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孙伟 《党的文献》2018,(4):54-60
在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岁月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共丢失过两次。第一次丢失后,毛泽东考虑到井冈山的物质条件、东固的斗争经验和赣南、闽西的实际情况,决定红四军主力不打回去,留在赣南闽西发展,由彭德怀率小部分兵力打回。第二次丢失后,毛泽东考虑到形势与之前相比有较大不同,如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日趋形成,赣南、闽西的红色区域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央已经同意红四军在赣南、闽西创建大块革命根据地等因素,决定不派红四军主力收复被敌人占领的大小五井等地。上井冈山是正确的、合理的,为适应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下井冈山也是必要的、符合历史趋势的。  相似文献   

2.
谭震林是湖南攸县人,1902年出生,1926年入党。1927年11月担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主席,1928年10月担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11月被指定为统辖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 1929年3月,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谭震林坚定地执行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导致了他在古田会议前后与毛泽东共沉浮。 一、古田会议之前  相似文献   

3.
《北京支部生活》2006,(10):23-23
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开始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和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  相似文献   

4.
周英才 《党的建设》2007,(10):53-53
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开始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和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后,决定向  相似文献   

5.
正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了创立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由此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的力量,为进一步扩大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  相似文献   

6.
<正>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创建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于是,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井冈山赢得了"中国革命摇篮"的美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1.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大革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位于湘赣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确定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轶闻,毛泽东是在两次听别人说到井冈山的情形之后才开始留意起这座原来不为人知的大山并作为革命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2,(7):35-37
井冈山精神 背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武装,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军和湘南农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相似文献   

9.
正从1929年2月上旬首度进入瑞金地界,到1934年10月上中旬离开此地,毛泽东在瑞金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六个年头。六年里,中国苏维埃运动盛极而衰,毛泽东个人境遇也每况愈下。然而,疾风知劲草,岁寒识松柏,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以下几则故事,或许能略微表现毛泽东的伟大、过人之处。"瑞金是个好地方"1929年1月14日,为打破湘赣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下山向赣南游击。由于人生地不熟,为正面避敌,红四军专拣人迹罕至的赣粤  相似文献   

10.
正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上井冈山,首创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半年后,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湘南暴动的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所部胜利会师,从而聚集了强大的正能量,历练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新阶段。"久有凌云志",是毛泽东、朱德重上井冈山心中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不仅井冈山人民深切盼  相似文献   

11.
正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由此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的力量,为进一步扩大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形成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湘赣边界军民创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在这块革命根据地进行的以军事斗争为主的革命斗争,堪称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影响所及何止当年。身为井冈山斗争亲历者,更是领导者、设计者的毛泽东和朱德,对这段充满血与火、诗共画的岁月,自是萦回脑际难以忘  相似文献   

13.
《军队党的生活》2010,(2):78-78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80多年后的今天,井冈山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接待了一批批实地探寻“井冈山精神”的游客。许多人经历了井冈山红色之旅后,在体会文章中感慨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巍巍五百里井冈……”其实,“五百里井冈”用在这里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14.
所谓井冈山时期,是指1927年8月至1930年10月期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湘赣边、赣南闽西创建红军和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历史阶段。在井冈山和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党和苏维埃政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执政建设实践和理论活动,培养和积累了坚定信仰的执政理念,到群众中去的执政宗旨,工农武装割据的执政方略,发展经济的执政要务,注重民主法制建设的执政方式,厉行洗党的执政保障,调查研究的执政作风,培养人才的执政要求,敢闯新路的执政胆略,思想政治工作的执政方法,无私奉献的执政品格,艰苦奋斗的执政精神等许多宝贵的执政经验,对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深刻有益的现实启示和全面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虹 《党史文苑》2012,(1):34-36
对中共党史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有所研究的同志都知道毛泽东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布告》及红军第四军军党部编印的《中国共产党宣言》。这两份文件应该是红四军主力1929年1月中旬撤离井冈山根据地前形成的最后两份文件,同时也可视为红四军主力开拓赣南闽西农村革命根据地直至创建中央苏区的最初两份文件。  相似文献   

16.
易小兰 《湘潮》2015,(7):39-41
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中期,毛泽东、朱德等带领部队在湘赣边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桂东曾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北接湖南酃县(今炎陵县),东接江西遂川县,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曾在该县进行革命活动,并在根据地初步形成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方式,以后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基本方面之一,成为克敌致胜的一个法宝。因而桂东被公认为红色基因所在地。  相似文献   

17.
红军下井冈 武阳觅向导 由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从1928年6月开始,国民党调集湖南、江西两省军队对井冈山发动一系列"会剿".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仅面临严重的敌情,而且经济十分困难.为打破这一不利局面,1929年1月1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军长朱德和党代表毛泽东率主力约3600人向赣南出击,突进敌后方,...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朱德等人领导湘赣边界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来的。但这块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也与袁文才的努力分不开。这个绿林出身的井冈山的客籍民众领袖,在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一、投身革命,促进了湘赣边界工农运动的发展,关键时刻保存了党的有生力量“中国的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而是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起来过的地方”。湘赣边界各县在大革命时期卷起的工农运动的狂飙,为其后的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雄厚有力的基础,而袁文才则是这个基础的一块巨石。  相似文献   

19.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创建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于是,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井冈山赢得了"中国革命摇篮"的美誉。  相似文献   

20.
大哥带领他走上革命道路 江西永新地处湘赣边界,是革命运动兴起较早的县份之一。1928年5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首次攻占县城,永新人民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进一步觉醒,跟着共产党、毛委员闹革命。从此,永新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随后,又成为湘赣苏区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