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当代大学生思想灵魂的科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核心问题。当前大学生"三观"教育的任务是全方位的,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必须形成为一个系统,即大学生"三观"教育的目标系统、调控系统和方法系统。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体系之间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三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体系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作一简单综述。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体系的关系我国理论界一直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许多学者也尝试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新的建构,但是这些新建构的体系一般都很难获得多数人的认同,所以目前占主导地位的…  相似文献   

3.
赵国付 《党史文苑》2013,(18):35-37
周恩来一生注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三观"教育、纪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精神等。研究周恩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今天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便捷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大为提高。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面临着重大挑战,使得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非常有必要。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正确理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蕴含,积极探究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引导大学生确立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故事汇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识形态实案例的集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案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推进大众化社会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的基本功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要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故事个案汇集编成故事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与思想政治教育故事会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分专题教育的方式实施教学,使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范畴争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桩公案。形成于哲学史中的主客体范畴被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并赋予了多重含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以列宁"灌输理论"为前提,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根据,对这对范畴进行了跨学科移植。但这种移植的立论根据并不充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始终具有主体性。其实,这种表面上的对立根源于研究视角的单一,缺乏从双重视角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刘国辉 《世纪桥》2012,(11):66-68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本文主要以解答高校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为牵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信仰教育这一话题,提出几点参考性对策,以期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虽然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中,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为人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才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这关键在于它的科学性与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不但公开承认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并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使其成为党领导革命与建设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9.
高校信仰教育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需要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做马克思主义圣火的传播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增强家国情怀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宣传力度,掌控网络舆论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卢小萱 《世纪桥》2014,(4):33-34,63
本文针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手段,对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实效性的因素进行详细地剖析,并阐明了增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相应措施,建议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详细化、目的化方向实施,改进与完善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内容以及教育模式,提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质量,引导学生准确运用各种网络设施设备,指引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引入"社会存在理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进行探索,并指出"社会存在感"的强弱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网络互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在上述基础上,围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存在感"的建立提出了实用性、平等性、权威性和网上、网下相结合四个基本原则,并针对"网络互动"提出了自我暴露、共情、在线时间、语言技巧四项具体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复员大学生兼有"军人"和"学生"两种心理角色,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由于身份、环境的改变,他们难免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适应性困难。做好复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并使之健康成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层面对人所做的深层次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根本目标是解决人的问题,即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余焱 《求实》2005,(Z1)
在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 ,往往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教育效果存在着较大差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量工作艰辛劳动的付出 ,往往收获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现实使我们去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何在 ?“实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是什么 ?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1 理论的说教与现实的脱节 ,使教育对象产生不信任感 ,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是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来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发展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思路,促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和质量提升。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对我国高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剖析和解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要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以高校在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其中,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内容的"三观"教育和以同情心、责任心、事业心为内容的"三心"培养,应作为当前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层面对人所做的深层次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根本目标是解决人的问题,即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彭汉琼 《学习月刊》2012,(6):110-1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大学生政治方向的引导,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培养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乔丹 《奋斗》2021,(2):58-59
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坚定理论自信,既要当"传道、授业、解惑"者,又要当好坚定理论自信的引领者、示范者。一、夯实思想理论基础,打好理论自信的深厚功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自觉增强思想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知水平,坚持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具有自主性、务实性、浅表性、零碎性和多元性等特征。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高校学生政工干部应该针对这些特征,把尊重和引导大学生思想的自主性结合起来,把其思想的务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原则统一起来,从其思想的浅表性切入,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亲近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帮助他们批判地分析非主流思潮,在培养其辩证思维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在"大众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都应重视博采众长,增强"主导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以缓解"多元"与"一元"之间的对抗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