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党史月刊》2014,(7):42-42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序列表中,红色娘子军的正式番号是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第2独立师第3团女子军特务连。红色娘子军这一称谓是怎样产生的呢?有人说是得名于吴之等人创作的琼剧《红色娘子军》,也有人说是得名于梁信创作的电影剧本《红色娘子军》。其实,这都是误传。  相似文献   

2.
朱冬生 《党建》2019,(5):52-55
正"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用芭蕾艺术展示革命战争,传承红色基因,是世界芭蕾艺术的首创。如今,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它依然傲立在中国文艺舞台高高的山巅之上。冯增敏和她的《红色娘子军》回忆文章1956年7月,为纪念建军30周年,中央军委决定出版一部反映我军30年革命斗争史的回忆录文集。  相似文献   

3.
2014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迎来了首演50周年,值得关注的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还亮相马年春晚;这部剧的价值和内涵,已经超越了时代和意识形态的局限,可以说《红色娘子军》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这首传遍了大江南北的红色娘子军连歌曾感动和激励了几代人……海南岛万泉河畔是红色娘子军的故乡。今天,当我们穿越70余年的时光,走进位于琼海市郊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中的纪念馆,驻足在身背斗笠、钢枪,英姿飒爽的娘子军女战士雕像前,有幸听到娘子军老战士讲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苏维埃布告:妇女们拿起枪来在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红色娘子军连旗和写有"娘子军"三个大字的斗笠。望着历经战火硝烟洗礼的战旗和斗笠,人们的思绪随着老战士的讲解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相似文献   

5.
<正>携手《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的创作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上,林默涵不仅是领导者,而且是理论家、实干家。京剧《红灯记》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的创作,就倾注了他和周恩来的大量心血,凝聚了他们的智慧。1963年2月下旬,在上海养病的江青观看了根据电影文学剧本《自有后来人》改编的沪剧《红灯记》,认为不错,随  相似文献   

6.
正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上,曾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党组书记的林默涵(武平人),具体领导了京剧《红灯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以及《东方红》的创作。一、周恩来:《红灯记》,我叫林默涵来抓,如果他抓不好,我亲自抓这部抗战题材的作品,以一盏红色的号灯贯串全剧,生动描写了东北异姓一家祖孙三代为了抗战和革命事业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特别是塑造了李玉和勇敢顽强、坚贞不屈的英雄形象。剧中  相似文献   

7.
正"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曾经感染和激励过几代中国人、享誉海内外的电影《红色娘子军》,是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于1962年拍摄的,获首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和最佳配角四项大奖。  相似文献   

8.
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1964年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根据梁信编剧的同名电影改编创作的。这部舞剧表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海南岛一支由妇女组成的红色娘子军,与当地国民党及反动地主武装英勇斗争的史实。舞剧编导者以原有电影剧本为基础,进行了适合于芭蕾表现形式的改编。在舞蹈设计上,广泛地吸收了中国民间舞蹈,从部队生活和军事动作中提炼舞蹈动  相似文献   

9.
“万泉河水清义清,我编斗笠送红军……”2014年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剧中的这首经典插曲虽饱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0.
从艺50多年来,我在《海鹰》《红色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侦察兵》《南海长城》等30多部优秀影片中塑造了一个个军人形象。观众给了我极大鼓励,形容我是"银幕第一军人"。其实我认为,每每投入创作,都要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这是演员最起码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1.
刘文韶 《学习导报》2011,(16):11-13
50多年前,我在海南军区政治部工作。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我深入到琼崖革命老区调查研究和体验生活,创作了一篇题为《红色娘子军》的长篇报告文学,全文2.5万余字,发表在1957年8月号的《解放军文艺》上,  相似文献   

12.
《广东党史》2011,(9):25-25
中国工衣红军历史上有一支赫赫有名的海南琼崖纵队“红色娘子军连”。说起“红色娘子军”,还有一支队伍也应纳入我们的视野,它就是1933年在四川通江县组建的“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较早的正规妇女武装。  相似文献   

13.
电影《红色娘子军》里的娘子军党代表是个男性英雄.其实,历史上的琼崖娘子军特务连的指导员却是个眉清目秀的年轻子女,她叫王时香,如今已届83岁高龄.王时香16岁参加红军.娘子军连队成立时,被上级任命为连指导员.那时,王时香长得清清秀秀,情感也如万泉河般清纯.她的未婚夫庞进国原是个农民赤卫队  相似文献   

14.
1958年6月,北京天桥剧场.舞乐悠扬,纯洁美丽的“白天鹅”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新中国排演的第一部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在此首次公演. 1964年9月,同样是北京天桥剧场.一群穿短裤、球鞋,舞刀弄枪的女兵走上舞台,起初还是立正稍息,很快竟变成了芭蕾舞的脚势.拿着刀枪的足尖舞在这里精彩表演,引起轰动.这就是新中国这第一个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演出现场.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家住二师三○团阳霞煤矿,那个年代没什么娱乐,更别说是电视,最动听的音乐就是矿区喇叭放出来的阵阵歌曲.孩童时最开心的事莫过煤矿安排放电影,记得放《红色娘子军》,影片中见到娘子军战士们在营地进行操练,休息时女战士们引吭高歌.  相似文献   

16.
电影《红色娘子军》诞生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红色娘子军》是著名导演谢晋的成名作,该影片以缜密独特的导演构思、娴熟冷静的镜头技巧以及曲折的故事情节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部电影是如何诞生的呢?本文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五指山热带雨林中流过来一条清澈的河,它就是奔流不息、日夜吟诵着红色经典的万泉河。万泉河畔,屹立着一座美丽的城市——琼海,那是红色娘子军的摇篮。万泉河缓缓东流,流经嘉积镇南门广场悄然驻足。听,这里有红色的召唤——“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这是一支曾经鼓舞了几代中国人的战歌。红色娘子军雕像高耸在面前。面容坚毅的女战士,穿草鞋,打绑腿,背斗笠,短发戎装,肩挎长枪,昂首挺胸向前方。雕像周围,鲜花怒放。一品红红得端庄,黄金梅红得羞涩,美人蕉红得热烈!1931…  相似文献   

18.
向前进!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兰, 替父去从军. 今有娘子军, 扛枪为人民! 每当听到这激昂雄壮催人奋进的歌曲,眼前就会浮现出一支巾帼英雄的队伍--红色娘子军.  相似文献   

19.
正近段时间,在农垦九三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一股"红色暖流"流淌在学生心中。这源于该校党支部在青年学生中开展了一系列以弘扬传统文化、爱党爱国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活动,并组建了一支以党员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教师为主体的"娘子军"红色宣讲团。宣讲团以"传承红色经典,培育时代精英"为主旨,精心制作课件,深入各年级、班级,采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理论宣讲,吸引近千人次学生聆听,通过党员教师的自我教育和理论传播,实现了党建与育人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20.
群众之剑     
陆睿 《当代党员》2010,(6):25-27
5月12日上午9点过,渝中区西三街水产批发市场。 何晴彬想吃泡椒牛蛙。于是,54岁的他来到西三街市场,买好牛蛙,提着塑料袋往家走,嘴里还哼着《红色娘子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