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新四军历史研究,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决定2013年下半年召开主题为"新四军与上海"的学术研讨会。为此,特面向全国举办征文活动。征文选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自选):一、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建设研究(1)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2)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3)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为上海解放和接管作出的历史贡献。在解放上海战役中,新四军的老部队是重要攻坚力量,一大批优秀的新四军老战士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人员献出了宝贵生命;上海解放后,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培养的大批干部,在上海的接管和建设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全国抗战时期,上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对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有力支援。这一支援工作,就内容而言是全面的,就时间而言是全程的,并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鉴于上海的优越条件和特殊地位,其支援工作对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具有其他城市和地区难以替代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庚 《党史文汇》2008,(5):46-51
1941年,陈毅出任新四军代理军长后,为了加强新四军和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和文化建设,请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动员一批资望较深的科技、文化界进步人士来江北抗日根据地考察,若他们愿意留在根据地工作,在安排上一律给予优待。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政治家、新闻出版家邹韬奋,也是这次自愿到江北抗日根据地考察的名人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1939年春末夏初,罗炳辉率新四军五支队从皖南突破敌人的长江封锁线,挺进到淮南皖东地区。经过三打来安城和1940年著名的半塔保卫战,终于建立起了从淮河南岸的苏皖边界地区直到淮河北岸的淮宝地区、纵横各100多公里的淮南皖东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新四军五支队被改编为新四军二师,由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兼任师长,罗炳辉任主持实际工作的副师长,1942年任师长。在此期间,罗炳辉在淮南抗日根据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军人要智勇双全"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淮南抗日根据 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地区创建的 第一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又称皖东 抗日根据地。因津浦铁路从皖东境 内穿过,日军占领津浦铁路后,皖 东被分割为路东、路西两个地区。 邓子恢是开创淮南抗日根据地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4年4月,邓 子恢随同新四军军长叶挺渡过长江,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成立新四军江 北指挥部,为将来建立淮南抗日根 据地、发展华中抗日武装力量做好 准备。  相似文献   

7.
钟期光在江南敌后李思贤抗日战争期间,钟期光同傅秋涛,率湘鄂赣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部队转战江南,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下面叙述的是钟期光在江南抗日的几个故事。料敌如神1938年4月,新四军组建抗日先遣支队,粟裕任司令员,钟期光任...  相似文献   

8.
巢湖是革命老区,党史资源丰富。巢湖是党领导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新四军第七师是战斗在皖江地区的主力部队。皖南事变后,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和根据地实行了疯狂的军事进攻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为了生存和发展,新四军第七师肩负起反“扫荡”、反磨擦对敌作战和经济建设双重任务。经济建设从开展减租减息、支援农业生产、举办水利,到发展贸  相似文献   

9.
在抗战中,上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积极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6,(1)
苏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共领导的新四军在华中最早开辟的根据地,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和浙江、安徽的一部分。沪宁杭沦陷后,苏南成为日伪统治地区的心脏地带,也是汪伪政权的核心区域。苏南抗日根据地在与日伪顽的斗争中,为贯彻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做出了关键性的作用。因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价值,对现有成果进行梳理,对研究苏南抗日根据地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挺进敌后,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决策,是毛泽东关于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发展运用。中共上海地下党在毛择东这一伟大战略思想指导下,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作出了两方面的重大贡献.一方面是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才望革的优势,从人力物力上全面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敌后根据地的巩固、建设和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深入上海外围敌占区农村,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05,(9)
1、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 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七七事变 2、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是( )。 A、九一八后东北义勇军抗日 B、一二九运动 C、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抗日 D、十九路军在上海抗日 3、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是( )。 A、晋绥根据地 B、晋鲁豫根据地 C、苏南根据地 D、晋察冀根据地 4、下列不属于新四军在安徽建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  相似文献   

13.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新四军奔赴苏南,到1939年底基本上形成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苏南抗日根据地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日伪的重要基地,是新四军向北向东发展的阵地,到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军南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巢湖足革命老区,党史资源丰富.巢湖是党领导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新四军第七师是战斗在皖江地区的主力部队.皖南事变后,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和根据地实行了疯狂的军事进攻和严密的经济封锁.  相似文献   

15.
全面抗战时期,刘少奇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着力加强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强化党对军事斗争和政权建设的领导,为夺取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1942年,太行山遭遇百年难遇的旱灾,日军又加紧"扫荡"和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远在千里之外的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得知这一情况后,于1943年初向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发电,表示新四军可抽调一部分物资支援八路军。因江南、华北相距遥远,中途敌人层层设置关卡,八路军在接收款物过程中,采取了"接力转接"的方法:在天津、青岛、上海设立三个站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边沿的林县、武安县设立两个站点,通过中途货卖成钱、钱买成货、倒换币种,将款物转送到太行山。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新四军成立66周年,抗日战争胜利58周年之际,由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编辑(马洪武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史》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我们热烈祝贺这部史书问世!  相似文献   

18.
钱毅的老家在安徽芜湖,1928年举家迁居上海.1941年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就在那一年,钱毅的父亲钱杏邮带着全家从上海来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苏北,全家参加了新四军.钱毅时年17岁.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2月1日,由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主办,中共龙岩市委、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协办的"南方红军游击队与新四军"研讨会在龙岩古田召开。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南京军区原司令员朱文泉,第一副会长、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昊苏,第一副会长、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徐承云,常务副会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张宝康等出席会议。龙岩市委书记梁建勇致辞。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20.
正1942年11月14日到12月16日,日军调集精锐部队平林第十七师团、第十三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及伪军等总兵力万余人,在骑兵、坦克、飞机配合下,分5路对淮北根据地进行"扫荡",妄图通过不断蚕食、清乡,逐步扩大伪化区,缩小我抗日根据地,消灭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及淮北党政机关。朱家岗保卫战是淮北抗日根据地33天反"扫荡"中的一次关键性战斗。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六团英勇顽强,在敌我数量、装备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击退了敌军疯狂进攻,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宣告了敌人大"扫荡"的失败,巩固了淮北根据地。这次战斗也因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抗战史上的一场经典战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