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思想的繁荣、理论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只要坚持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大胆探索,积极进取,广大哲学社会  相似文献   

2.
清泉 《江淮》2011,(12):28-29
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个多么光荣、神圣而响亮的称号!她经历了90多年腥风血雨的严酷洗礼,浸染了无数革命烈士的宝贵鲜血,召唤了多少志向宏伟、理想崇高、充满激情、奋斗不息的仁人志士,吸引了多少怀抱利器、心系天下、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英贤俊杰……这一称号是那么高洁神圣,让人倾心仰慕、感慨赞叹,给人以无穷的鼓舞和力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数千年的吏治史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贤臣俊士不乏其人。他们有的铁面无私,奉公执法,作风严谨,一尘不染;有的虽为官宦后代,却能戒奢以俭,独善其身,永葆清廉,终生不贪;有的虽宦海一生,却家无私积,两袖清风,兢兢业业,廉明若水。为官之道重在存心立品。  相似文献   

4.
刘玉成 《求是》2012,(17):45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孔子的弟子宰予"昼寝",孔子知道后气愤地骂他是"朽木不可雕也"。"昼寝"就是白天睡觉。一个人大白天无缘无故地睡懒觉,无疑表明他精神的萎靡,违背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人如果总是以这样的精神去面对每日的生活,如何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呢?孔子的气大概是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珍品和精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民为贵,君为轻"的重民贵民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什么?人们可以给出许多答案。我认为文化的实质是"以文化人",文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把学识内化为精神、修养、人格和力量,给自己以信心,给别人以温暖。文化是对理想信仰的追求。文化人应该心有信仰、胸怀理想,即使经历挫折遭遇不幸,也依然执着追求,无怨无悔。真正的文化人应该仰望星空、施展抱负,古代士大夫尚且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崇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天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前线》2017,(2)
正继承和弘扬君子文化,对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价值观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君子文化崇尚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追求,展示的是勇于承担时代重任、关心天下兴亡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民族进步和国家富强,笃守善道,执德弘毅,鞠躬尽瘁,勇往直前。特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14):23-23
我国传统知识分子历来推崇为天下担当、为国家担当、为民众担当,鄙视那些蝇营狗苟、耽于私利之人。他们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推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然而,这些年来受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蚀,一些所谓的“为官之道”“为政之道”在社会上在党内潜滋暗长。  相似文献   

9.
<正>科研是以探索、认识未知为基本任务的一项创造型劳动。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研究社会现象和规律的人文科学,以探索、认识、把握、总结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为己任,以维护、宣扬、引领真理、正义、公平、和谐、美善为宗旨。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万万民众著学立论,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奉献思想产品是每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
谱写人与自然关系的“协奏曲”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篇章。我们要立足于人类文明发展史,厘清人与自然关系观念演变的历史脉络,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底蕴;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呈现、认识论意蕴、方法论优势、价值论特色和世界史视野,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战略性、系统性、人民性和全球性;坚持以生态文明发展观念为天地立心,以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为生民立命,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万世开太平,有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11.
杨亚利 《学习论坛》2007,23(9):54-56
张载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文关怀;"民吾同胞"即人与社会和谐的理想;"利民"、"足民"的治理社会宗旨;恢复井田制以求均平的社会改革方案。张载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正朱德,这是一个曾经响彻山河,汇聚民心,震慑敌寇的名字。在中国工农红军之父、八路军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等称号中,更为突出并贯穿他革命征程始终的仍是朱德之"德"。他的"德",立天地之间,传万世而不竭。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谈到朱德时曾感叹道:"朱德"这个名字对于他本人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朱德两个字,在文字上就是"红色的品德"。实际上,朱德是"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传奇式的统帅和士兵",他  相似文献   

13.
"太平"一词产生于战国时期,到东汉中后期而终成人们观念世界中理想社会的代名词,其标志便是王充所著《论衡》和王符的《潜夫论》。王充在赞同五帝三王的时代为"太平"之世的同时,并不认为"太平"是遥不可及的一种社会政治局面,在他看来,判断一个时代是否属于"太平"之世,首先要看统治体系中的成员是否具有良好的政德和作风,其次要看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风气的好坏,而社会安定有序和民众安居乐业是"太平"之世的根本标志和征验。如果说王充的《论衡》执着于对古往今来"太平"之世的如数家珍和对"太平"之世基本特征的阐述,那么王符则在此基础之上扮演了"接着讲"的角色,即着重围绕何为"太平之基"及何以"致太平",展开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有没有大局意识,有没有全局观念,有没有远见卓识,是评价一个执政党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人事业上能否可为、可信的基本素质能力。大局意识如何牢固树立,首先要清醒认识"大局"。当下中国的"大局"是什么?那就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一心一意谋事谋业,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中国梦的首要目标,继而完成  相似文献   

15.
朱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作为党和国家的伟大领袖,朱德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伟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家风建设上也堪称典范。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朱德严于律己并严格要求亲属及身边同志,以身作则,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自奉勤俭,形成了"立德树人、勤俭持家"的红色家风。朱德红色家风思想的形成并不是空穴而来,而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外部环境及个人因素的交叉影响,才趋于成型。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5,(4)
<正>"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座谈会上的重要论述,也是习总书记对新时期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阐述。"民之所好"贵在心中有民,公仆"好之"重在行动为民。党员干部要树立心中有民、行动为民的政绩观,解决好为谁谋事业、怎样谋事业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70年风雨兼程,一张报纸,为人民抒写,铺展跨越风姿共筑小康伟梦。70年岁月流金,一颗初心,与时代同行,激荡金黔大地奏响奋进凯歌。70年前的11月28日清晨,崭新的《新黔日报》创刊号正式出炉。砸碎旧社会沉重枷锁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为万世开太平的真理热血、救民于水火的滚烫激情,庄严地定格在新闻纸的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13,(2):49
1962年,是我国经济特别困难时期。这一年春节,朱德把他的儿孙们召集到家里,开了一次家庭会议。朱德说:"平时你们都在集中精力忙工作、忙学习,现在借节日团聚的机会,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家史,让你们知道为什么要革命。"  相似文献   

19.
<正>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曲折经历,是中共党史上为人熟知的事件。其中曾经最引人议论的是陈独秀何以"拒绝"朱德入党,使得朱德在远赴欧洲时才得以实现心愿。回顾朱德入党的过程,至今仍有值得人们回味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潘宏 《党的建设》2021,(8):61-62
毛泽东称赞朱德为"人民的光荣",周恩来高度评价朱德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因为朱德在中国近现代革命中的经历最全面,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最典型,他心甘情愿地"投降无产阶级",作为"红军之父"在人民军队创建史上最具代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足迹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向中央写的调研报告最多,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朱德的一生与中共党史密切关联,朱德谈学习中共党史对后人有诸多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