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峻杉 《学习导报》2011,(15):63-63
母亲钟太夫人于1944年2月25日病逝,时任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满怀深情地写下了《回忆我的母亲》。字里行间,以母亲不平凡的一生为主线,展现了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一员的母亲的纯朴、善良、智慧以及面对生活与命运挑战的不屈不挠。平实而深沉的笔调,寄托了朱德对母亲的无限怀念,及他那以尽忠于民族、人民、党的方式来报答母亲大恩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代表1000多人齐聚杨家岭大礼堂,以空前隆重的仪式和沉痛的心情,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追悼大会.逝者既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也不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抗日英雄,而是一位平凡、普通却又伟大的女性,她就是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周恩来、林伯渠、谢觉哉等中央、边区党政军负责人一起参加了追悼大会,并亲笔题写了挽联,对钟太夫人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对她朴实而光辉的一生表示敬佩和感激,感谢她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位英雄,感谢她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培养了一位杰出的领袖.  相似文献   

3.
梁磊 《党史博览》2003,(10):28-29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下午2时,延安各界代表1000多人集结在杨家岭大礼堂,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延安农民劳动英雄田二鸿、工人劳动英雄郝作明和士绅商民代表均参加了此次追悼大会。悼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灵前香烟缭绕,灵幕上高悬着“精神不朽”的大红旗。悼堂四周挂满了延安各界的挽联。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  相似文献   

4.
朱德的孝道     
《湘潮》2017,(8)
正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孝"是中华民族传统家族美德的重要方面。在"孝"这方面,我们党内有数不清的模范,有数不清的事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就是其中的一个模范。1944年2月15日,朱德的生母钟太夫人病逝。3月,朱德得到消息,十分沉痛。康克清回忆道:"他  相似文献   

5.
正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授衔仪式举行,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等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有意思的是,这些开国元帅们的名字,都寓含着他们的人生抱负和志向。朱德被斯诺解读为"红色的品德"朱德的戎马一生中,曾用过好几个别名。朱德的母亲生下他时,给他取的乳名叫"狗儿"。朱德小的时候,朱家也按川北习俗,称呼他为"狗娃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一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朱德同志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日。为了缅怀朱德同志的伟大业绩,探讨朱德同志的革命实践和光辉思想,十二月七日至十二日,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四川南充举行。  相似文献   

7.
一、世代赤贫,立志救国 朱德,原名朱建德,字玉阶。1886年1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今为丁家湾)。朱家世代均系佃农,母亲生了13个儿女,朱德排行第四,但活下来的只有8个。朱家祖祖辈辈都没有出过读书人,深感世代文盲之苦。为“支撑门面”,朱德父母下狠心勒紧腰带,在朱德6岁那年,送他到当地私塾读书。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1日是我的爷爷——敬爱的朱德元帅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早在2004年8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我们的老家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视察,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讲话,作出"一定要把朱德旧居保护好,一定要把朱德故里建设好"的重要指示。仪陇人民迅速行动,策划方案,积极运作,在做好朱德旧居保护的同时,带动老区建设,拉动红色旅游。我的母亲朱敏很关心家乡的建设。11月初,我去成都出差,母亲特别叮嘱我,一定抽空回仪陇老家去看看。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办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朱德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立下的不朽功勋。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缅怀朱德同志的历史功绩和精神风范,12月6日,由朱德思想生平研究会举办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南充举行。学者们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朱德同志一生的  相似文献   

10.
林建公 《党史文汇》2006,(12):42-44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塆(今丁家塆)一个佃农家里,孕育他的是一位平凡得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农家妇女--钟氏.20世纪50年代成长的青年人,都在中学语文课本上读过朱德撰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1938年7月28日娄底老街上一户姓姜的家人正在为姜母刘太夫人做七十诞辰寿庆。厅堂正中两幅红色彩绸寿幛,吸引了几乎所有的来客。两幅寿幛提首均为“姜母刘太夫人七旬寿诞志庆”。  相似文献   

12.
霞飞 《党史文苑》2007,(7):18-22
从此.8月1日就成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建军节。在第一个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到来的这一天(1933年8月1日),中革军委在瑞金南郊竹马岗举行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央警卫师(工人师)成立大会,朱德、叶剑英等中革军委领导人出席大会。朱德还亲自为工人师授旗,并宣布梁广任该师政委。  相似文献   

13.
一、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  相似文献   

14.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朱德主持了开幕式。周恩来带着重病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朱德在这次会上继续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这时,他已是89岁高龄了。他在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说:“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元月,我们发现了吕振羽同志在三十年代写的一篇碑文:一九三六年十月,为纪念母亲六十寿辰和祖父、祖母劳苦一生,兴建“留念亭”所写的《吕氏留念亭碑序》。这一发现,有助于了解吕振羽同志的家庭背影、祖辈身世、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下面是《吕氏留念亭碑序》全文。一九三六年寅历七月望六日,为吾母陈太夫人耳顺寿辰,三月念一日,为吾父梦求先生五十八岁寿辰。振羽、持平仰奉慈意,停开觞庆,建此亭以为纪念,并便行旅。复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诞辰110周年。29日,萍乡市举行了刘少奇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当天下午,刘少奇之子刘源,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毛泽东外孙、李讷之子王效芝,朱德外孙刘建等一行,来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27年8月1日领导北伐部队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起义胜利  相似文献   

18.
1931年11月7日,赣南瑞金叶坪,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清晨,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袖在阅兵广场庄严地检阅了红一方面军指战员。下午,"一苏大会"开幕式在谢氏宗祠隆重举行。11月19日,大会选举产生了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11月27日,毛泽东出任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此诞生。这是中国苏维埃运动史上的里程碑性事件,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壮举。  相似文献   

19.
1927年12月19日,朱德、王尔琢、陈毅等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抵达广东省韶关西北的犁铺头驻扎。这时,朱德利用与国民党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的同学关系,将起义部队编入第十六军。 12月23日,军长范石生在朱德等人的陪同下,来到犁铺头举行整编仪式。会场设在一块大草坪上。首先由朱德宣布改编决定,然后范石生以十六军军长的名义任命王楷(朱德的化名)为团长,王尔琢为团参谋长,陈毅为党代表,周子昆、袁崇全(后叛变投敌)、李天柱为营长。任命宣读完毕后,全团1200多人全部配发了被服,换上了新式枪支弹药。范石生还将一面“国民革命军第一0四团”的军旗授予朱德。自此,起义军结束了数月来长途跋涉的艰苦生活,终于有了栖身之地。  相似文献   

20.
朱德从井冈山时期开始与毛泽东共事,数十年间“朱毛”并称,关系非同寻常。1959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朱德偕夫人康克清来到韶山参观。抵达韶山后,来不及休息,73岁高龄的朱老总和夫人康克清相伴相扶前往毛泽东的诞生地——上屋场参观。朱老总仔细地观看着故居的一件件文物,认真地听着讲解员的生动介绍,当他们走到毛泽东的卧室时,眼睛紧紧盯着房里的毛泽东与他母亲的那张合影,康克清感叹地说:“毛主席长得好像他母亲。”朱德深沉地说:“主席也好爱他的母亲。我从上井冈山起和主席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