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两次伤寒,大难不死 邓小平回忆自己:“一生中患过两次伤寒,一次在法国,一次在长征以后,两次都差点死掉。” 邓小平第一次得伤寒,是在法国为追求救国真理进行勤工俭学。由于工作条件艰苦,工时长,工资低,生活不好,生病是很容易的。病倒后,大家很着急,又没有钱,只得把他送到法国的公共医院,这里条件差些,却是免费的。医护人员对这位远道而来的矮小的中国学生给予无限同情和关心,使邓小平的伤寒不断好转,最后康复。出院后,还去疗养院疗养了一个月,也是免费的。就这样,邓小平战胜了第一次伤寒的侵扰。 邓小平第二次得伤寒是在1936年12月,即西安事变前后,这次又病得很厉害,什么东西都不吃,吃一点东西就会把肠子戳破,没有办法就煮点米汤喂他。他时常昏迷不醒,西安事变爆发,他隐隐约约听到几句又昏迷过去。萧克将军对邓小平的女儿毛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20,(2):71-72
1.关于传染病的类别,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张家口市风湿骨关节病研究所,对中医辨证、西医辨病、中西医结合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对内科、妇科、杂病、温病、伤寒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在祖  相似文献   

4.
《党史博采》2008,(10):I0002-I0002
近年来,张家口市风湿骨关节病研究所,对中医辩证、西医辩病、中西医结合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对内科、妇科、杂病、温病、伤寒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在祖国医学的指导下,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缪伯英,1899年10月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枫树湾(现开慧镇飘峰山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先后在北京、长沙、武汉和上海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和妇女解放运动,1929年10月因伤寒抢救无效在上海辞世,逝世时年仅30岁。  相似文献   

6.
《北京党史》2010,(4):41-41
<正>(1958年12月4日)市委同意市卫生局党组所提出的关于防治流行性感冒、麻疹、伤寒、百日咳等疾病的办法,请即参照执行。当前几种传染病的流行,虽然还限于局部地区、局部单位,但有逐渐发展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和扑灭,势必影响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这对于生产和教育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各级党委应把防治  相似文献   

7.
猪的二十多种传染病,有不少在冬春发生,原因主要因冬春气候变化无常,猪体抵抗力弱。最常见的有猪瘟、仔猪副伤寒、喘气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白痢等。猪瘟、喘气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等由病毒致病,没有特效治疗,只能用疫苗预防。副伤寒和黄白痢由细菌致病,可用疫苗预防,也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8,(6):112-113
1.最佳调味品——食醋 夏季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短时间内即可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等。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夏天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很快就会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相似文献   

9.
苏轼治时疫     
崔洁  黄海涛 《党课》2020,(6):90-91
苏轼在地方任官时,曾以“圣散子方”治时疫,后来,他将这个方子传给了庞安时,庞安时将其记录在他所著的《伤寒总病论》中。苏轼一生与杭州有着不解之缘。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18年后,也就是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约150-219),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相传他曾担任过长沙太守,故人们又称他为“张长沙”。张仲景行医多年,写下了著名医书《伤寒杂病论》。此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经典医学著作,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约150-219),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相传他曾担任过长沙太守,故人们又称他为“张长沙”。张仲景行医多年,写下了著名医书《伤寒杂病论》。此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经典医学著作,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伤寒》(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叙述的故事发生在鄂、湘、川、黔四省交界处的“被朝廷象丢弃骨头一样丢弃了”的化外地区。这个化外川是一个天不管、地不管、人也不管的三不管地区。它紧傍巍峨逶迤的梵净山脉,也是作者生长的故乡。描述这一特殊地区发生的故事,《伤寒》是以神话和历史的的双重方式展开的。 作为神话,作品从一匹大灰狼躺在雪地上给赤条条一丝不挂的小黑孩喂奶开始,到最后疯子武又都从天而降,将万从美引进用生米和朱砂画着阴阳八卦的天然坟塚结束,由一个天外飞来的狼孩鸟老黑进入黑堡引发出化外川几大地方氏族的动荡兴衰,具有明显“起源说”式的神话思维特征;而作为历史,作品从外出求学的鸟飞碟回到黑堡,为封闭古老的山寨带来文明的信息开始,到最后以鸟氏为首的几大氏族统治的彻底崩溃结束,记叙了化外川从北伐军借路到解放军解放的发展变化过程。不仅重大的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准确可考,而且呈追述沿  相似文献   

13.
热血沃中华A.刘大妹青春遗荒野队伍穿越贵州到达云南境内,已经是第二年的3月下旬。这时,一场可怕的瘟疫在队伍蔓延开来,不少战士染上了伤寒和痢疾。本来就身体虚弱的刘大妹,最先染上了这种病。部队首长见她大着肚子又身染重病,决定把她安置在老乡家。等把病治好,孩  相似文献   

14.
板蓝根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清火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治热病发斑、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其叶也作药用,称大青叶,具有凉血、清热解毒之功,治斑疹伤寒、时行热病等。由于近些年此药用药量增多,市场前景看好。现介绍一下此药的栽培方法。 板蓝根适应性很强,冷暖地区都可栽培。喜温暖湿润,但又怕水浸,故应种植在干湿适度、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地上。喜重茬,连作后不但能提高产量,还能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解放军农牧大学离休老干部高炜、李彦爵被批准加入党组织,成为我军年龄最老、党龄最短的预备党员。 现年78岁的高炜和81岁的李彦爵老人,离休前是原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专门从事兽医教学科研的科技工作者。1936年,高炜从伪满国立奉天兽医养成所本科第四期毕业后,到日本留过学,1947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年代,他在我军辽吉军区卫生部专门从事伤寒、霍乱、鼠疫疫苗的研制工作,为稳定新解放区,为保护我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生命,为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20,(6)
正自人类产生以来,各类传染病就与人类共生共存。麻疹、天花、伤寒、霍乱等多种传染病,曾给湖南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湖南省委领导全省人民不断与传染疾病进行斗争,从防控传染病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并在有效应对风险、克服困难、战胜挑战、破解危局过程中充分彰显了战"疫"的卓越能力和水平。"一定要消灭血吸虫"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在我国,有2000年左右的流行历史。血吸虫在患者体内  相似文献   

17.
张艳丽 《前线》2020,(4):93-95
在文献中,人们对流行病的统称一般为疾疫。它的破坏性极大,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极为不和谐的音符。据史料记载,在元明清时期,疾疫的流行曾达到过北京历史上的顶峰,尤以清代发生的疫情最为严重。“势极猖獗”的疫情有关北京地区疾疫的明确记载始于金朝海陵王时期。天德三年(1151)海陵王“广燕京城”,营建宫室,“既而暑月,工役多疾疫,诏发燕京五百里内医者,使治疗,官给药物”。到了清代,北京地区疫病频发,伤寒、天花、霍乱、白喉、鼠疫、猩红热等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8.
正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去陕甘宁边区采访之前,在"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他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我的臂部和腿部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病菌(疫苗)。这五种病在当时的西北都是流行病。此外,最近还流传着令人吃惊的消息,说淋巴腺鼠疫正在陕西省蔓延开来,陕西省是地球上少数几处流行这种风土病的地方之一。"当时的陕甘宁边区真的如他所说瘟疫蔓延吗?又是如何防疫的呢?据查阅当年的《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的相关报  相似文献   

19.
《新湘评论》2014,(10):63-63
张仲景(约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人。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中医治疗学的奠基人在中医发展史上,张仲景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高峰"。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却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成年以后,因举孝廉而官拜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成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堪称里程碑式的著作。  相似文献   

20.
洞口县洞口区医院院长、外科主治医师张相如同志,25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潜心钻研医术,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由一名赤脚医生成长为闻名遇这、拥有三项国家专利的优秀专业人才,先后13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和奖励,赢得了病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钻研医术精益求精1970年,16岁的张相如刚刚初中毕业,就当上了村里的赤脚医生。他知道只有热情还远远不够,必须有过硬的医术,才能当一名称职的医生。在当赤脚医生那几年里,他“啃”完了《黄帝内经久《伤寒来病论人《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也读了一些西医书籍。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