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得益于贵州大数据产业的高速发展,安防行业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不断深度融合,行业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参与揭榜对于企业发展是一次重大机遇。对于揭榜项目来说,和民营企业的深度合作也是一次全新尝试。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相似文献   

2.
揭榜挂帅     
正悬榜,或许从古至今被视为"求仁得仁"的最后一计,但同样也是一则好计。从公榜于天下,到人才解困境,透明、公平一直是悬榜揭榜的"优秀品质"。也是在这种"优秀品质"的加持下,人才得以展露头脚。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今年,针对如何应对新冠肺炎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当前,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也要从“揭榜挂帅”中得到启发和教育,敢打翻身仗、敢啃硬骨头,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挂帅出征、闯关夺隘...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就要构建科技创新系统以整合科技资源、建立科技创新的市场体制以及完善企业  相似文献   

5.
以"一核两翼"科技创新协同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要着力解决"一核两翼"科技创新协同面临的问题、挖掘潜力;积极构建"一核两翼"科技创新协同路径、激发活力;建立完善"一核两翼"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制度、增强引力,不断推动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实行"揭榜挂帅"发布技术榜单以来,引进智力资源和前沿技术,借助全国力量解决贵州难题。在煤炭工业领域,贵州省科技厅会同省能源局,先后发布了3批8个技术榜单和"煤矿井下5G技术应用示范"重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指南,悬榜招才攻克长期以来制约贵州煤炭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7.
苏屹  梁德智 《奋斗》2023,(6):49-5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硕果累累,全省科技成果库汇集入库成果6510项、在研项目2572项,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净增867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63.5亿元,同比增长31.4%,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榜单38个项目成功揭榜,带动企业出资2.36亿元,占比60.94%,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凸显,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面向"十四五",内蒙古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强化重大科技创新攻关、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9.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坚持"两座山"的发展理念,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美丽浙江建设。抢抓"两个革命"的历史机遇,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以建设科技大市场为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强化"两只鸟"的方法,狠抓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围绕破解"两张皮"的目标,着力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确立"两个第一"的意识,大力推进人才发展和创新环境建设。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再创浙江发展新优势,关键要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不断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科技大市场为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10.
正"设总奖金1000万元,面向全球征集并遴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2月中旬,浙江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科技创新应用重点任务招贤榜》,涵盖了医疗检测类、疫情防控类、日常生活类、基础平台类领域15项揭榜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抓住科技创新,便抓住了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一项国策,积极鼓励支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科技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作出的科学判断,既给我们指明前进方向,也提出具体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正确把握创新方向,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沈阳市抓住先行先试的发展机遇,激发创新潜力,点燃创新引擎,贡献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沈阳经验"。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落地。近年来,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中科院大学机器人学院、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中科大材料学院、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字号"科技创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支撑动力方面提出新的战略思路。从三者的关系来看,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围绕现代化建设全局、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三者之间形成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科技领域抓落实,要紧紧围绕建设科技强国这一目标深入推进。新疆以科技创新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新疆创新发展依然面临着突出的现实问题,还应持续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强化科研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优化完善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石家庄市鹿泉区以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突破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园区、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等“四个平台”建设,充分激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以合作模式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鹿泉区联合河北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   

15.
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常抓不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当前,在沈阳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道路上,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7,(4)
<正>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当前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新常态下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然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进草原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以发展理念创新引领发展思路转型,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人才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以体制机制系统创新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以优化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努力实现山西的转型发展,为"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8.
王勇刚  王静波  孙宇 《奋斗》2013,(12):26-26
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中多次强调,实施创新驱动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要“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今天,站在新的改革发展起点上,必须进一步增强推进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新活力,确保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9.
正坚持新发展理念有利于转变国有企业发展观念,充分激发改革发展活力,提升国有企业效率与效益,从而将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反映  相似文献   

20.
任晓刚 《前线》2023,(10):52-55
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是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重要条件,是积极构建创新高地的重要基础,是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的重要保障,是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坚持激发首都科技创新要素的活力动力,发挥整体效能,通过加速推进机制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政策、聚用科创人才、打造核心产业、加强国际科创协作,能更好地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关键要素汇聚北京,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