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云党建理论对当前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远固 《探索》2005,(3):28-31
陈云在党内担任过多年的组织部长和纪委书记,他的党建理论中有许多关于党员教育的论述,特别是他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党的支部》等文章,从多个侧面回答了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学习并运用这些论述,对当前全党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具有历史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云一生勤奋好学,堪称楷模。在《陈云文选》中有许多专门篇章是论述学习的,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陈云对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有关学习的基本问题有一系列鲜明而深刻的见解。陈云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做法,对待学习问题的思考和论述,构成了他鲜明透彻的科学学习观。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6,(11)
今年是陈云同志《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发表77周年,回顾并重温文献中关于做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要求和标准的论述,对于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党的第一、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主要成员的陈云同志,对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问题非常重视。早在延安时期,陈云同志就写了《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一文,对于推动当时全党的学习起了重要作用。之后,陈云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又发表过一系列关于加强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讲话和文稿。陈云关于加强党员干部学习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一、学习责任论首先,陈云把学习视为共产党员的“责任”。他指出:“我们过去还不曾把学习理论作为党员…  相似文献   

5.
陈云是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就干部的培养问题,形成了许多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包括:干部是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干部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干部队伍要形成梯队结构;等等。陈云的干部培养思想丰富了党的建设学说,并成为党的干部工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陈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我们党干部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入浅出地阐述党的干部政策,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用人思想。这些思想大都体现在《陈云文选》里,其方针概括起来就是"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的12个字。这一方针,集中体现了陈云用人思想的精华,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郑科扬 《求是》2005,(12):10-13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领导的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包括干部队伍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的。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七年之久。他当时所著的《论干部政策》、《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以及后来所著的一系列相关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干部工作思想和实践。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陈云同志总是开门见山,切中要害,思想深刻,文风朴实,实事求是的精神像一条红线贯穿他思想的始终。怎样做到实事求是?陈云同志的体会是十五个字:“不唯上、…  相似文献   

8.
《陈云同志文稿选编》(以下简称《文稿》)中收的《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全面些》,是专门讲思想方法的,就是“交换、比较、反复”这六个字。这六个字是陈云同志在延安时讲过的。这六个字是什么意思呢?陈云同志在这篇文章里已经做了解释。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对这六个字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所谓交换,就是通过交换意见,使认识比较全面。交换意见不仅要听正面的意见,更要听反面的意见。所谓比较,一是,左右的比较,例如毛主席论持久战,比较了中国和日本的情况,既反对速胜论,又反对亡国论,正确的结论是持久战;二是,前后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陈云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尚空谈、求真务实,堪称我们党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典范。陈云不仅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研究了学习的内容,还深入论述了学习的方法。陈云集中地谈学习的方法有两次,一次是1939年12月在《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一文最后谈了六条读书的方法;一次是1952年12月就准备大规模经济建设必须下决心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0.
全面整党刚刚开始,《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公开出版了。这是我们党的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它为胜利完成整党任务增添了锐利的思想武器。《陈云文选》的内容极为广泛和深刻,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其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是关于党的建设部分。而在这当中,阐述共产党员具备什么条件才算合格,怎样做才能达到合格,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陈云同志这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以正确态度认识和积极参加整党,不断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增强党性,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是做合格党员的指南。  相似文献   

11.
这一卷《陈云文选》中,篇幅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部分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问题。陈云同志所写的《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党的支部》、《巩固党和加强群众工作》、《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严格遵守党的纪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陈云同志较早地提出了共产党员的标准问题。他在一九三九年写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中,根据党的性质和任务,明确地把共产党员的标准概括为六条:第一,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陈云同志指出:“共产党是为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因此,一个愿意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不仅应该为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任务而奋斗,而且应该确定自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的革命的人生观。第二,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陈云同志指出,每个共  相似文献   

13.
早在延安时期,陈云就把学习作为共产党员的标准,提出了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的思想。今天,学习陈云论共产党员的学习的重要思想,对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陈云发表《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一文60周年,在全党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今天,重温陈云的这篇文章,不仅从学习方法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而且对于促进党内的理论学习,从整体上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推动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1987年1月16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讲到就地取材用干部时说:"我们用干部,要五湖四海,平常不熟悉的干部也要用。就地取材是很重要的一条原则。"他还结合自己选拔使用干部的经历,讲了一句经验之谈:"我新到一个地方工作,经常是不带什么干部的。"就地取材用干部,陈云倡导了一生,也坚持和实践了一生。仅举一例,体味陈云的这一用人原则。新中国成立前夕,大局始定,百废待兴,陈云奉调从东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1937年12月——1944年3月)的陈云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党的干部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表了《论干部政策》、《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干部要  相似文献   

17.
曹应旺 《当代贵州》2020,(18):78-78
陈云在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中央纪委这三个部门的多年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干部政策思想,其中第一条是用人要用五湖四海。陈云曾说:"一个中组部,一个党校,一个中纪委,这三家是管干部的。"中央组织部是从组织上管理干部的部门,中央党校是从思想上和党性教育上管理干部的部门,中央纪委是从纪律上管理干部的部门。延安时期,陈云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达七年之久.  相似文献   

18.
《陈云年谱(1905—1995)》(以下简称《年谱》)历经十载艰辛劳动而成,终于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总计127万余字,具有大型编年体史学著作的性质。这部《年谱》的出版,填补了陈云生平与思想研究中的一个空白,不仅会推进陈云研究,而且对深入研究党史、国史也有帮助;同时,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提供了一部重要参考书。这部《年谱》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史料翔实而丰富,具有较强的资料性  力图在这部《年谱》中全面反映陈云生平与思想,以便为史学界、经济学界和广大学术界人士提供研究方便,是我们贯…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陈云诞辰95周年,江泽民总书记题写书名的《陈云手迹选》和《陈云年谱》、《缅怀陈云》、《陈云在上海》、《陈云和苏州评弹界交往实录》等书,近期在北京出版发行。《陈云手迹选》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联合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录陈云1939至1994年间的文电、书信、题词题字、批示、提纲、学习笔记和读书批注以及抄录的诗词联语共221件,其中多数是首次公开发表。《陈云年谱》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分上、中、下三卷,约127万字。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是第一部详细记述陈云生平思想的编年体著作。《…  相似文献   

20.
陈云是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就干部的培养问题,形成了许多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包括:干部是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干部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干部队伍要形成梯队结构;等等。陈云的干部培养思想丰富了党的建设学说,并成为党的干部工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