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挺进纵队奉命增援,叶飞西进一马当先1940年3月22日,驻扎在苏中江都县吴家桥镇的新四军挺进纵队接到时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的电令,称皖东来安县半塔集遭到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围攻袭击,特令挺进纵队火速前往增援!接到紧急任务后,挺进纵队党委作战预备会立即决定,由纵队军政委员会书记、副司令员叶飞率第一团全部和第四团第二营驰援。  相似文献   

2.
《湘潮》1985,(3)
一九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在江苏杨州以东的郭村,新四军挺进纵队的三个团与江苏国民党李明扬、李长江的十三个团爆发了武装冲突!准备渡江前往郭村调停的陈毅不禁大为恼火,连骂叶飞“糊涂”、“害人”。这下,挺纵完了!我陈毅只好去收尸了。悲愤之余一,吟成哀悼挺纵领导人管文蔚、叶飞  相似文献   

3.
不容乐观的防火现实2006年7月13日19:17,朝阳消防支队红庙中队接到市119调度指挥中心命令:光辉里某楼起火,请火速扑救。在一路鸣笛声中,3部消防车迅速奔赴火场。19:35,指挥中心又调集建国门中队4部消防车增援。  相似文献   

4.
1947年5月16日,孟良崮战役敌整编74师被全歼,进犯鲁中之敌全线溃退.经过一个多月整顿,蒋介石又以32个旅于6月25日向我沂蒙山区进攻,一改长驱直入为稳打稳扎.在莱芜到蒙阴100多里的战线上,平摆了9个整编师25个旅.为粉碎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我军兵分三路,左路由我们4纵和1纵出击鲁南;右路以3纵、8纵、10纵挺进泰安、大汶口;中路以4个纵队正面节节阻击.这是华东战场上最为艰苦的一段——“七月分兵”.左路1、4纵队在叶飞和陶勇的指挥下向鲁南出击,战况发展到敌人合围了我军.叶飞在回忆录中说:“左路我军艰苦无比,险象百出,好不容易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叶飞说:“鲁南突围,是我华野第1、4纵队的老同志难忘的往事,成为老同志们经常谈论的话  相似文献   

5.
曾忠平 《福建党史月刊》2006,(10):F0002-F0002,I0001
1934年8月3日至6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古田县经闽侯大湖、白沙一带向福州挺进。7日上午,先遣队一部佯攻五凤山、大夫岭敌之正面阵地;主力队伍则沿新店大道向白鹤亭、前汤山进袭,与敌八十七师蒋鼎文部遭遇,展开激战。敌出动飞机6架增援,战斗持续至10日早晨。由于先遣队英勇善战和北岭一带群众的积极支持,击退了敌人进攻,先遣队顺利向连江转移,队伍在闽侯桂湖垅头地区与叶飞率领的闽东工农红军会师。  相似文献   

6.
1944年8月,中共广东省临委、军政委员会在宝安县大鹏半岛土洋村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以南番中顺指挥部为基础组建中区纵队并尽快挺进粤中。 经过紧张的筹备,10月1日南番中顺指挥部在中山召开干部大会,在内部宣布成立中区纵队。10月20日,中区纵队领导林锵云、罗范群、谢立全、谢斌、刘田夫等同志率领机关、主力大队近500人,从中山出发踏上挺进粤中的征途。 刚刚进入粤中区,我军即遭到粤中区的国民党反动武装袁带的挺进第三纵队、周汉铃的挺进第五纵队、李江的广阳守备区及其所属各县的团队,疯狂进攻围剿,妄图将我军消灭…  相似文献   

7.
正开辟五指山根据地为了迎接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1945年6月,海南岛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根据党中央指示,将纵队下辖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共3个支队,组编成挺进支队,深入五指山腹地去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挺进支队下辖3个大队,支队长由原纵队参谋长李振亚兼任,支队政委由符鼎荣担任。在挺进支队全体官兵经过短期整训,正准备向五指山腹地进发时,国民党守备二团后勤人员吴清芬前来投诚,带来了守备二团布防的情  相似文献   

8.
萧华(1916-1985),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7岁担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22岁时已是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被誉为“娃娃司令”. 智斗沈鸿烈 1938年,萧华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在冀鲁边区坚持抗日.  相似文献   

9.
董保存  刘文睿 《湘潮》2014,(6):35-39
2014年迎来了叶飞将军100周年诞辰。4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座谈会上,中央和军委领导同志对叶飞的不朽功勋给予了很高评价。说到叶飞,就必然说到他的老部队——华野第一纵队,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集团军。"叶王陶"中的那个"叶"当年在华东野战军,"  相似文献   

10.
叶飞是福建省南安县人,1914年出生,1928年参加革命。1932年——1937年领导了艰苦卓绝的闽东游击战争。1938年2月率部北上抗日,历任新四军第六团团长、江南义勇军副指挥、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一旅旅长、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为发展巩固苏中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  相似文献   

11.
1938年8月,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决定在山东与河北的交界处组织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以统一领导当地武装斗争,建立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时任八路军一一○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的肖华,奉命担任挺进纵队司令兼政委.此时的肖华才22岁,因此,人们都在背后叫他"娃娃司令".  相似文献   

12.
<正>剑指平潭,陆地猛虎化作海上蛟龙1949年8月22日一大早,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第二十八军军长朱绍清接到兵团司令员叶飞的电话:"老朱啊,平潭岛就由你们二十八军包打了,有信心吗?"朱绍清一听要渡海打平潭,自是喜出望外,连声回答:"有信心,当然有信心!"叶飞接着说:"这次渡海登岛作战,对我们兵团来说尚属首次,是部队指战员完全陌生的作战样式,有许多特点规律值得好好研  相似文献   

13.
开封战役刚刚结束,睢杞战役又打响了。华野首长根据敌情,定下了阻击一路强敌、围歼一路弱敌的战役决心:以叶飞指挥由第一、四、六纵队及特纵组成的突击集团,隐蔽集结于睢县、杞县、太康之间和民权地区,实行南北夹击,围歼区寿年兵团;令从上蔡地区北上归建的第十纵队,会同第三、八纵队和两广纵队组成阻援集团.由陈士榘、唐亮指挥.在杞县地区构筑阻援阵地,以“攻势防御”阻击邱清泉兵团(又称整编第五军,辖整编第五师、第七十师)东援,保障突击集团顺利围歼区寿年兵团。  相似文献   

14.
最近,《粤桂湘边纵队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由中共肇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负责组织编写。向广大读者展示了过去鲜为人知的粤桂湘边纵队的艰苦奋战、发展壮大的历程。 粤桂湘边纵队是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华南七支游击纵队之一,其前身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的一部分。1945年5月,为迎接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八路军南下支队,珠江纵队政委梁嘉等率领部分主力西渡北江,挺进到粤西北的广宁、四会地区。同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形势发生变化,八路军  相似文献   

15.
1939年冬,新四军挺进纵队(原为江苏抗日义勇军)在泰兴一带袭击日伪后转移到扬中一带。一天,参谋长张震东突然接到了陈毅指挥捎给他的信:“震东同志,关于你和你纵卫生员高英同志的婚事,组织上同意你的申请”,张震东遵纪到高英,把组织上的意见告诉了她,高英羞答答地说:“陈毅指挥和粟裕副指挥工作那么繁忙,敌们不能再让组织和领导  相似文献   

16.
正1948年10月中旬,已经是辽沈战役第一阶段收尾时期。为全歼锦州国民党军,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指挥第4纵队、第11纵队和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4师、独立第6师、炮兵旅,奉命防守塔山,阻止华北国民党军增援。阻击部队在敌众我寡的条件下,英勇顽强拼杀六天六夜,四战四捷,打出了威风。塔山阻击战,无论是战斗作风,还是战术思想,都堪称人民解放军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八年二月,由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改编的新四军三支队六团一千三百多名指战员,在团长叶飞、副团长阮英平的率领下,振长缨,赴国难,挺进苏皖抗日前线。六团北上时,我是三营九连连长,经广昌到南昌时,我调任七连连长。部队穿越鄱阳湖,到达安徽太平县集结。这时,我又调军部特务连,不久,奉命挺进苏南茅山建立  相似文献   

18.
拜将之时,多少将军风华正茂1988年,贺老总的儿子贺鹏飞作为总参军务装备部部长,44周岁被授予少将,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将军,然而与曾横戈马上,东拼西杀的老将军授衔时比,已经不年轻了。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最年轻的大将许光达只47岁,大将粟裕、谭政也只48岁。最年轻的上将肖华当时才39岁,这位被誉为“娃娃司令”的儒将,12岁在老家江西兴国参加革命。17岁,还未脱离稚气,便担任红军“少共国际师”政委,22岁便被任命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除肖华外,上将年轻者依次为刘震、陈锡联,40岁,叶飞、李天佑、杨成…  相似文献   

19.
70年前,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随县(今随州市曾都区)万和店,绽放绚丽鲜花,结出了两个硕果:一是成立了“华中游击纵队第三游击支队”(后改为第五战区第一游击纵队独立大队。1940年2月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信应总队第三大队);二是开办了“华中游击纵队第三游击支队战时青年训练班”(简称“青训班”),  相似文献   

20.
正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将红一师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由杨成武任团长兼政治委员。1937年8月22日,杨威武率部由陕西三原云阳镇出发,向抗日前线挺进。在山西省繁峙县上寨镇,杨成武接受了挺进敌后阻击来自涞源城和广灵的增援日军、确保平型关主战场歼灭侵华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