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唯心主义的平等观,确立了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平等观。了解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平等观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它对促进社会平等的建设,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温敏 《学习月刊》2012,(6):39-41
追求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恩格斯在于1876—1878年写作完成的《反杜林论》一书中,有力地批判了杜林唯心主义平等观的荒谬性,并通过对平等的历史考察,分析了平等观念的产生与历史发展过程,阐述了无产阶级平等观的实质。恩格斯指出,没有抽象的平等,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一编第十章《道德和法。平等》中详细深刻地批判了欧根·杜林使用先验主义方法论论述的抽象平等观,揭露了其为资产阶级辩护的本质,同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思想。恩格斯指出,平等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是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而非永恒的真理。研究恩格斯所阐述的平等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虚伪的平等思想,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反杜林论》“概论”思考题解答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必须以科学的哲学世界观为理论基础?《反杜林论》是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同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进行论战的一部著作。在这部著作的“概论”中,恩格斯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产生以前,旧自由观的唯心特质使其在实践层面未能解决实现个人自由这一现实问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自由观的客观必然性、社会历史性、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制约性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完成了自由观的理论转向。《反杜林论》中自由观的理论转向不仅从实践层面解决了个人自由的实现问题,而且对明晰当代中国社会个人自由实现问题的理论来源,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反杜林论》是第一部系统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的重要著作,其中也包含了恩格斯零散的生态观的思想,最主要是关于生态自然观的论述,如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反观中国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杜林论》中的生态思想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杜林论》是第一部系统而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整个学说的重要著作,并且被形象地比喻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编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方面。《反杜林论》哲学编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深刻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如何依据恩格斯的有关思想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张大军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是一部论战性的科学巨著。它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分析了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最重大的问题,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9.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建立的标志性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普及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回顾恩格斯创作和出版《反杜林论》的历史过程,研究这部经典著作在俄国的传播,对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及思想的传播,特别是《反杜林论》的历史命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于公平进行了精彩的论述,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公平是一个历史概念,辩证地看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的实现是一现实的运动。恩格斯关于公平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公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系统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社会生产力为主线,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制度竞争最终取胜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恩格斯这一理论是开放的,开放地面对外部的各种批评而接受变革,开放地面对外部世界的种种变化而容纳多样性。它因开放而更具生命力,其相关观点有些在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中已经得到证实,还有的在21世纪新经济革命中得到验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重要思想资源,并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得以发展,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也可通过深入学习这一理论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2.
王传利 《前线》2014,(4):56-57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写的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1880年,恩格斯应马克思女婿保·拉法格的请求,根据《反杜林论》中的《引论》第一章、第三编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三章的相关内容补充和修改,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名,分三期连载在法国《社会主义评论》杂志上。1883年出版德文版时,改名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曾被译成波兰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俄文、丹麦文、  相似文献   

13.
杜林从唯心史观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出发,认为政治暴力是社会历史最根本的因素,政治关系是历史上最基础的形式,将科学的理论倒置,严重阻碍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发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暴力论"三章中严厉批判了这种唯心史观,通过论证政治制度、政治权力和国家的暴力工具取决于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生产状况,阐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唯物史观的科学原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南和价值引领。唯物史观具有永恒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当代仍然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巩固国防、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祝志男 《前线》2014,(8):72-73
<正>《反杜林论》作为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因其使命的重大与内容的经典,观点的鲜明与语言的犀利,经百年而不衰,历千锤而弥新,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部著作之所以经久不衰,源于其赢得的历史地位与蕴含的现实价值。赢得了思想交锋的重大胜利"这部著作决不是什么‘内心冲动’的结果。恰恰相反"。这是《反杜林论》一书三个版本的序言中的第一句话,也是恩格斯撰写《反杜林论》的原始初衷。恩格斯之所以开宗明义地指出,迫使其放下手头工作"决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的决然选择,主要基于以下的原因。众所周知,1875年5月,德国工人运动中的两个组织——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合并,成立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由于两派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概论"中着眼于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协同构建,将马克思新世界观阐发为一个"一体三面"、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多功能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6.
泰戈尔说:"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早就告诉我们,人类和社会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永恒的,客观的,没有起点和终点,运动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杜林先生在其撰写的《哲学教程》中胡说物质和运动是可以分离的。他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使他在一系列问题上陷入了唯心主义先验论。这就意味着我们拜读恩格斯先生的《反杜林论》哲学编能更多的了解杜林先生的折中主义的哲学以及恩格斯对杜林观点的反驳和批判,他在《反杜林论》中的驳论、悖论和立论能对我们系统了解和钻研科学技术哲学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杜林和恩格斯观点的不同;接着从恩格斯对杜林的驳论来建立自己的悖论和立论方面加以诠释;最后简单叙述了恩格斯的方法论;以便今后能更好的指导我的学习和工作。  相似文献   

17.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说过这样的话:“化学正在取得异常迅速的成就,而希望赶上它的化学家们则处于不断脱毛的状态。不适于飞翔的旧羽毛从翅膀上脱落下来,而代之以新生的羽毛,这样飞起来就更有力更轻快。”恩格斯在1885年为《反杜林论》第二版写的序言中,引用了李比希关于“脱毛”的说法,谈到他曾用了8年当中大部分时间钻研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使自己在知识更新上来了一个彻底的“脱毛”。正是凭着这种脱毛换羽的求知精神,恩格斯写出了《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不朽巨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自由和必然辩证关系的辨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正确理解自由和必然的关系对认识、把握思想教育的客观规律,坚持、实现思想教育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增强高校思想教育实效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说道德     
道德是不是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万古一致的?恩格斯对这个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他在《反杜林论》中说:“所有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而因为直到现在社会是在阶级对立之中发展,所以道德总是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结构层次(环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从直接考察生产过程出发,认为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内部整体性结构,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将生产关系概括为“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