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朝鲜战场上,有一位出色的中国空军名将--方子翼,有一支战功赫赫的中国空军传奇之师--空四师。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空四师在方子翼的领导下,先后参战5次,击落敌机64架,击伤24架,其中70%是美军最新式战斗机F-86歼击机。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威兰中将后来回忆:"中国空军对我们来说,一直是一个谜,他们好像一个晚上便学会了一切,……冥冥之中似有神助。"《朝鲜战场:方子翼和中国空军的"惊天之战"》一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中国空军在蓝天上飞翔的雄姿,一幕幕惊心动魄斗敌的画面。  相似文献   

2.
正1940年5月26日,日军派轰炸机109架在3架侦察机指引下轰炸重庆,中国空军起飞10架战斗机升空拦截。这是一场力量极为悬殊的空战。当蒋介石得知空战结果——我军击落敌机1架、击伤敌机多架的消息后,十分高兴,马上指示驻防重庆的中国空军第一路司令毛邦初,予以这位击落敌机的空中勇士记大功1次,并要亲自接见。这位空中勇士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中国空军"驱逐之王"的高又新。未毕业即升空作战高又新出生于1916年,辽宁锦县(今凌海市)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家逃往天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他是中国的空军之最。是的,在抗美援朝对敌空战中,他创造了中国空军击落敌机的数量之最;有人说他是“双料王牌”飞行员,是“王牌之王”。是的,世界上各国空军有个共识,击落敌机3—4架就被封为“王牌”飞行员,他却在抗美援朝的对敌空战中先后击落了敌机7架,击伤2架,这一战绩在中国的空军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他就是中国空军无人不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人不晓的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的代表——赵宝桐。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一场中方资料记载缺失的空战,却载入了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著的《战史丛书》。1939年5月3日这一天,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的陈克文在日记中写道:"晨间六时还未起床,已经红日满室。天气如此晴朗,大家心中早已有敌机恐将来袭的预感。"果然,当天45架日机空袭重  相似文献   

5.
武汉会战首先打响的是空战。历史记载了1938年“2·18”、“4·29”、“5·31”和“8·3”发生在武汉的空战战况。2月18日下午一时左右,日寇轰炸机在驱逐机掩护下(共38架)进犯汉口。早巳严阵以待的我29架战斗机在滠口、岱家山上空与敌机遭遇,经过激烈战斗,我方以少胜多,共击落敌机11架。我军4架战机受损,李丹桂、吕基淳、巴正清、王怡之、李鹏翔等飞行将士壮烈牺牲。我军以4比11的战绩取得当时空战以来的空前记录。战斗发生时,武汉市民第一次亲见我空中健儿揍下日本强盗,取得如此惊人战绩,倍感欢欣鼓舞,亦为我方战土的牺牲不胜伤悼。第二天各报均作详细  相似文献   

6.
有功无言     
孙士英 《世纪风采》2006,(10):47-47
有功,且是大功!他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先后参加20多次战役、战斗,负伤5次,立功11次。尤其在朝鲜战场上,他是面对美军飞机狂轰滥炸,用高射机枪打下敌机的第一人,时间是1951年7月16日。同时他创下了一个月内击落三架、重创一架敌机的辉煌战果。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他三级国旗勋章。回国后,他被授予特等功臣、全国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相似文献   

7.
朝鲜1950年11月初的云山之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次以劣势装备沉重打击了美军的成功战例。这次战斗共歼灭具有现代化装备的美骑兵第一师八团的大部分、南朝鲜军第一师十二团一部,歼灭敌军共2046名,其中美军1840名,缴获飞机4架,击落敌机1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缴获汽车116辆,各种炮190门,以及大量的枪支弹药。云山之战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作为模范战例,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共有10国空军在半岛上空角逐,分别是美国、英国、加拿大、希腊、澳大利亚、南非联邦、南朝鲜7国与中国、苏联、朝鲜3国.在战争期间,双方空军共有2000余架战机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生死搏斗. 在这场空中大战中,中、美、苏三国航空兵始终是战场的主角,把现代空战演绎得淋漓尽致,也产生了一批蓝天战场王牌飞行员.  相似文献   

9.
阅读背景:2003年2月20日,朝鲜一架战机在西海越过“北方界线”,韩国战机紧急起飞拦截;2月24日,朝鲜在咸镜南道海岸向日本海发射一颗地对舰短程导弹;3月2日,朝鲜4架战机在日本海拦截美侦察机;3月4日,美韩开始“秃鹫”军事演习,同一天,美将其12架B-52远程轰炸机调往关岛;3月10日中午12时,朝鲜从其东海岸咸镜南道新城里向朝鲜东海(日本海)发射一枚地对舰导弹,这枚导弹落在了距海岸110公里的海里。  相似文献   

10.
有人形象地把朝鲜战争中的中美空战比喻为:“重量级拳击手与轻量级拳击手不公平的较量”。应当说,这个比喻是恰当的。 朝鲜战争爆发初期,美国在朝鲜空中战场投入飞机1200余架,当时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不足200架,比例为6∶1;美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1000小时,多的在3000小时以上,中国人民志愿军飞行员飞行时间最多不到100小时,比例为30∶1;美军飞行员大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斗出动平均在300次以上,志愿军飞行员刚刚会飞,没有打过仗,比例为300∶0。  相似文献   

11.
<正>7月25日开始的美韩海空军联合军演中,除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外,两国还投入20余艘舰艇,200余架军机。部署在日本的4架美国最先进的战机F-22"猛禽"也首次参与美韩军演。中  相似文献   

12.
<正>他,是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在朝鲜战场上击落敌机7架、击伤2架,创造了志愿军飞行员击落敌机的最高纪录,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立特等功两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三级国旗勋章各1枚,军功章3枚,毛泽东称他是“会驾飞机”的“志愿军英雄”……他,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三师第七团大队长赵宝桐。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团队,曾创下同温层(气象用语,指12000米以上的高空间)、零高度击落敌机等世界空战史上"八个第一";这是一个战功显赫的团队,在万里高空曾以劣势装备击落、击伤11种型号的美机、美制蒋机31架;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团队,曾涌现出王昆、舒积成等一大批战斗英雄和"王牌"飞行员.  相似文献   

14.
<正>在他短短的17年空军生涯中,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要的历史时期,他击落过5架日本战机、2架美军战机,他是"王牌飞行员"、"空军战斗英雄",他被称为"大陆最后的飞虎队员"。他叫王延周。投军从戎立志报国王延周,曾用名王延洲,1920年10月出生于日照,15岁时因家境不好而辍学到青岛做了学徒。1936年春,受在国民革命军第29军任连长的堂兄王延德的影响,16岁的他进入国民革命军第29军北平南苑军  相似文献   

15.
<正>喷气时代的战幕拉开飞机的发明改变了世界。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战斗机开始在军事强国列装,意味着空战将由螺旋桨时代转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喷气时代。而世界首场大规模空战却在朝鲜上空打响,从而改写了世界空战史。1950年是一个重要年份。对于新中国来说,刚推翻了蒋家王朝,百废待兴。可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  相似文献   

16.
《支部生活》2013,(8):50
朝鲜战场上,一个消息让彭德怀大为振奋。42军一个叫关崇贵的战士被敌机炸得受不了,举起机枪,14发子弹就打掉了一架超低空扫射的P51战斗机,美国飞行员跳伞时落到被自己炸断的树桩上戳死了。作战处长为难地问彭德怀:"怎么办呢?按规定这个战士要受军纪制裁……"原来,志愿军有一条铁的纪律,不准用轻武器对空射击打飞机。这条纪律是血的教训,轻武器射击很难打下敌机,反而会招来美国空军大规模的报复。  相似文献   

17.
正1940年9月13日,重庆,天空晴朗。这一天,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的陈克文在日记中写道:"近20日的安静生活,一切都渐入轨道,昨今两日又给敌机摧毁了。昨日,于上午10时左右发出空袭警报,12时左右敌机侵入市空,并且是驱逐机先来,飞行甚低,为从来所没有的""今日上午10时红球又挂起来了,半小时后即发紧急警报"。陈克文在日记中提到的"驱逐机",就是日军刚刚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零式战斗机。但他此刻并不知道,9月13日,中日空军双方的战斗机在璧山上空相遇,爆发了一场激烈的空战。事实上,这是中国空军自抗战爆发以来遭遇的最为惨烈的一次空战。  相似文献   

18.
1958年10月10日上午,福建福清龙田上空,战鹰呼呼,炮声隆隆,烟带盘绕。我人民空军二四零二部队两个中队机群与台湾蒋帮空军五大队六架飞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空战。在这次战斗中,我飞行人员英勇顽强,战术巧妙灵活,在3分钟内,一举击落敌机两架,驱逐一  相似文献   

19.
正"浮游"炸弹是指一种装有定时信管的、由一方在预定空域高空投下带有降落伞的炸弹,悬浮在空中,利用各弹所设定的不同引爆时间,形成一个既深又宽的爆炸空域,从而对进入该空域的敌机群形成杀伤力。这是一种对付庞大机群的空中战法,最早由意大利空军提出,但在空战史上却少见在实战中运用。1940年8月11日,中国空军在重庆大空战过程中,首次对来犯的日机使用了这种新战法。  相似文献   

20.
正抗战期间,有这样一支特殊部队:他们曾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英勇抗击来犯的日机;他们曾在重庆空战期间击落、击伤敌机上百架;他们也是日军在重庆大轰炸过程中重点攻击的对象之一——他们,就是驻防重庆及周边地区的中国高炮部队。由于他们的默默无闻,目前已无法考证有多少勇士为保卫重庆而英勇献身,但历史不应将他们遗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