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949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写了一首《和柳亚子先生》的七律,以答复柳亚子《感事呈毛主席》的一首七律。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而同人知道柳亚子大多也正是得助于渎毛泽东的诗词。  相似文献   

2.
孟昭庚 《党史文汇》2010,(10):37-39
不少国人知道,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然而,对由诗词唱和所生发的柳亚子那桩"反动印章"案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胡乔木作为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不仅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毛泽东交办的一些文件、文稿的起草工作,而且由于他与毛泽东同志对诗词的共同爱好,彼此之间经常切磋、研究诗词。翻开《毛泽东诗词选》,虽然没有毛泽东与胡乔木直接唱和的诗词,但毛泽东许多首诗词的发表都和胡乔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孟昭庚 《党史纵横》2010,(12):40-41
国人皆知,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然而,对由诗词唱和所生发的柳亚子那桩"反动印章案"至今却鲜为人知。 渝州赠词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为与蒋介石谈判国内和平,由延安飞抵重庆,轰动山城,令世界瞩目。时据重庆的柳亚子亦深为毛泽东的伟大气魄所折服。  相似文献   

5.
柳亚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郭沫若曾称柳亚子先生为“今屈原”。茅盾认为“柳先生的诗,反映了前清末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时期的历史,亦即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称之为史诗,是名副其实的。”柳亚子一生与毛泽东有过三次聚会。第一次是1926年5月在广州;第二次是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两位诗人之间的友好交往、诗词唱和、书信往来,为中国的诗坛留下了一段千秋佳话。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柳亚子、周世钊、郭沫若三位朋友各有过几次诗词唱和,但柳毛的首次诗词唱和(柳亚子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和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影响最为深广。在毛泽东所有已发表的50多篇诗词中,《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虽不似《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的“战锦方为大问题”诸说不同,见解各异,但因着对柳诗的不同理解,也就多少对毛诗中“牢骚”的史实背景有不尽一致的归结。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在重庆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第六届年会,同时举行的还有重庆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成立大会。近100名代表共聚山城,纪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发表60周年,共同探讨毛泽东诗词的史诗性。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二届会长贺敬之以书面方式致开幕词。开幕词指出,60年前,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重庆发表。“这次发表轰动山城,传遍全国各地,使世人知道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是伟大的诗人。这首咏雪词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珍品,是他的代表作。”“这首词的发表与传世,是中…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和王尽美都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大诗人。1996年,为纪念毛泽东逝世20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集》,共收入毛泽东诗词67首,这是迄今为止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的一本诗集。而王尽美也是一个诗人,而且多才多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应以作者的革命历程为主要依据,从创作题材与主题的变化上去划分阶段.毛泽东没有也不可能在自我感觉"并未入门"的近体诗这一门类中,作带有某种限制的"被动式"创作.他的以意唱和正是政治家诗人的一种合乎逻辑的选择.毛泽东请人修改自己的诗词,主要是出于对这些作品艺术性的把握,而非文体的区别;为他人修改作品则主要是考虑求改者的身份.即使在诗词修改这类最能显示诗人风采的精神活动中,毛泽东仍不失政治家的本色.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览》2011,(2):56
1949年3月28日夜,与毛泽东相识23年、诗词唱和不断的柳亚子写下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诗中充斥着他内心的不满和牢骚,流露出了归隐故乡之意。这一天离柳亚子到北平不过10天、毛泽东进北平只有3天。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是一位"立德、立功、立言"兼具一身的伟人,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诗人。毛泽东诗词以其冲天的豪气和雄健的风格深受世人瞩目。他后来曾自我总结说:"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毛泽东写"风花雪月"的诗词有45首,寄托着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5,(1)
<正>毛泽东是一位哲学家,一位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性哲学著作、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哲学家。毛泽东又是一位诗人,一位写出了《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等许多脍炙人口诗词的大诗人。毛泽东诗词与毛泽东哲学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两个领域,而是有着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联系。那么,毛泽东哲学是怎样影响和促进着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词又是  相似文献   

13.
<正>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现代著名诗人。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被誉为“文坛新人”。一生出版诗集、诗论集和毛泽东诗词研究著作60多部,代表作《有的人》流传甚广。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毛泽东与臧克家,虽无诗词唱和,但他们之间有关诗词的对话、研讨之密切、  相似文献   

14.
翻开《毛泽东诗词》,可见与毛泽东唱和较多者,除柳亚子外,就是郭沫若了。这既可见毛泽东对郭沫若诗词成就的赞赏,又可见他们之间几十年的友情。  相似文献   

15.
柳亚子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诗人,他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一度传为佳话,毛泽东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就是在1945年重庆国共谈判期间,经柳亚子首次公布于众的。然而,说到柳亚子和汪精卫的交往,一般人可能就不大清楚了。  相似文献   

16.
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人民军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一个是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和历史学家,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风雨历程中,毛泽东与郭沫若以诗词为重要纽带,过从甚密,相互唱和.结下了别样的诗友情谊。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和王尽美都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大诗人。1996年,为纪念毛泽东逝世20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集》,共收入毛泽东诗词67首,这是迄今为止收录毛  相似文献   

18.
吴正裕 《党的文献》2014,(2):113-117
美国斯图尔特·施拉姆教授和日本学者武田泰淳、竹内实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1946年,诗人佩恩在延安访问期间曾听说编印过一本收录有70首毛泽东诗词的诗词集。这一信息受到了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追根求源之后,终于在《林伯渠同志诗选》中发现了《读〈风尘集〉有赠》诗二首,经过研读与分析,可以推断出诗中提到的《风尘集》就是毛泽东编印的第一本个人诗词集。据考证,佩恩关于这一诗词集的说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存在讹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诗词集的名称应为《风尘集》,而不是《风沙诗词》或《风沙集》;第二,诗词集应是毛泽东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之间在瓦窑堡编印的,而不是在延安;第三,收录的诗词篇数应为7首或17首,而不是70首;第四,印数极少这一说法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9.
柳亚子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和许多共产党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柳亚子与毛泽东的交往备受世人关注。他们同是诗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通过诗词唱和,达到互相理解和沟通,留下了饶有意味的神来之笔。 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是一个开天辟地的政治家、纵横捭阖的军事家、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一生抒写了70多首诗词,这一首首史诗真切地写照了革命洪流中昂扬进取的奋斗精神,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建设进程中的壮阔场面。作为诗人,毛泽东是政治家诗人,他的诗篇不仅是其个人心路风景和人格魅力的表达,更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历程的生动描绘。选取毛泽东诗词这个独特的视角,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四个横断面,重温党在革命建设峥嵘岁月中的风风雨雨,领略和感受党的先进性历程,会让我们受到更加生动而深刻的教育。一、中国共产党的初创与《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