,以加强阶级合作、推动社会民主主义化的方式来探索瑞典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些转型帮助瑞典左翼党从其他左翼政党和组织中吸纳了不少支持者,使其虽多次出现分裂仍能继续发展,成为瑞典政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张建卫 《当代世界》2014,(12):44-45
<正>2010年底以来,中东地区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少阿拉伯国家进入变革与转型的关键阶段,在国家治理与发展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政党、政要打交道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无论是老党还是新党,无论是左翼政党还是伊斯兰政党,甚至一些无政党的海湾国家,都希望与中国共产党加强治国理政的经验交流,都希望了解、学习和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同样,我们也一直密切关  相似文献   

17.
从政党联盟理论来看,欧洲激进左翼政党的激进左翼意识形态和选举政治实力,是其他主要政党选择激进左翼政党作为联盟伙伴的重要影响因素。欧洲激进左翼政党进入政府,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职位和政策目标,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执政提升政党形象和政治合法性。政府中的激进左翼政党通过充当社会民主党的"左翼良知",减缓或抑制了政府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但欧洲激进左翼政党所取得的政策成就大部分是"防御性"的,很难对总体性政治施加任何实质性影响。此外,加入联盟政府也给欧洲激进左翼政党带来了政治考验,如选举挫败、政治妥协、组织机构的压力等。如何将自己的理想主义目标转化为现实,是欧洲激进左翼政党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印度,同样是左翼力量控制的邦,喀拉拉却形成了与西孟加拉不同的举世闻名的"喀拉拉模式"。诸多原因中,不容忽视的是两邦的左翼政党政治存在差异。独立前,喀拉拉和西孟加拉的共产党就存在很多差异。独立后,两邦的左翼政党在政党与政权、政党与政党、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亦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两邦的左翼政府推出了不同的发展政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2006年议会选举中,匈牙利和捷克延续了以往的左翼政党格局,斯洛伐克的政党格局则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三国左翼政党或胜或输,表现出不同的起落轨迹.左翼政党格局和地位的变化与其所在国家的政治发展、经济形势、对外关系乃至各党自身的条件和努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替代左翼政党,是当前西欧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左翼政治力量。其意识形态界于共产党和社民党之间,在价值倾向和立场上具有鲜明的激进左翼色彩,明确反对资本主义,代表中下层社会阶级利益,但缺乏确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指向。有些党在国家政治生态中影响力较大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西欧替代左翼政党整体上获得进一步提升仍面临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