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年党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凝结了中国共产党的无数经验教训,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积极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应坚持学史明理,从党史学习中感悟真理之力、加强理论武装;坚持学史增信,从党史学习中明确道路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学史崇德,从党史学习中砥砺精神品格、赓续精神血脉;坚持学史力行,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奋进动力、探寻成功密码,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7,(3)
正在长沙市委党史联络组,组长陈香成被大家亲切的称为"香爹",不仅是因为他名字中有个"香"字,更因为他是长沙市委党史联络组的"香饽饽",在湖南党史界很吃香。情缘党史,老骥伏枥欣然挑大任陈香成,1938年出生于湖南邵阳县五峰铺镇田东村,1961年毕业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后,被选送到湖南建设学院学习,同年分配到长沙县工作。从此,他与长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担任长沙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7,(2)
正"以史铸魂"系列丛书之一《湘江之问》被评为"全国创新教材",全省各级党史主题宣讲150余次……去年以来,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始终坚持"党史姓党",肩扛"以史铸魂"的使命担当,向着党史强省的目标迈进,党史好风景在铸魂路上绽放出夺目光彩。信仰之光坚定璀璨"党史姓党、以史铸魂,是我们党史工作永远不变的导向。"2016年的全省党史工作会上,省委党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7,(8)
胡乔木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理论宣传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特别是在党史研究领域,胡乔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胡乔木坚持"站在党的立场上,叙述党的历史",提倡写党史"要有政治上的观察和把握"。他不但掌握了翔实的党史资料,注重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党史,同时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悟,将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一书出版发行。它写的是历史,叙的是奋斗,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规律,启示的是当下,烛照的是未来。"不忘初心"首先就要从党史学起,"继续前进"就要从党史中汲取智慧,获得动力。本书是在党史著作中历史跨度最长,与现实连接最紧密、最具有现实指导性的文献。它从中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7,(9)
历经96年风雨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有过惨痛的经验教训,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成为摆在我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要"以史为鉴",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学习党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正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与时俱进、广拓思路、精心谋划,努力在创新学习形式和拓宽服务载体上"做加法",将"硬要求"与"活形式"有机结合,注重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断开辟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执政为民",以巩固党的生命活力的存在根基;坚持"为人民服务",以确保党的生命活力的生成变现;坚持"为民造福",以实现党的生命活力的可持续增长。"三个坚持"关系密切,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各以不同的侧重彰显党的民本理念,因而对于中国共产党永葆生命活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不过,要修好这门"必修课",其内容及其话语表达必须具有科学性。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党史著述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话语表述矛盾和混乱的现象,必须引起注意,并重视提升党史话语表达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6,(3)
正"不遗余力"一词,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说的是公元前260年,秦国使出全部力量打败了赵国。联想到今天,我省党史工作成绩斐然,都与各级党史联络组奉献智慧与力量有关。可以说,党史联络组在党史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岂止是"不遗余力",分明焕发出了更加磅礴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李颖 《党的文献》2016,(4):37-43
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都高度重视党史和党史工作。他们强调: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学习党史国史是推进各项事业前进的必修课。要牢牢把握党史工作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坚持对党的领袖人物的科学评价;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努力提高党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深化党史研究是做好党史工作的第一位任务;创新是党史工作发展的永恒主题;人才培养是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编撰出版,饱含了几代党史人的辛勤汗水、学术信仰和科学精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来记述和阐发历史,是《党史》二卷编撰的一大特点,主要表现为:在整体叙史中注重展现党带领、依靠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懈奋斗史;正确把握党的领袖和人民群众的辩证关系,展现党和人民群众的互动历程;坚持党史眼光和国史胸怀的有机统一;讲清楚党是如何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调查研究,勇于纠正自己错误的。《党史》二卷对党实践群众史观、贯彻群众路线的叙述与总结虽然止于1978年,但其启示和借鉴意义却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21,(6)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今年也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建设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作为省级史志研究和工作部门,要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积极参与和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党有所需、史有所为",  相似文献   

14.
《红广角》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合办的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科类刊物;是一本坚持"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追求融党史纪实和学术研究,可读性、资政性和地方性、学术性于一体的办刊风格的杂志。自从2010年七月本刊由《广东党史》改名为《红广角》之后,注重刊物的可读性和资政性,  相似文献   

15.
党史研究应借鉴地方志编纂的某些方法○谢荫明中共历史研究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原因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记、可叙、可议的事不断集积;二是随着党的活动范围的扩大,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新的领域带来了新的课题。面临这样的形势,党史研究不能简单地套用几条理论...  相似文献   

16.
正《党史纵览》是由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安徽省地方志研究院)主管、党史纵览杂志社主办的普及性党史月刊,创刊于1981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近40年来,《党史纵览》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史鉴今、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在一系列关于正确看待党史国史的论述中强调:实事求是"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党史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看待历史,"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分清主流和支流";"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要把历史事物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考察;"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要以联系的观点评价历史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这些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于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正确看待党史国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在一系列关于正确看待党史国史的论述中强调:实事求是"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党史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看待历史,"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分清主流和支流";"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要把历史事物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考察;"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要以联系的观点评价历史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这些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于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正确看待党史国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关于党史和党史工作思想具体体现在以"必修课"的态度对待党史、以"学会历史思维"的目的学习党史、以"主线、主流"的标准评判党史、以"资政育人"的作用应用党史、党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党史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党史工作要提高科学化水平、党史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等八个方面。科学、全面、系统把握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史和党史工作思想,对做好新形势下党史工作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提出,衍生了党史分期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究。党史分期应以社会主要矛盾和党史的阶段性特点为依据。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标志难以界定,土地革命战争和反抗日本侵略都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的党史阶段性特点;所以,应将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调整为"土地革命战争与局部抗日战争时期",将原"抗日战争时期"表述为"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为宜。这样有利于更好诠释"十四年抗战"概念,充分体现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的区别和联系,凸显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