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让人民群众普遍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共同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思想,既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又与时俱进,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进入新时代后,一个重大的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表述,它从根本上回答了发展是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去实现的根本问题。发展为了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旧中国,外敌入侵,"华人与狗"并称,人民当牛做马,毫无人格、尊严和地位可言。中国共产党一成  相似文献   

3.
"人民至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遵循,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又诠释了中国共产党能够由弱到强发展壮大、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以"人民至上"为价值旨归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础,背靠世界社会主义探索发展过程与新中国成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逻辑,立足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视域,通过持续优化和调整,形成了建构现代国家制度的三重维度。深刻领会"人民至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旨归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思想基础与实践意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根本向度与遵循,是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根本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陈涛 《北京观察》2018,(8):28-2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写入党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民政协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设作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的社会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当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要认真学习社会建设理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场合和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的应有理念,同时也是各行业、各团体、各阶层人士的工作导向和价值取向,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最本质的区别。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是党领导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承载着新的内涵,并将始终贯穿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精神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正能量,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空间.确立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新导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理论。  相似文献   

9.
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的时代要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理论创新的生动历程,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相似文献   

10.
郭春明 《前沿》2012,(7):55-57
宪法的人文关怀深刻地体现了宪法的本质和核心价值,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牢固地奠定宪政大厦的人文根基,才能彰显出宪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关怀。我国宪法作为调整国家权力与人民权利关系的根本法,重视人的生存价值、人的尊严,以人为主体,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意蕴。  相似文献   

11.
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们就必须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利益为本位和以人民共享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人民服务"的理解阐释主要沿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两个层级展开,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三大历史阶段,其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升华。"以人民为中心"既依次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重要讲话里,又逐步写进了十八大以来党的总体性文件中,它从理论意义、实践价值、方法层面等维度达成了对"为人民服务"的创新与发展。未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永远在路上,应沿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等多维理路具体展开。  相似文献   

13.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实际,为解决新时代发展难题而提出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时代要求、思想精髓、价值旨归、关键突破口、制度保障等内容构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结合而成的系统科学理论体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学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既是理论研究的立场问题,也是实践发展的立场问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丰富的理论内容,我们从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理念和使命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立场,梳理阐释其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缘起,追根溯源,可以为经济理论研究确定价值导向,为经济发展实践指明道路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等各个方面。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成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丰富与发展,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时代回答。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这一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动员力、指导力和推动力,特别是在抗疫攻坚战、脱贫攻坚战和抗洪救灾战役中彰显了巨大威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正在新时代,应当继续坚守"民政",并围绕"民"来凝练和阐述民政,使新时代民政的"民"字特色更鲜明,让新时代民政的品牌更响亮。一是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  相似文献   

19.
正关怀人民、关怀世界命运的思想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必定具有世界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世界大局,立足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共同命运,推动构建世界新秩序,强调中国要有"大国担当",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风范,具有三个鲜明的世界特色。立足全球视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习近平在国际上的战略运筹既站在中国立场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福祉,又立足全球,把中国和世界联系起来,充分  相似文献   

20.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深邃思考,面对新的时代条件和新的实践,明确提出和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理论价值维度考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了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从实践价值维度考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人类社会的新发展;从方法论价值维度考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行动依据和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